基层兽医从业人员安全防护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2
/ 2

基层兽医从业人员安全防护

李德强

新泰市龙廷镇人民政府 山东泰安 271232

摘要:乡村兽医是我国兽医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受我国国情和农村动物养殖方式影响,乡村兽医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将继续存在并且发挥重要作用。重大动物传染病或人畜共患病时有发生,严重威胁到基层兽医从业人员的个人健康安全,造成人兽之间互相传播,做好基层兽医的安全防护既是保护从业人员自身健康的需要,同时也是保障畜牧业长远发展和畜禽产品安全的需要。基于此本文针对基层兽医从业人员安全防护进行了简要概述,仅供各位参考。

关键词:基层兽医;人员安全;防护措施

1.基层兽医从业人员现状

1.1 年龄偏大

现阶段兽医从业人员多为50周岁以上人员,无论是乡镇在编人员、动物防疫员还是乡村兽医都以老年人为主。由于基层兽医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工作环境对年轻人、高学历人员没有多大的吸引力,造成社会断层面非常严重,对今后乡村畜牧业发展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造成严重影响。

1.2 文化程度低,接受新知识、新技术能力有限

因为历史和社会原因,现阶段乡村从业兽医大多数都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或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虽然在基层从事兽医工作多年,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社会经验,但缺乏理论基础,在畜牧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对处理一些不断出现的新的动物疫情往往不能及时准确地判断。

1.3 工作环境差

甚至无固定的办公场所因职业原因,基层兽医常年处于畜禽养殖场,经常接触各种致病的细菌、病毒、衣原体和寄生虫卵等人畜共患病病原。接触物质的气体和有腐蚀性的药剂等,都会对从业者造成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危害。

1.4 个人防患意识差

基层兽医在给畜禽注射疫苗、治疗疾病、处置病死畜禽时,不注重个人防护,往往徒手操作,除了不卫生之外,畜禽所患的疾病病原菌可以通过接触或呼吸道传播给兽医。

2.基层兽医从业人员职业伤害的类型

2.1 来自动物的直接伤害

兽医在给动物注射疫苗、临床检查、注射药物或样品采集过程中,不了解每一种动物的习性,不注重对动物的保定,特别是遇到性情暴躁或处于发情期、哺乳期的动物,对诊疗人员的攻击性更大。现实中,兽医被犬咬伤、猫抓伤、牛顶撞、马踢伤、猪撞伤等伤害时有发生。当基层兽医或动物防疫员走村串户为广大散养户做防疫或治疗时,经常被狗咬伤。

2.2 恶劣的工作环境对人员的伤害

村级动物防疫员办公室缺乏,甚至连基本的冷藏设备也缺乏,为了保证疫苗的质量把疫苗存放于家庭冰箱中,形成一定隐患。基层兽医,特别是动物防疫员或乡村兽医在对动物进行免疫或治疗时,长时间在畜禽圈舍内,其内部的粉尘、粪尿、恶臭气体、病原微生物会给工作人员的眼睛、 鼻腔黏膜和皮肤造成刺激或损伤,严重的可以引起感染。乡村兽医虽然有固定营业场所,但是多与自家生活区在一起,有时甚至家庭成员一同参与动物的诊疗过程,一旦有人兽共患病病原存在,造成的后果特别严重。

2.3 人畜共患病的危害

根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人类现在已知的传染病中有 60 % 属于人畜共患病,至少有 75 % 的人类新发传染病与动物有关。近年来,炭疽病、布鲁氏菌病、牛结核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等人畜共患病时有发生,基层兽医在给动物防疫、诊断、治疗过程中,离不开直接接触患病畜禽,特别是不注重个人防护的情况下,很容易接触细菌、病毒引起人发病。

2.4 兽药危害(化学药品危害)

在进行实验室检测时,经常接触到有毒有害药品,如防护不当,接触皮肤、眼睛、黏膜等裸露部位,轻者造成皮肤黏膜损伤,重者对人的眼睛或皮肤黏膜造成腐蚀,后果严重。消毒药品的危害 :养殖场在日常进行预防性消毒,发生疫情时紧急消毒,疫情处置后终末消毒等都离不开消毒药。常用的消毒药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生石灰)等都是强碱性化学药品,对人体皮肤、黏膜都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接触数量多、时间长会对人皮肤造成严重腐蚀。在使用甲醛和高锰酸钾进行畜禽圈舍熏蒸消毒,如操作不当,吸入有刺激性的气体,容易造成呼吸道黏膜损伤。由于兽用抗菌药和医用抗菌药有很强的同源性,兽医在使用抗菌药过程中,直接接触抗菌药,可引起过敏反应,长期接触甚至导致人体菌群抗药性的增加。

2.5与养殖户户主之间的矛盾

基层动物防疫员因要履行强制免疫义务,对应免畜禽要做到应免尽免,时常遇到养殖户不配合。当遇到免疫反应,造成畜禽应激反应或死亡,当政府配套补偿不到位,养殖户就会对防疫员恶语相加,甚至发生肢体冲突,给防疫员当事人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开展工作难度加大。兽医在给患病畜禽治疗过程中,也会出现畜禽死亡或治疗效果不理想,畜主同样也会与兽医发生医疗纠纷。

3.兽医从业人员的防范措施

3.1 政府行政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基层兽医从业人员的重

要性在战略层面给予基层兽医制定一定的有利政策,在发生重大动物疫病或对社会有严重危害的人畜共患病发生时,准备好必要的防护物资,主要有一次性防护服、医用口罩、乳胶手套、医用酒精等消毒防护用品。在福利待遇方面,尽可能提高基层防疫人员的待遇,让防疫员能安心工作,当发生因防疫工作中的医疗事故时,及时妥善为基层兽医解决矛盾纠纷,使基层兽医人员感到政府部门的关怀。

3.2 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畜禽病原和有毒有害物质和气体对人体的危害

目前,基层兽医从业人员自我防护思想观念淡薄或根本没有防护意识,在防疫、诊断、治疗、检测过程中,观念陈旧,不加防护措施。政府畜牧兽医部门要加强人畜共患病危害的宣传力度,个人要提高对人畜共患病的认识,对可能危害自身健康的病原要有敬畏的心理,端正工作态度。

3.3 加强学习,提高专业技能。

政府部门要拓宽培训渠道,广泛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对有一定文化程度,有学历提升需求的人员,与农业专业院校对接,开展在校脱产学习培训或通过在线学习等方式,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提升专业技术水平,能充分适应当前畜牧兽医行业发展的需要,针对数量庞大的动物防疫员和乡村兽医,国家畜牧兽医部门要加强乡村兽医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组建一支有基层培训经验、专业技术水平过硬、表达能力强的培训师资队伍作为乡村兽医培训的教师。注重在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培训,使每一位兽医都能学习到个人防护的常识,并能在生产实践中灵活应用。

3.4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近年来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发生,人们普遍对个人防护意识有所提高,兽医工作者也不例外。来自人畜共患病和其他危害种类太多,危害后果往往因人、因事也不尽相同。我们应该更加养成良好个人职业卫生习惯。第一,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状态,兽医工作者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保持勤洗手、勤剪指甲、剪短发、穿尽可能紧身的衣服或工作服。第二,在给动物检查、注射疫苗、治疗或解剖采样过程之中,注意个人防护。严禁抽烟、饮水、吃零食。在接触动物过程中和结束后,禁止用受污染的手或其他部位接触自己的眼睛、嘴、鼻孔、面部等部位。在给疑似感染人畜共患病的动物检查时,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禁止徒手检查,同时保持裸露部位不接触患病动物。

4.结语

畜牧业健康长远发展,离不开各级畜牧兽医部门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政府部门要把基层兽医工作人员的健康提上议事日程,在重视畜牧业健康发展的同时,对基层兽医工作者给予更多的关注。

参考文献

[1]万庆文,陈桂霞,叶惠仪,徐金钱.基层兽医从业人员的生物安全防护[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0(0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