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中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2
/ 2

电力工程中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

刘孟恒

 371426198901035216

摘要:就电力工程行业来说,电力自动化技术能够在行业内的多个方面进行应用,特别是电力系统基础建设中,不仅可以对电力工程平稳性进行保证,同时对电力资源运输设施建设提供支持,以此来保证电力工程运行情况的良好性,推进行业的发展。但是,我国电力自动化技术还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与国外先进的电力自动化技术还存在一定差距,唯有不断对技术加以改进及创新,方能促进电力工程及整个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电力工程;电力自动化;特点;技术应用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国际环境的变化,各行业的国际竞争局势都呈现出愈演愈烈的局面,我国国内的电力行业竞争自然也不例外,为保证电力企业健康生存和平稳发展,电力企业必须具備很强的综合竞争实力,拥有较强的专业性和较高的技术水平才能确保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当中脱颖而出。随着电子产品的增多,人们生活中所需要的电力资源大大增加,在加上工业生产中所需的巨大电量,国家电力生产和管理的要求及标准也随着升高。电力电气自动化可以很大程度的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的效率,增强电力系统的运营质量。

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主要特点分析概述

随着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进步,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我国现代供电系统的能力水平,并且还使之一直处于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进程,也在为国整体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贡献,打下了良好结实的经济基础。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主要是起源于18世纪末期,而在19世纪后期,国外的一些知名的物理学家发现了电磁的理论知识,自此,电气工程的理论知识得以完善,而随着20世纪初期的到来,国外的很多国家也逐渐的重视起电气工程领域,随着时代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微电子以及IT电脑技术的进步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使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发展起来。但由于,我国对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实施研究比较晚,直至20世纪中期,我国才逐渐的重视起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在此之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在我国的使用范围逐渐的扩大化,从我国的工业领域逐渐的拓展到农业领域、商业领域当中。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也是在传统的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之上进行改善,使之更好的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二、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

1、现场总线技术

电力工程现场把智能自动化设备与仪表控制设备连接到一起,构成一体化信息网络即为现场总线技术,进而能够将数字通信、智能传感器、计算机等进行整合,构成综合性技术。现场总线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十分广泛,现场总线技术对变送器控制的总电量进行收集之后,实现信号控制后集中传至主控计算机,在通过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及处理,在将命令发送至控制设备之上,完成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电力工程中,现场总线技术的应用是利用分散电力工程中控制功能,再通过计算机对设备进行信息处理,实现信息与计算机的连接,之后不再需要对整个现场进行控制,而是对信息进行调度便可实现操控。

2、主动传输与采集技术

现阶段,工程数据库的数据采集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被动采集,即数据在收到命令信号后进行回传;另一种则是主动数据传输与采集技术,是在前者技术基础之上研发出的新型技术,所采用的采集方式是直接面对数据对象,而不是被动地对数据进行处理。借助智能采集方法以及数据库数据整合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可以保证整个数据系统库的分析与设计是在可控范围内的。而在电力工程的应用中,主动的电力数据传输与采集技术方法可以最大程度地推动电力系统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之上完成软件创新。就目前来看,主动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主要采用的是一种多维动态监控系统,该系统主动抓取线路中的数据,通过对数据函数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保持电力系统能处于最佳状态。

3、光互联技术

电力工程中,光互联技术的应用将继电及自动控制系统作为基础,光互联技术的具体应用具体表现为:扇出数的限制受探测器功率的控制,并且应电容器及平面不对其进行限制,进而能够对系统的集成度及监控能力进行提升。依据有关的实践证明,通过电子交换技术及电子传输技术的利用,实现对互联网络的拓展,并且能够对编程的结构进行优化,使电力系统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更为灵活。光互联技术具有较强的抗磁干扰性,故此,能够对处理器的干涉能力进行提升,进而加快数据传输速度,光互联技术的运用能够提升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光互联技术同时还具备数据采集、控制、分析、处理的能力,并且还能够实现对电网及高级应用的运用,使画面更为清晰,技术操控更为便捷,为调度员的调度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此项技术在电力工程中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

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过程中,电网调度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决定着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自动化的电力调度系统能够准确高效的将电力配送给需要的客户,此种具有高度智能化的电网调度系统按照等级不同可以分为5个层次,分别为:县级调度、地区级调度、省级调度、大区级调度以及国家电网调度等等。计算机所具有的运算能力直接决定了这5个调度层次所能达到的效果,只有充分应用计算机信息系统才能够对电网调度自动化改造起到较好的效果。以计算机系统作为核心内容的电网调动系统可以最大程度上发挥电网系统相关环节的功能,从而实现对整个电网系统的优化整合。可以将系统中各个部分(包括供电所、工作站、变电站等)都归入到智能电网系统之中,这样就能够将电网实现一体化运行。除此以外,在进行电网自动化调度过程当中,计算机也要对电网运行的情况、相关数据信息进行监控,同时能够对电力负荷状态实施有效的监测。

5、PLC技术

PLC技术是在机电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运行编程实现命令执行,并通过记录和计算系统各项数据,从而执行编制的指令,从而促使电力系统运行效率提升。收集、处理信息:PLC技术的应用能够实时收集系统运行数据,同时筛选出异常信息进行独立分析,在数据的支持上进行计算处理,提升了系统的智能化水平。控制系统顺序:PLC技术能够有效记录电力系统的各模版资料,从而分析各模版运行情况,有效调节电力系统各部位的运行状况。模拟闭环控制: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受到各因素的影响,例如电流、电压以及开关状态等方面,而PLC技术能够通过模拟闭环控制,发现系统中存在的故障,从而尽早发现系统故障,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控制开关:PLC技术能够通过控制系统开关来控制电力系统信号的输入与输出,有效保障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结束语

新时代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对电力企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电力企业应当结合自身的现状、企业特点等方面,加紧技术更新和优化,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电气自动化技术是现阶段电气企业普遍应用的技术之一,在推动电力企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与智能化。

【引用文献】

[1]杜继刚.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45(10):3028.

[2]胡正春.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J].通讯世界,2022,23(18):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