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建筑工程造价的因素及工程造价控制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2
/ 2

影响建筑工程造价的因素及工程造价控制策略

伊学艳,1邢玉,2陈林超,3

1身份证号码 370321197608271823  山东淄博   255000  2身份证号码370321197711112724  山东淄博   255000  3身份证号码37032119750519153X  山东淄博   255000

摘要:建筑行业在时代的进步与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是也在大规模的建设中企业经济效益受到严重影响,因此造价工作迎来巨大挑战。当下阶段,在我国建筑业中,工程造价普遍应用在该工程设计阶段、项目施工阶段以及竣工阶段。采取科学、合理的工程造价管理方式,同时对其控制力度加以强化,能够有效减少工程成本,进而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本文首先对建筑工程在施工阶段对工程造价带来影响的因素进行简要说明,再基于影响因素对工程造价控制要点及策略进行详细阐述,力求为我国建筑工程在施工阶段将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提供更多有效依据。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

引言

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具有多变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在施工阶段仅仅依靠控制工程款的方式,难以取得理想的造价控制效果。在造价控制工作的过程中,应从多方参建主体的角度,落实有效的造价控制措施,提高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效果。在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相互协调、配合中,优化施工方案,审查施工方案中的资金成本和施工费用的投入,在动态视角下落实造价控制的方案和目标。

1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的重要性

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作为全过程造价管理的重要一环,是对建设项目招投标阶段造价管理的延续,是建设项目由设计图纸走向建筑实物主体的重要阶段,也是项目建设过程中现金流出占比最大、造价管理时间最长的阶段。同时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涉及建设单位、项目管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监理单位、造价咨询单位和施工单位等多家单位的参与,导致此阶段的造价管理更复杂、不确定因素更多。施工阶段主要发生的费用为建筑安装工程费,根据项目经验,建筑安装工程费约占项目总投资的70%-80%。理论上75%左右的建设项目投资在立项和设计阶段确定,但若建设项目的各参与企业和参与人员对施工阶段和后续过程造价管理不重视,不对项目施工阶段的设计变更、工程签证、材料批价和合同管理等进行科学的管控,仍然会造成项目建设成本的浪费和超支,影响项目的最终结算金额,从而影响建设项目利润,造成项目亏损。

2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困境

2.1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化

由于经济形势变化,导致建筑企业资金投入十分短缺,同时融资难度比较大,既阻碍了建筑业可持续发展,也加剧了建筑业竞争。如果资金越来越紧缺,势必造成企业倒闭的局面。由此可见,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关乎企业建设方面与相关单位的利益。

2.2施工人员所开展的管理不当

相比于其他施工工作而言,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使用到的材料和设备要求更高。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没有使用的材料和设备进行适当的保存,如果保存的过程和环境不合理,可能会破坏材料和设备的质量,这不仅会给后续的施工造成不利影响,还会因需要购买新的材料和设备间接增加资金投入,产生实际投入资金超出预算资金的现象,间接给企业造成经济负担。

3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具体对策

3.1加强预算管理

在施工阶段为了能够实现工程造价的效果,建筑工程主体应协同合作,进而组建出针对于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团队。工程造价控制团队应将该工程总体造价进行精细的划分,同时将划分后的造价目标计划派发给相应负责人。在建筑工程当中,基于不同的预算方向,便需要造价控制团队能够各尽其职对造价目标采取有效手段,同时将工程造价目标的实施情况,以责任制的方式落实到负责人,从而打造出所有人共同参与的工程造价控制格局。精细划分后的造价目标派发到相关负责人后,便需要负责人能够将其负责的成本数据进行统一整理,并定期进行成本分析,同时将成本预算与工程实际的成本支出进行偏差对比,在对比过程中,如真存在成本偏差,应对其成因进行具体分析,并且给出相应优化对策,从而有效实现对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3.2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

应加强事前控制,即在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发生前或即将发生时造价管理人员即介入,进行成本测算,以调整动态成本数据。造价管理人员应具备从整体全局角度把握业务的能力,站在整体高度看待项目并进行深入思考,从而合理安排人力、财力和物力,按照预定方案来实施计划。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情况不及预期,造价管理人员要根据项目的反馈进行及时的调整,进而保证方案更具有可控性和实施性。在与项目各环节人员沟通的过程中,造价管理人员需要有良好的语言能力和文字能力,以减少各个环节的

沟通成本,将造价管理的设计方案准确高效地传达给各方。

3.3提高工程业务结算审核工作的力度

在进行工程预结算审核时,应确保准确性,加强审核工作的力度,提高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效果。以准确、严格的态度对工程量的准确性、费用的规范性、施工索赔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对于施工单位虚报工程量的现象,或工程量错误计算问题进行有效的防范,建设单位应严格审核,提高对工程业务结算审核工作的准确性,防止出现由于个人原因、个体利益造成的资源浪费、资金成本投入增加的后果。

3.4完善我国工程造价的管理体系

在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为建筑业带来全新发展机遇,国家需要加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体系的革新,在实际开展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时需要将构建科学合理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置于首位。为确保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体系的科学性与完善性,需要组建独立的管理部门负责该工作,主要是为了构建健全的建筑市场体系,为确保建筑市场体系合理、有效,需要贯彻落实企业内部管理。在开展内部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建筑企业必须全面严格管理各项内部工作,将内部分析工作落实到位,只有这样才可以在数据层面为工程造价管理体系的构建提供大力支持。除此之外,建筑企业还需要建立健全人才管理制度,针对全体工程造价管理人才加强定期教育培训,贯彻执行工程造价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工程造价管理水平。

3.5动态控制的应用

应提高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动态控制,动态控制对造价的实际影响非常大,因此,对施工设计方案中的细节性造价以及整体的造价,将其与实际造价进行比对,使造价成本能够一直控制在标准范围内,从而实现经济利益的提升。

3.6竣工验收阶段造价控制

建筑工程企业必须合理开展竣工验收工作,对工程的质量进行严格的验收,这样才能保证工程在规定时间内投入使用。在竣工验收阶段,由专业人员对工程的施工信息进行数据收集,主要包括工程造价内容、验收资料等方面,确保材料的真实性,这样才能保证竣工验收审核工作顺利完成。此外,在审核时也要重点关注施工图纸的内容以及工程的总体施工量,检查是否产生重复施工,施工过程中的费用是否超出预算标准。

结语

综上所述,近些年建筑工程数量与规模持续扩大,因此在开展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建筑企业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分析考虑,在此基础上编制出最为合适的工程造价管理方案,但是造价管理监督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对此,建筑企业需要加强培训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全方位提升其专业素养和能力,采用合适的解决对策分析处理工程造价管理问题,逐步提升造价管理整体水平,推动建筑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文娟.房地产开发项目施工阶段成本精细化管理研究[D].济南:齐鲁工业大学,2016.

[2]李让勤.论施工阶段工程量清单模式下的工程造价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9(20):189-190.

[3]李嫩桃,赵乐丽.装配式建筑造价控制措施探讨[J].江西建材,2021,(8):266,268.

[4]曾凡华.绿色建筑造价成本控制措施分析[J].房地产世界,2021,(6):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