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理实践能力的高中地理教学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1
/ 2

基于地理实践能力的高中地理教学思考

蒋燕琴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七高级中学校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于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而对于地理学科而言,其所涉及的知识范围广泛且复杂多变,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基于地理实践力的高中地理教学思想与策略,以全面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地理;实践能力;有效策略;

目前,对于高中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新的课程体系中,实践性是一门必修学科,而实践能力则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成为了当前教育界的一个重要议题。

一、基于地理实践力的高中地理教学概述

地理实践力是指学生具备地理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能力,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深入理解地理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从而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并运用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解决。这种能力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还可以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要注重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发展。实践活动应该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和实施。实践活动应该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可持续性,既要有挑战性的任务,又要有足够的指导和支持。同时,实践活动还应注重师生合作,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最后,要加强实践活动的评价和反馈机制。实践活动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反思和改进。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其全面发展[1]

二、现阶段高中地理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的高中地理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地理三个部分。其中,人文地理主要关注人类的历史与文化背景,自然地理则着重研究地球表面的各种现象及其规律,而社会科学经济地理则是探讨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内容。然而,这些内容虽然涵盖面广,但对于实际应用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人文地理往往过于注重历史事件和人物传记,缺乏对现代社会的深入探究;自然地理则过于强调理论知识,忽略了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性等等。为了更好地应对现实问题,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比如,以案例为切入点的方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来引导学生进行地理学的探索和理解;以实践为基础的方式,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多元评价方式打破单一的评价标准,更加全面地评估学生的地理水平等等。这些新思路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能帮助他们掌握实用的知识技能。

三、基于地理实践力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一)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

在高中地理课程中,通过动手操作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这种方法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因此,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将其应用到课堂上,鼓励学生们参与实验或实地考察活动,从而加深对地理概念的理解。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制作地图或者绘制地形图来帮助学生了解地球表面的各种特征。例如,可以在课后布置一个任务,要求学生自己设计一张地图,标注出各个地区的名称、边界线以及重要城市的位置等等,这样的练习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同时也能锻炼他们对于空间关系的认知能力。其次,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野外调查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自然环境的变化和发展规律。比如,可以带学生去观察河流水位变化、气象条件的变化等等。这些实践活动不仅能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地理现象的本质,也能让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概念和原理。最后,教师也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教学,如在线地图、卫星图像等。这些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数据和图片资料,使他们更容易理解地理学中的各种概念和理论。同时,教师也需要引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这些资源,以便于他们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所学到的知识[2]

(二)结合模拟实验培养地理实践

在高中地理课程中,地理实践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通过模拟实验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能够增强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利用模拟实验来培养地理实践力。首先,教师需要明确什么是地理实践力,它是指对地理学领域中的概念、原理、方法以及应用等方面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它包括了地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实践经验。而模拟实验则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可以通过模拟真实场景或者环境,让学生们亲身体验其中的一些重要内容,从而加深其对于这些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其次,教师可以考虑采用一些具体的模拟实验方式来培养地理实践力。例如,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们亲身感受当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也可以组织一些模拟演练活动,让学生们参与到实际行动中去,这样才能真正地体验到地理领域的具体问题和解决方案。例如,就“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来讲,此章节要求学生合理运用大气热力原理将实际问题有效解决。因为学生才学习热力环流知识,所以大部分学生都是非常懵懂的,不只是很难完全掌握热力环流的概念,也不能充分了解教材中讲到的内容。教师必须要将一些抽象的地理概念变成具象的,逼真的模拟实验场景,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在实验中将此章节的知识脉络都清楚理顺,而且可以加强自身的实践能力

[3]。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在开展模拟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足够的指导和支持。他们要引导学生们深入探索地理领域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同时鼓励他们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尝试新的想法和策略,以便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实践水平。总之,通过模拟实验的方法,可以有效地促进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也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这既要得到教师的科学引导,又离不开学生的主动配合。以教师为切入点,必须要积极革新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建合理运用地理知识的实践平台。总之,教师应该以学生为切入点,应该夯实学生的地理知识基础,而且具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联系的能力,以保证可以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赵黎.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地理实践力培养策略研究[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15):93-94.

[2]贾丹.从实践力培养角度谈高中地理实验教学[J].科幻画报,2022(07):106-108.

[3]陆诗语. 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实验教学研究[J].学报,2022(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