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镜检联合尿液干化学检验在尿常规检验中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1
/ 2

尿液镜检联合尿液干化学检验在尿常规检验中的研究

凡丽

枣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441200

【摘要】目的:研究尿液镜检联合尿液干化学检验在尿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时间定为2020.12-2022.12,选取此时县人民医院医学检验科接收的尿常规检验患者200例进行分析。所有纳入者在尿常规检验时均进行尿液干化学检验、尿液镜检,并以病理结果为参考标准。记录不同尿常规检验方法的检验结果,计算其阳性检出率,并对诊断效能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经过尿常规检验后,尿液干化学检验结果显示有191例为阳性患者,有9例为阴性患者;尿液镜检结果显示有192例为阳性患者,有8例为阴性患者;尿液镜检联合尿液干化学检验结果显示有199例为阳性患者,有1例为阴性患者。尿液镜检联合尿液干化学检验的阳性检出率高于两种检验方法单独检验(P<0.05),结果显示对比有意义。尿液镜检联合尿液干化学检验的诊断效能高于两种检验方法单独检验(P<0.05),结果显示对比有意义。结论:在为患者进行尿常规检验时,尿液镜检与尿液干化学检验均为常用检验方法,且二者联合应用检验的效果较好,有助于提高阳性检出率与诊断效能,为临床诊断疾病提供可靠参考依据,推荐使用。

【关键词】尿液镜检;尿液干化学检验;尿常规检验;检验结果;阳性检出率;诊断效能

尿液是血液经过肾脏一系列处理形成的终末排泄物,可反映患者机体代谢情况。尿常规检验是医院检验科三大常规检测项目之一,包括尿液外观与理学参数、化学分析、有形成分分析等方面,对诊断肾脏损伤、感染性疾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有一定意义。尿液干化学检验与尿液镜检是尿常规检验的常用方法,前者主要是利用干化学试带法对尿液的酸碱度、蛋白质、葡萄糖。尿酮体、胆红素、维生素C等成分进行检测,后者主要是在显微镜下对离心尿沉渣进行观察分析,检查有无红细胞、白细胞、管型、结晶等成分。经上述尿常规检验后,可及时发现患者身体状况,便于尽早诊断与治疗疾病,确保预后恢复质量。笔者以(2020.12-2022.12)县人民医院医学检验科接收的尿常规检验患者200例进行分析,探讨尿液镜检联合尿液干化学检验的应用价值,相关数据汇总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20.12-2022.12为本次研究时间,选取此时县人民医院医学检验科接收的200例尿常规检验患者展开分析,均进行尿液干化学检验、尿液镜检,并以病理结果为参考标准,病理结果显示200例均为阳性患者,0例阴性患者。纳入者资料:男女性别占比分别为112/200、88/200,年龄从低至高依次为19-81岁,均数:(50.19±4.75)岁。体重从低至高依次为45-83kg,均数:(64.25±3.97)kg。受教育水平:高中以下、高中、高中以上占比分别为67/200、69/200、64/200。所有纳入者均具备尿常规检验指征、自主参加并于同意书对应处签名、一般临床信息均详细备案。排除精神异常、无法自主表达意愿、处于妊娠期、家属不允许参加研究者。

1.2 检验方法

所有纳入者均接受尿常规检验。

尿液采集方法如下:在采集前,需要为患者及家属讲解尿液采集方法,增强相关认知,减少抵触行为,确保尿液采集质量;提供尿液收集管,让患者在清晨留取中段尿液,尿量10ml,并拧好收集管给检验人员。

尿液干化学检验操作如下:检验人员在每日工作前,需要对尿液干化学分析仪(生产厂家:济南博坤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型号KU-500)进行校准,利用质控物完成质控工作,判断符合标准后方可开展尿常规检验;将尿液收集管中的尿液混匀,之后选取相关试纸,将其全部浸入管中,令尿液浸泡试纸,维持时长2s;取出试纸并在收集管管壁刮去多于尿液,并试纸放到传送盘上,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以此获得相关检验数据并打印,便于临床观察分析,判断病情状况。

尿液镜检操作如下:检验人员在每日工作前,需要准备好显微镜(生产厂家:孚约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型号:SMZ745T)、载玻片(生产厂家:南京贝洛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规格:75×25×1mm,50片/盒)、医用离心机(生产厂家:盐城市安信实验仪器有限公司,型号:AXTD5A);将获取的尿液标本进行离心处理,处理时长5min,离心速度为每分钟1500转;离心后去除上层尿液,管底留有少量沉渣,并利用吸管吸取1滴沉淀物放到玻片上,做好盖片处理;调整好显微镜,于镜下观察尿液中的相关组成成分。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不同尿常规检验方法的检验结果,并对阳性检出率、诊断效能进行观察分析。(1)检验结果:包括尿液干化学检验结果、尿液镜检结果、联合检验结果三种。(2)阳性检出率:计算公式为(阳性检出例数/总例数)×100%。(3)诊断效能:共有敏感度、准确性、漏诊率三项,其中敏感度计算公式:[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100%;准确性计算公式:[(真阳性+真阴性)/(真阳性+真阴性+假阳性+假阴性)]

×100%;漏诊率计算公式:[假阴性/(真阳性+假阴性)]×100%。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进行不同检验方法相关结果的数据处理,对于计量数据与阳性检出率等数据依次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n%)阐示,依次执行t检验、X2检验。不同数据经过对比后,结果显示对比有意义(P<0.05)。

.结果

2.1 记录不同尿常规检验方法的检验结果

经过尿常规检验后,尿液干化学检验结果显示:阳性患者有191例,阴性患者有9例。

经过尿常规检验后,尿液镜检结果显示:阳性患者有192例,阴性患者有8例。

经过尿常规检验后,尿液镜检联合尿液干化学检验结果显示:阳性患者有199例,阴性患者有1例。

2.2 计算不同尿常规检验方法的阳性检出率

检验后,尿液镜检联合尿液干化学检验的阳性检出率高于两种检验方法单独检验(P<0.05),结果显示对比有意义。详细如表1。

表1 不同尿常规检验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对比(n%)

检验方法

例数(n

阳性检出率(%

尿液干化学检验

200

19195.50

尿液镜检

200

19296.00

联合应用检验

200

19999.50

X2/P值(前两者对比)

-

0.0614/0.8042

X2/P值(首尾两者对比)

-

6.5641/0.0104

X2/P值(后两者对比)

-

5.5698/0.0182

2.3 对比不同尿常规检验方法的诊断效能

检验后,尿液镜检联合尿液干化学检验的诊断效能高于两种检验方法单独检验(P<0.05),结果显示对比有意义。详细如表2。

表2 不同尿常规检验方法的诊断效能对比(n%)

检验方法

例数(n

敏感度(%

准确性(%

漏诊率(%

尿液干化学检验

200

95.50191/200

95.50191/200

4.509/200

尿液镜检

200

96.00192/200

96.00192/200

4.008/200

联合应用检验

200

99.50199/200

99.50199/200

0.501/200

X2/P值(前两者对比)

-

0.0614/0.8042

0.0614/0.8042

0.0614/0.8042

X2/P值(首尾两者对比)

-

6.5641/0.0104

6.5641/0.0104

6.5641/0.0104

X2/P值(后两者对比)

-

5.5698/0.0182

5.5698/0.0182

5.5698/0.0182

.讨论

尿常规检验是检验科常用检验内容,可用来检测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损伤、结石、尿路感染、泌尿系统感染、黄疸等疾病,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地位。尿液干化学检验是一种常见的尿常规检验方式,尿液中的化学成分可使尿多联试带上的模块发生颜色变化,其颜色深浅与尿液中相应物质的浓度成正比,并由检验人员观察试纸带情况,以此诊断患者病情,发挥一定诊断作用,如葡萄糖区域颜色变化提示可能存在糖尿病情况、白细胞区域颜色变化提示存在感染情况[。此法具有检测便捷、耗时短、项目多、可重复的优势,但易受药物、外源性物质或人为因素干扰检验结果。另外,此法不能替代尿沉渣镜检,无法准确辨别红细胞形态,存在一定疾病漏诊现象。尿液镜检也是一种常见的尿常规检验方式,是尿液检测的重要环节,可于镜下清晰呈现尿液有形成分,便于判断相关患病情况。此法具有直观、结果可靠的优势,但操作相对复杂,要求检验人员的专业水平较高,尽可能减少误差,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提供一定参考依据。将上述两种检验方式联合应用,实现检验效果扩大化,既可分析尿液的化学成分,又可了解尿液有形成分,大大提高诊断结果的准确性,诊断价值较高。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尿液干化学检验的结果中阳性患者、阴性患者各有191例、9例;尿液镜检的结果中阳性患者、阴性患者各有192例、8例;尿液镜检联合尿液干化学检验的结果中阳性患者、阴性患者各有199例、1例。尿液镜检联合尿液干化学检验的阳性检出率及诊断效能均高于尿液镜检与尿液干化学检验(P<0.05),结果显示对比有意义。由此可知,尿液镜检联合尿液干化学检验是一种诊断效果理想的诊断检查方式。

综上所述,为患者运用尿液镜检联合尿液干化学检验的尿常规检验效果较高,可增强诊断效果,提高阳性检出率,便于判断患者病情,为日后治疗提供有效参考,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杨立娜.尿液镜检联合尿液干化学检验在尿常规检验中的价值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3,18(06):76-78.

[2]张旭.尿液干化学法配以尿沉渣镜检法的检验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22,20(25):122-125.

[3]赵旭.尿液分析仪与尿液沉渣镜检法在尿常规检验中的对比观察[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2,28(09):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