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空间建筑的消防设计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1
/ 2

大空间建筑的消防设计研究

王加斌

532923199312201718

摘要:建筑行业在不断地向大空间的方向发展,这些大空间建筑的消防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其设计与研究也变得愈加重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大空间建筑消防设计的基本原则、防火分区设计、消防疏散设计以及消防控制室设计,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空间建筑;消防疏散;消防控制室

引言

随着城市化发展和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大空间建筑的数量逐步增多,这些建筑物不仅具有较高的视觉效果、巨大的容纳量,同时也面临火灾等安全问题。因此,对大空间建筑的消防设计与安全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合理的消防设计不仅可以降低火灾发生的概率,还可以减轻火灾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从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下面对大空间建筑的消防设计进行探讨:

一、大空间建筑消防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消防安全特点与设计基本原则

大空间建筑是指采用悬索或拱形或钢架结构完成的建筑,其结构体系复杂,平面形态多样,内部空间广阔,独具特色。但由于其内部空间广阔、通风良好,一旦发生火灾,火势蔓延极快,会给消防安全带来极大威胁。因此消防设施配置更加复杂,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消防设计。大空间建筑消防设计以保证人员安全和消防设施灵活运用为原则,具体包括综合考虑建筑构造特点,合理选择防火分区和防火隔离措施;合理安排疏散通道,确保疏散通道顺畅;合理设置灭火设备,增加灭火效果;合理设置消防控制室和监视系统,以保证消防安全;确保消防车辆通行畅通。与此同时,大空间建筑的消防车辆进出口需要设计为通畅顺畅,可靠性高的道路,以保证消防车辆能够迅速地抵达火灾现场,完成火灾扑救任务。

(二)消防设施的选型与配置原则

大空间建筑消防设施的选型与配置原则主要包括有喷淋系统的选型、消防电气系统的选型、灭火器的选型、建筑材料的选型以及烟感探测器的选型。在大空间建筑中,应该针对不同区域选用不同类型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并且根据火灾风险进行智能化配置;针对不同的场所和设备的电气设备选用不同的消防电气系统,以便于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切断电源,保证人员和财产安全;选用防火等级高、耐高温、难燃的建筑材料,以提高建筑的抗火性和难燃性;选用高灵敏度、高可靠性的烟感探测器,以便及时发现火灾隐患,有效避免火灾发生。

二、大空间建筑消防防火分区设计

(一)消防分区的作用与划分原则

消防分区是指将建筑内部根据不同功能或使用要求划分为若干个能够对火灾进行有效控制的区域,每个区域通过设置防火分隔来达到防火隔离的目的。将建筑划分为不同消防分区,可减少火灾发生和扩散范围,有效控制火灾灾情,便于疏散和救援,减少财产损失。因此,消防分区设计是建筑消防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划分消防分区对于大空间建筑的消防设计非常重要。

大空间建筑在进行消防防火分区划分时,应结合建筑功能、使用性质、火灾隐患和消防设施等因素进行合理的划分。就是按照建筑内部结构特点进行分区,使建筑结构内各个区域相对独立,方便疏散和灭火。按照建筑的功能性质进行分区,将不同功能的区域分隔开来,如办公区、生产车间等。按照火灾发生性质进行分区,将易燃易爆的区域与其他区域分开,如仓库、油库等。按照各种设备和设施的特点进行分区,将消防设备和设施分别设置在相应区域内,方便灭火和救援。

(二)不同消防分区的防火隔离及其构建要求

楼梯间、电梯间是大空间建筑中重要的防火分隔区域,其需设置防火墙和防火门,并采取防火玻璃进行防火隔离。同时,大空间建筑中应设置足够的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通道宽度应符合相应标准,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应通向安全区域,采用防火墙和防火门进行隔离。并且,大空间建筑中应设置足够的消火栓和消防水源,消火栓应设置在不同的消防分区,消防水源应设置在易燃易爆的区域外,并应与消防设施设备相连通。此外,大空间建筑应设置足够的排烟设备和防烟帘,排烟设备的排烟口应设置在疏散通道的上方,防烟帘应宽度不小于疏散通道的宽度。

三、大空间建筑消防疏散设计

(一)消防疏散的基本要求与设计原则

消防疏散是在火灾等突发事件发生时,迅速将人员有序地从事故现场转移到安全区域的一项紧急措施,其也是保障人身安全和减少财产损失的重要手段。为保障消防疏散的顺利进行,还需要满足一些基本要求,即疏散通道应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宽度应足够,通道两侧应有明显标识,便于人们识别使用。疏散通道应建设在火灾威胁较小的地方,并且尽量避免与火灾烟气混合。疏散通道应具备通风、照明等必要设施,以确保疏散过程中的安全和舒适。疏散通道和出口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不会出现堵塞、损坏等问题。

(二)大空间建筑消防疏散设计的基本原则

同时,大空间建筑由于其结构和布局特殊性质,消防疏散设计应遵循区分用途:在消防疏散设计中,应根据不同区域特点,分别制定疏散方案,并对疏散通道选择和配置进行相应调整。考虑人流量:大空间建筑内人流量较大,消防疏散设计应考虑到人员密度和疏散人数。通道宽度也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并采取措施保证人员的有序疏散。避免拥挤堵塞;大空间建筑内消防疏散容易出现拥挤堵塞的情况,消防疏散设计应避免此类情况的出现。考虑易燃易爆物品:大空间建筑内可能存在易燃易爆的物品,消防疏散设计应对疏散通道的选择和配置进行相应调整。考虑消防设施:大空间建筑消防设施对消防疏散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消防设施的分布和使用,使其能够有效地帮助人员进行疏散。

(三)疏散通道和出口的选择与配置原则

大空间建筑内的疏散通道和出口的选择和配置是消防疏散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需要遵循五方面的原则。一是选择适当的通道和出口,确保人员能够正确识别和使用,同时避免出现拥堵和堵塞的情况。二是设计合理的通道宽度,疏散通道宽度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并应满足国家安全标准的要求。三是增设备用通道,方便消防车辆进入和人员疏散。四是安装指示标志和照明设施,便于人员识别和使用。标志应采用明显的颜色和文字,照明设施应保证亮度足够。五是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通道畅通,照明设施正常运行。

四、大空间建筑消防控制室设计

(一)消防控制室的功能与设计原则

消防控制室是大空间建筑消防系统的集中控制中心,主要负责对大空间建筑消防系统的监控、控制、调度和指挥等工作。其功能主要包括监控和控制大空间建筑消防系统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确保消防系统正常运行。发出火灾报警信号和消防指挥信号,及时组织疏散和扑救工作,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对大空间建筑消防系统进行调度控制,根据火情的发展情况进行系统的分区控制和联动控制。大空间建筑消防控制室的设计应遵循安全性原则,具有良好防火隔离和逃生通道。实用性原则,方便操作、调度和指挥。舒适性原则,消防控制室应具有较好人机工程学性能,如合理的空气质量、采光、噪声和温度等。灵活性原则,消防控制室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扩展性,以适应不同复杂程度消防系统变化。经济性原则,消防控制室应具有合理的造价和运营成本,考虑到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三)消防控制室的设施配置和建设要求

(1)建筑结构和布局

消防控制室应建在大空间建筑的安全区域内,要距离易燃易爆物品和容易引发火灾的区域保持一定的距离。控制室应设在建筑的中心位置,使其能够全面监控和控制整个消防系统。控制室门窗应符合防火和安全要求,门宽度应不小于1.2米。

(2)通讯设备和设施

消防控制室应配备通讯设备和设施,如电话、对讲机以及摄像头等,以方便消防人员之间的联络和沟通。应选用防水、防尘、防爆等特殊设计的设备和设施,并且应定期检查和维护。

(3)安全设备和设施

消防控制室应配备安全设备和设施,如消防灭火器、应急照明、应急通道等,以应对突发情况。安全设备和设施也应设置在易于取用和操作的位置,并按照规定进行检查和维护。

结论

总之,大空间建筑的消防设计需要根据建筑物的性质和特点进行分析和设计,特别是针对高层建筑、地下空间等场所,应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和监管。本文探讨的大空间建筑消防设计研究,旨在提高大空间建筑的消防安全水平,促进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为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周亮,陈亿雄.大空间建筑消防设计[J].科技创新导报,2012(23):57+59.DOI:10.16660/j.cnki.1674-098x.2012.23.093.

[2]崔启明,郭子翔,赵雨桐等.火灾报警控制系统的维护与使用[J].中国仪器仪表,2019(12):45-47.

[3]丁润川.解析大空间建筑消防设计要点[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4(09):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