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结合案例教学应用于超声心动图临床教学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1
/ 2

微课结合案例教学应用于超声心动图临床教学的效果分析

杨利娟

岳池县人民医院  四川广安  638300

【摘要】目的研究超声心动图临床教学中应用微课+案例教学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48例超声心动图临床教学学生,“双盲法”分传统组(传统教学)、联合组(微课+案例教学)各24例,教学效果比较。结果:较传统组,联合组学生成绩更高;联合组学生满意率(95.83%)高于传统组(75.00%),P<0.05。结论微课+案例教学用于超声心动图教学中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获得学生认可满意,值得推崇。

【关键词】微课;案例教学;学生成绩;满意度

研究表明,医学影像诊断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超声诊断学,图像为主要教学课程,因超声诊断有较高的实时性、灵活性,教学中对多媒体教学更重视,也对教学互动提出较高要求,故给予对症教学是关键。刘娟[1]证实,传统教学单一、课程枯燥乏味,教师设计广泛的超声诊断内容,检查各器官及系统,短时间内教师讲解大量教学知识,导致学生对理论知识无法及时消化吸收,缺乏学习热情、影响教学效果,临床应用受限,故微课教学顺势出现,具有无限性、便携性及移动性等特点,利用课堂外时间学习、确保个性化学习,结合案例教学,巩固理论知识及理论知识,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故被广泛用于临床,鉴于此,本文探究微课+案例教学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选择我院2022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48例超声心动图临床教学学生,联合组(24例):男/女=14例/10例,年龄20-27岁,均值(23.34±2.17)岁;教育背景:本科/研究生=11例/13例;BMI值19-26kg/m2,均值(23.62±0.35)kg/m2;传统组(24例):男/女=12例/12例,年龄21-28岁,均值(23.42±2.25)岁;教育背景:本科/研究生=9例/15例;BMI值18-25kg/m2,均值(23.54±0.26)kg/m2P>0.05、可比较。学生知情、签署“知情同意书”,经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

1.2方法

传统组(传统教学):根据教学大纲内容、结合实际制定学习方案,通过填鸭式、灌输式教学,由教师讲解教学重难点,保证学生准确把握教学知识;

联合组(微课+案例教学):①教学准备:学生入科后,由带教教师讲解教学模式相关知识,如微课教学、案例教学,根据超声心动图教学任务,结合科室实际,制定教学计划表,将临床路径表发放给学生,保证学生对教学流程掌握、了解教学过程,教师设定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明确,由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对教学知识学习;②教学过程:教师选择超声心动图的典型案例,先引导学生学习患者的身体状况、发病原因及超声心动图资料等,对影像学特征总结并做好详细记录,在课堂上讲解,教师评价教学内容,综合分析教学的重难点、详细解答相关问题;③微课教学: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课前对教学课件制作及下载,上课前,教师发放微课课件于微信群,便于学生在课前对学习内容预习,以教学效视频形式进行微课教学,控制学习时间为10min内,涉及内容有超声心动图的规范化切面、操作规范及常见心血管病超声诊断等。

1.3观察指标

学习成绩:自制“学习成绩调查问卷”,有理论成绩、实验成绩、分析能力及识记能力,百分制、分值愈高愈好。

学生满意度:制定调查问卷,满分100分,满意≥85分,一般60-84分,差<60分,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

excel表整理,SPSS22.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s),t检验。计数资料构成比[n(%)],x2检验。检验水准P=0.05。

2 结果

2.1 学生成绩

较传统组,联合组学生成绩更高,P<0.05,见表1。

表1 学生成绩比较(±s,分)

组别

理论成绩

实验成绩

分析能力

识记能力

联合组(n=24)

90.63±4.39

88.72±4.26

85.59±4.12

88.72±4.26

传统组(n=24)

84.12±4.26

82.51±4.17

80.16±4.03

82.51±4.17

t

5.214

5.103

4.616

5.103

p

P<0.05

P<0.05

P<0.05

P<0.05

2.2 学生满意度

    较传统组,联合组学生满意率更高,P<0.05,见表2。

表2 学生满意度比较[(n),%]

组别

满意

一般

满意率

联合组(n=24)

13(54.17)

10(41.67)

1(4.17)

23(95.83%)

传统组(n=24)

10(41.67)

8(33.33)

6(25.00)

18(75.00%)

x2

--

--

--

4.181

p

--

--

--

0.041

3

有文献报道[2],微课+案例教学用于超声心动图教学中可行,分析:①前者利用多媒体形式,支持多学习方式、是挖掘知识的有效工具,属于传递知识媒介,课前利用手机、电脑等设备播放教学知识,便于协助学生理解复杂技能、关键概念,提高资源利用率;②后者通过选择典型案例、学生对影像学特点自主分析,对超声心动图规范化切面总结,深入分析,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及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在临床实践中运用学习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本研究示:①联合组学生成绩高于传统组(P<0.05),提示:传统教学采用单向教授、学生无法对相关知识掌握,影响教学成绩,故联合教学可发挥各自优势、巩固理论知识、理论联系实践;②联合组学生满意率高于传统组(P<0.05),提示:传统教学枯燥乏味、掌握困难,影响学生教学认可度,故联合教学在师生间建立信任度、达到预期教学成果[3]

综上所述:超声心动图教学中应用微课+案例教学可提高学习成绩、认可教学效果,达到临床预期、优势良好。

参考文献:

[1]刘娟,李敬,宋蕊等.“微课”结合“案例教学”在超声心动图规培带教中的应用[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9):24-26.

[2]何建斌,张博,罗耀文.超声心动图四切面法在麻醉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工作中的实效性探索研究[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21,42(4):394-397.

[3]白晓芳,陈红,董亚玲等.仿真模拟教学方法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培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0,34(1):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