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科普知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1
/ 1

针灸科普知识

陈健

巴中市巴州区第二人民医院 四川巴中 636000

针灸,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祖国医学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远古时代,中国人就开始用针灸治病了。《黄帝内经》记载:“针所不为,灸之所宜”;“针药并用,针药并施”。针灸作为中国的一种传统疗法,在世界上享有盛誉。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指用各种不同的金属、竹木等材料制成的毫针或毫针刺入穴位,运用捻转与提插等手法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灸法是以点燃的艾条为工具,熏灼穴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灵枢·经脉》中记载:“手太阴之脉……出于阳陵泉……入络于足少阴之脉;其气从足小趾上出……”这里所说的足少阴之脉就是指手太阴经穴。

一、针灸的背景

针灸疗法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独特的治疗疾病和保健强身的方法。它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对人类健康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针灸疗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战国时期《黄帝内经》一书中就有关于针灸治病的记载。经过不断地发展与完善,针灸疗法得到了不断的充实和发展。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针灸疗法是祖国医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具有很高的医疗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它不仅能防治疾病,而且可以防病保健,延年益寿。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针灸疗法又不断地改进和提高,逐渐形成了许多新技术、新方法,成为治疗疾病和保健强身的有效方法之一。

、针

针是用金属制成的针,在中医理论中,针有补泻的作用。补泻是指通过使用不同的手法来改善或增强机体某一方面的功能。而针的主要作用就是补泻,针入穴位后,对机体产生作用。主要表现在:①刺激量不同;②刺激时间不同;③刺激部位不同。针刺补泻又有补泻、平补平泻、留针、行针等不同操作方法。针刺是将毫针刺入人体一定的穴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灵枢·官能》中说:“以火而灸之,以灸而运之,则诸经皆应,而病皆愈矣”。说明灸法可以治疗全身各系统的疾病。

针灸疗法主要采用毫针针刺法,是用毫针将毫针尖刺入皮下或体表脏腑经络穴位,运用捻转、提插、平补平泻等方法,使气血运行、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毫针针尖细而锐利,容易进入肌肉和皮下脂肪层。毫针针体细小而轻,可以直接刺激穴位或神经末梢。又由于其体积小、重量轻,故能迅速产生很强的刺激作用。毫针能透达皮肤深层组织,从而产生较强的刺激作用。所以在临床上一般用来治疗浅表性炎症和急性病,而很少用来治疗内脏器官疾病。

针灸的作用

针灸疗法的作用,就是通过对人体的穴位或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以调整人体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目的。这种治疗方法,具有调节脏腑功能,调和营卫气血,扶正祛邪、调整人体阴阳平衡、疏通经络等作用。如针灸可以调节脏腑功能,恢复阴阳平衡;可以防治疾病,促进机体康复;可以调整人体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可以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因此,针灸治疗的范围非常广泛。例如,针灸可以治疗与内、外、妇、儿等临床各科疾病相关的病症;针灸还可以通过调理经络来治疗内科和外科疾病;针灸还可以用于外科手术后的恢复;针灸还可用于其他外科手术后的恢复等。

四、临床应用

1、针刺疗法适用各科室,如内科、外科、骨伤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

2、针灸可用于治疗许多疾病,如中风后遗症,瘫痪,帕金森病,神经性疼痛,脑性瘫痪等。此外,针灸还可用于治疗许多内科和外科疾病,如急性胃肠炎、感冒、咳嗽、哮喘等。

3、针灸能有效地促进人体气血运行,调整阴阳平衡,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例如,针刺可以调节神经功能状态;穴位刺激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经络具有联系全身的功能。

4、针灸可以调整脏腑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改善微循环等。因此,针灸也可用于治疗许多疾病。

、注意事项

针灸治疗前应注意病人的身体状况,进行必要的检查,如血压、心率、呼吸和脉搏等,以决定针灸治疗的时间和方法。此外,还应注意患者的精神状态和情绪变化。在开始针灸之前,应注意病人的精神状态和情绪变化,并进行必要的解释。患者不应过度紧张或焦虑。否则,他们将不能很好地接受治疗。在针灸过程中,应注意病人的呼吸、脉搏和意识状态。在针灸过程中,应注意病人的感觉,并根据情况及时调整针灸剂量或更换穴位。在针灸治疗中,应注意避免针刺时引起出血、皮下血肿、皮肤破溃、感染等并发症。同时,应注意避免针灸引起的不良反应。

针灸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中起了重要的作用。针灸疗法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用针刺和灸治疗两种方法,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在临床上,它具有快速、高效、疗效显著等特点。因此,它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并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针灸疗法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在我国历史上有数千年以上的悠久历史。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特别是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人们对疾病和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因此,在祖国传统医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