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伪狂犬病的兽医临床诊断及治疗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0
/ 3

猪伪狂犬病的兽医临床诊断及治疗分析

祝军

城步苗族自治县丹口镇人民政府  湖南邵阳  422505

摘要:猪伪狂犬病是一种病毒性的疾病,器主要是由伪狂犬病毒所致,近年来我国的养猪企业越来多,养殖规模的日益增加,一种新型的伪狂犬病毒开始出现。而这种伪狂犬病毒最主要的储存宿主就是生猪本身,并且这种病毒的传染范围比较大,很容易传染给其他家畜。伪狂犬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爆发性,一旦生猪被感染,就会导致其呼吸困难、生长延缓和停滞,甚至还会导致公猪出现不育,母猪死胎等问题,若猪仔感染伪狂犬病,极易出现死亡的情况,对整个生猪养殖业带来了巨大损失。基于此,本文在总结此病相关研究综述的基础上,根据此病的临床诊断、实验室诊断、治疗等,同时自预防和治疗两大方面,就综合防控此病,降低此病易感率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关键词:猪伪狂犬病;诊断;治疗

一、引言

猪伪狂犬病具有爆发性、传染性较强的特点,其主要是由伪狂犬病毒的猪疱疹病毒I型所致,这种病毒严重危害到繁殖母猪的正常产仔,同时威胁到仔猪的生存率;由于伪狂犬病毒往往和其它病毒混合干扰,为此在临床诊断方面遇到诸多难题,基于此在生猪养殖环节,应当对猪伪狂犬病的临床症状进行深入分析,运用流行病学的原理,制定科学的、可行的诊断方法,并采取对应的治疗措施,以降低生猪的损失。日常实践中,应当结合病猪的发病实际情况展开诊断,采取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

二、病例分析

(一)病例介绍

病例:某一养殖场,生猪存栏426头,两个圈舍发病,发病猪30多头,出生30天左右。临床症状表现为,高热,骑堆,不吃食,口吐白沫,眼球震颤,拉稀,奇痒乱撞,精神萎靡不振,作划水样或转圈运动等典型神经系统症状,阵发性痉挛,严重的卧地不起,或者呈犬坐姿势,叫声嘶哑。

(二)临床诊断

1.临床症状

猪伪狂犬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1)妊娠母猪出现先兆性流产、死胎等症状,死胎是猪伪狂犬病比较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2)出现新生猪仔大量死亡时,可以怀疑是猪伪狂犬病毒传播所引起的。一般它的主要表征为:刚刚出生一天的猪仔刚开始都还非常正常,但是突然从第2-3d开始就出现病发,并在4-5d内出现大量死亡的症状,尤其是出现整窝猪仔全部发病死亡的症状时,其疑似病症就比较明显了。新生猪仔的发病表征主要是出现高热反应、食欲快速下降、状态昏沉易睡、流涎、上吐下泻、间歇性身体抽搐乃至昏迷,最终由于身体衰竭而亡。其病发到死亡,中间的时间间隔非常短,大约1-2d左右。出生15d以内的新生猪仔的病发死亡率几乎是100%。通过对病发死亡的猪仔进行解剖可以看到,一般猪伪狂犬病猪的体内会出现肺水肿、脑膜出血等症状;(3)一般断奶的猪仔出现神经抽出、上吐下泻等症状时,就可能是有感染猪伪狂犬病的可能性。一般猪伪狂犬病病毒造成出生30d以上的猪仔的发病率差不多在20-35%,死亡率则在10-20%;(4)种猪出现无法配种的症状,或是公猪由于感染了病毒以后,身体出现异常导致不育。这种状况也有可能是猪伪狂犬病病毒所引起的。一般来说,成年猪的的抵抗力要好于猪仔,其病发的表现主要为体重降低以及比较轻微的身体升温等症状。

2.病理分析

通过对发病死亡的猪进行解剖检验,能够发现一般感染猪伪狂犬病的猪的体内在肝脏部位会出现一条不太规则的变为灰白色的硬质区,或者是已经出现体内坏死症状区。一般发病初期,其体内的胆囊会比较充盈,胆汁呈粘稠状,且颜色偏绿。而到了发病中期时,其体内的胆汁会逐渐从粘稠液体变为较小的颗粒物,这就会引起胆囊肥大,同时影响胆管的通畅。而到了发病的后期,病死的猪的胆囊会出现充血甚至出血的症状。并且在胃部、肺部都会出现充血、出血的症状。而当病发死亡超过6h以上时,猪的整个腹股沟淋巴系统会从出血红色变成灰褐色,这就显示其体内存在病毒感染的状况。一般养猪场内,猪群的聚集密度是比较大的,这就给了病毒通过空气渠道传播的机会,空气流通不畅也是引起此类疾病在其群体内规模化传播扩散的最主要原因。

(三)实验室诊断

1.细菌分离鉴定

无菌采集病猪的肝脏、脾脏和肾脏等部位进行细菌培养。灭菌剪刀和刀片将组织深处切开,采用无菌接种环沾取组织液,然后接种至普通营养培养基、肉汤培养基和血琼脂平板培养基上,并最好相应的标识,放入37℃恒温箱培养,分别在24h和48h观察培养基内细菌是否生长及细菌形态。

2.血清学诊断

采集病猪约5ml的静脉血,然后静置室温条件下4h,取灭菌的离心管将上清液转移其中,冷冻离心机离心5min,转速在3000rpm,最后取离心管的上清液,采用PRV-gE蛋白抗体进行检测;检测出样品中含有猪伪狂犬病毒gE蛋白抗体阳性,而目前绝大部分猪场免疫接种的疫苗都是gE基因缺失疫苗,因此可以初步判断该猪场爆发了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

3.病原检测与分析

取病猪的肾脏、肝脏、脾脏、脑浆组织等,然后匀浆这些组合,并在低温高速(12000rpm)离心10min,取上清分别用试剂盒提取样品中DNA和RNA,将样品的RNA反转录得到cDNA,根据相应试剂盒分别扩增PRV-gE、PCV2-Cap、PRRSV-N和CSFV-E2基因,PCR反应结束后对产物进行凝胶电泳。

(四)治疗

兽医在治疗过程中,必须要结合猪场实际情况以及发病的状况,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科学合理的选择综合性防治措施,对病猪做好隔离工作,对于病情严重的病猪进行无公害处理。除此之外,还要很好的掌握养殖场内所有猪群的实际情况,对于比较容易感染的猪群做好接种工作,并且要加强对猪场进行消毒,最长不能超过五天,同时生猪养殖户还要及时清理猪舍中的粪便,对粪便进行发酵处理。

1.猪舍隔离

生猪养殖企业在养殖过程中,若发现猪场有猪狂犬病毒,那么应当及时的隔离和封锁猪舍,并对整个养殖场进行封锁管理,停止生猪的调出和调入,以中断猪伪狂犬病毒的扩散面和扩散途径。严格执行相关的隔离措施,若病猪中存在较为明显的神经性症状,应当进行扑杀和深埋,以彻底解决病毒源,避免更多的生猪感染。

2.疫苗接种

通过接种疫苗的方式,可以有效的避免猪伪狂犬病毒在猪场的传播,怎对保育猪和仔猪也要采取疫苗接种的措施,即采取“一刀切”的方法进行预防。母猪在80d时,注射疫苗,部分母猪在产仔后仔猪会出现拉黄痢的情况,则需要用到止痢和抗病毒两类药物进行联合治疗;若仔猪出现绝食的情况,通过注射猪伪狂犬疫苗10h后,吃奶可以恢复正常;仔猪在生产后10d,出现拉黄白痢的情况,通过注射疫苗后可以恢复健康。2窝仔猪发送3次反弹的情况,通过加大疫苗的注射剂量,可以得到控制。猪场伪狂犬病活疫苗主要采取肌肉注射的方式,用量在每头猪2ml,治疗对象可以为公猪、育肥猪、怀孕母猪、哺乳母猪、空杯母猪等。

3.消毒处理

养殖过程中,应当定期和不定期的消毒猪栏和猪舍,针对带病的猪舍,应当采取一个月的消毒处理,初期应当每日消毒两次,后期每日消毒一次,通过一个月的消毒处理之后,然后每周采取两次消毒处理猪场。全面消毒处理生猪饲养的各种用具,猪舍内外的环境,另外还要对存在感染风险的设备、场所及污染源进行全面消毒,消毒处理一个月,频次为每天一次。采取单独的发酵方式处理发病猪舍排出的粪便及污水,定期清理猪舍周边的蚊虫、鼠类,以此隔断病毒的各种传播途径。

4.提高兽医和养殖户对猪伪狂犬病的重视度

养殖生猪时,带猪伪狂犬病毒的猪是感染源,一旦妊娠猪患有猪伪狂犬病时,病毒会通过母猪的胎盘传染给仔猪,导致有一部分仔猪会在出生后就会出现死亡现象;并且有一部分病猪也会通过呼吸道进行传染,其中包括分泌物以及吸入的粉尘等不同途径进行传播。所以,生猪养殖户和兽医在预防猪伪狂犬病时,一定要注意猪舍的环境卫生,要积极开展清洁工作,定期打扫,还要做好消毒灭鼠等相关工作。除此之外,养殖户还要仔细观察生猪的日常情况,一旦发现有生猪患有猪伪狂犬病就要及时做好隔离工作和免疫接种工作。为了确保减少生猪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就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实践、仔细观察、总结经验,积极参与相关的培训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医疗水平,尽量减少猪伪狂犬病的发生,促进我国养殖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三、讨论

猪伪狂犬病能感染多种动物,极易感染猪这种动物。猪伪狂犬病感染不同发育期的猪群,表现出的症状往往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最为明显的是仔猪,具有较好的死亡率,主要表现为腹泻、角弓反张、划水等临床症状,该病对仔猪的危害也最大。近年来,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广泛流行PRV变异株,传统的BarthaK61毒株疫苗对变异株的防控效果较差,对猪群接种基于我国流行毒株研发的弱毒苗或灭活苗被认为是有效防控PRV发生与流行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采用武汉科前生产的猪伪狂犬疫苗,对全场猪群紧急免疫弱毒疫苗,免疫第3和第6周分别再次免疫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对全场进行卫生打扫,用甲醛等进行熏蒸和消毒,其后将发病严重的猪群和假定健康的猪群分开饲养。通过以上治疗和防控措施的实施,于5月中旬对该猪场进行回访猪场该病的发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猪群的死亡率有效降低,基本恢复到正常的生产状态。

结语

猪伪狂犬病会导致感染的动物出现发热、奇痒等临床症状,且极易感染猪群,具有较强的致病性、感染性等特点。猪伪狂犬病毒感染极易出现多样化,其传染源往往都是带病毒的猪群,一旦接触到病猪极易会感染健康猪群,这种病毒的传播途径较多,主要包括交配传播、空气传播,还可以通过消化道创口、皮肤创口、哺乳等方式等进入健康猪的体内,若孕期母猪感染该病毒会直接影响到胎儿的正常发育和生长,甚至会引起死胎的问题。所以养殖生猪时,应当采取科学的方法来杜绝病毒的传播,有效阻断病毒源头。猪的日龄和种类不同,猪伪狂犬病临床症状也会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在诊断和治疗使应当结合病猪的实际情况。通过研究猪伪狂犬病的临床症状、诊断方法、治疗措施等,能够有效控制疫情的蔓延,提高生猪的产量,避免养殖企业发生较大的经济损失,有助于促进现代养殖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鹏伦.猪场猪伪狂犬病的诊断与治疗研究[J].畜禽业,2018(2):41-42.

[2]侯丽芳.猪伪狂犬病的诊断与治疗[J].畜牧业环境,2020(5):84-93.

[3]陈立云.猪圆环病毒病与猪瘟、猪伪狂犬病混合感染的诊断与防治[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9):228-233.

[4]柳永振.一例规模化育肥场发生猪伪狂犬病的病例分析[J].中国动物保健,2019(1):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