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肺部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0
/ 2

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肺部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体会

徐夏

江苏省 江阴市人民医院 邮编:214400

摘要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肺部恶性肿瘤围术期护理干预方法和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26例肺部恶性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对照组(13例)围术期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给予观察组患者(13例)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进行,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经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治疗的肺部恶性肿瘤患者而言,在围术期为其开展具有针对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进而提高护理工作满意程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肺部恶性肿瘤;护理体会

针对肺癌患者而言,外科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但很多患者不能完全符合手术适应症。针对合并严重心肺功能障碍的患者来说,以CT作为引导,通过微波进行局部消融治疗,治疗效果明显,且具有安全性和可靠性。但是,若是忽视治疗期间的临床护理工作,则会一定成吨上影响治疗效果。我院在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对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肺部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调查,现将结果进行如下汇报。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26例肺部恶性肿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16例,女10例,年龄在40~73岁,平均年龄(66.4±3.3)岁。所有患者就诊前均未合并其他系统性疾病,且均符合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的相关治疗标准[1-2]。根据护理干预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3例。观察组男7例,女6例,平均年龄(68.4±3.5)岁。对照组男8例,女5例,平均年龄(65.2±3.1)岁。两组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不安排制定护理人员,不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根据医嘱开展护理服务,术前采取必要的常规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给予观察组患者全面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1)术前护理:术前对患者进行常规身体检查,了解患者病情,排除手术潜在风险。保持胸腹部清洁,术前禁食12h,且术前半小时为患者注射吗啡和安定各10mg。患者对微波消融术认识不深,易产生心理压力[3-4]。术前对患者进行访视,介绍经皮微波消融术的主要优点和手术流程,讲解手术麻醉方式及术后可能产生的不适症状,有效引导患者和家属能够正视手术治疗,进而消除恐惧焦虑的心理,进一步增加治疗信心。(2)术中护理:术前对患者局部皮肤进行脱脂脱气,消除相关手术位置皮肤中气状杂质,避免微波损伤皮肤[5-6]。取患者合适体位(仰卧位或俯卧位),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如呼吸、血压、心率、心律等指标变化,同时观察患者手术过程中疼痛反应和皮肤反应,发现异常应尽快汇报给医师做相应处理。微波消融术结束后,护理人员要嘱咐患者屏住气息,并配合手术医师将治疗针缓慢拔出,烧灼针道以避免肿瘤病变顺着针道扩散。(3)术后护理:术后,立即配合医师进行CT扫描,并观察患者病灶位置变化情况。术后3~5h,可适当给予患者清淡流质食物,尽量避免进食牛奶、豆制品,防止胃肠胀气。手术结束后,观察患者意识、生命体征,每隔1h为患者测量BP及体温,进而及时发现休克等症状。观察患者治疗区域皮肤是否出现改变,若出现明显红肿,且皮肤温度较高,可采取冰敷方法降温。

3.指标观察: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患者对手术治疗和护理干预服务的满意程度,并做详细的统计学分析。其中,术后并发症是指治疗30d内出现的症状,主要包括局部疼痛、热感、气胸、胸腔积液、高热、针道转移等。而患者满意度则分为三个等级,即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以及不满意,满意率=(非常满意例数+比较满意人数)/总例数×100%。

4.统计学方法:将数据录入到SPSS18.0统计软件中,数据均采用%表示,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值检验,检验标准为α=0.05,当P<0.05时,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并发症比较:治疗过程中,观察组仅有1例患者出现局部疼痛和热感,均可耐受,而对照组出现2例局部疼痛和热感的患者;术后行CT检查,对照组2例患者出现气胸,随即行胸腔闭式引流处理,后气胸消失。观察组术后1例少量胸腔积液,对照组1例胸腔积液,均未经过特殊处理,一段时间内自行吸收。观察组术后0例患者出现高热症状,对照组则有1例患者出现高热症状。两组患者术后30d内均未发生针道出血、转移现象。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4%(2/1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2%(6/1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537,P<0.05)。

2.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总满意率为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66.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详见表1。

表 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n( % )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比较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率(%)

观察组

13

5

7

1

92.3(12/13)

对照组

13

4

5

3

66.2(9/13)

χ2

152

123

7

2

12593

P 值

000

讨论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出血少、恢复快,是肺癌治疗领域微创技术发展的典型代表。虽然CT引导下微波消融术治疗效果确切,但对围术期护理服务工作要求比较高。因此,护理人员在开展临床护理干预时,要做好术前准备,介绍手术治疗目标、手术注意事项等。同时,准备手术治疗常规设备、一次性用物等,检查CT设备、氧气装置、麻醉监测系统,保证所有手术操作用品处于良好状态[7-8]。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配合医师进行相应处理。术后整理用品,清点后进行清洗和消毒。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护理工作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权威文献报道结果相符。说明在为肺癌患者开展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过程中,做好术前护理、术中配合和术后干预,不仅能够实现手术治疗目的,还能对患者良好预后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钱震,袁牧,祝子祎.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对特殊部位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2023,21(08):31-34.

[2]潘保全,梁永任,梁日光,黄燕金,欧光武,何南. 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治疗对肝癌患者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J]. 智慧健康,2022,8(35):140-143.

[3]林岩,廖艺芳,雍雅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在中晚期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中外医疗,2022,41(35):31-35.

[4]杨成静. 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肺部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体会[J]. 中国社区医师,2022,38(23):136-138.

[5]孙强,朱杰,解纲. 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治疗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J]. 中国民康医学,2022,34(06):32-34.

[6]王建. 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对肝癌患者免疫功能及生存率的影响[J]. 哈尔滨医药,2022,42(01):70-71.

[7]李超平,熊立军,吴钢飞,漆蕾. 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完全消融率及复发率的影响[J]. 医疗装备,2021,34(24):52-53.

[8]孙海鸥. 探讨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肺癌患者的护理措施[J]. 名医,2019,(0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