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9
/ 2

循证护理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李维佳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为后续护理2工作开展提供参考和指导思路。

方法:将我院2021年1月-9月期间接受诊治的86例住院患者作为对象开展研究工作,随机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男22例、女21例),患者年龄区间在40-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41±6.04)岁,病程区间在2-9个月之间,平均病程为(5.91±2.14)个月;对照组(男21例、女22例),患者年龄区间在41-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94±5.04)岁,病程区间在3-9个月之间,平均病程为(4.91±2.14)个月。P=6.917,两组患者基本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和家属自愿参与此次研究工作,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文研究工作事先向伦理委员申请经批准后开展;患者无严重脏器疾病,意识清醒,能够配合医护人员完成研究工作。

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护理满意度、护理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结论:循证护理是一种新的护理模式,在实际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获得循证依据并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运用专业技能做出有针对性的护理决策。循证护理是医护人员将最新理论应用于护理过程,给病人以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护理疗效、让病人个体护理需求得以满足、医疗资源价值得以发挥。循证护理在运用过程中注重护理工作,要求以现实问题为依据,并与病人的现实需求和最新科研成果相结合。循证护理具有规范性和科研性的特征,相对于传统的护理模式而言,它更加科学和优越。循证护理在实际运用中主要分以下几步进行;一是要清楚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将其转化成准确的问题。二是在提问的基础上检索相关文献,寻找研究证据。三是对研究证据操作性和有效性进行了系统评估。四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制订科学合理护理计划。五是参考护理计划,为患者进行优质的护理操作,促进患者疾病的恢复。将循证护理模式运用于住院患者护理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可以提升其护理满意度、改善负面情绪、增强生活质量等,这种护理方法安全性极高,应进行临床推广。

关键词:循证护理;护理质量管理;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21年1月-9月期间接受诊治的86例住院患者作为对象开展研究工作,随机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男22例、女21例),患者年龄区间在40-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41±6.04)岁,病程区间在2-9个月之间,平均病程为(5.91±2.14)个月;对照组(男21例、女22例),患者年龄区间在41-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94±5.04)岁,病程区间在3-9个月之间,平均病程为(4.91±2.14)个月。P=6.917,两组患者基本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进行体征变化监测、药物指导等常规护理。

1.2.2观察组

分组研究中医护人员对观察组病人进行循证护理,其内容如下:第一点:成立循证护理小组并选取4位护理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成立护理小组,对既往护理过程中出现的不足进行总结。从护理管理的角度出发,根据病人的病情变化,给病人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1]。在这期间,医护人员要对其他护理模式进行充分地参考和研究,保证病人住院期间运用到的护理模式是科学、合理、有效的。具体办法是:先根据患者出血量给予相应医疗护理和休克患者输血及口服奥美拉唑等。同时组建循证护理团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评估患者临床情况并系统分析处理患者问题。护士从患者排泄物,呕吐物及生命体征中查找询问依据;此外,抓住临床症状控制出血及饮食护理和出院指导等方面通过心理辅导来缓解病人紧张,恐惧,抑郁和沮丧等消极情绪。最后,临床护理中护士要保证出血期病人充足睡眠,如果出血较多,要提前调配血液,做好血液准备,同时使用镇静剂。经耐心教育使患者对上消化道出血有所认识[2]

1.3观察指标

护理满意度划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

护理依从性划分为非常依从、依从、不依从,依从性=非常依从+依从。

医护人员选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病人焦虑状况进行评定,得分范围为50~59分轻度焦虑,得分范围为60~69分中度焦虑,得分越高,味着病人焦虑程度越重。69分重度焦虑,得分越高,意医护人员选用抑郁自评量表对病人抑郁状况进行评估,得分53~62分轻度抑郁,得到的得分介于63~72之间的是重度抑郁,得到的得分高于72的则是重度抑郁,得出的得分越高意味着病人的抑郁程度越重。

病人出院半年后,医护人员选用中文版健康调查简表对比分析2组病人的生存质量,共八个维度,其中每一个维度的最高分均为100,所获得的评分越高表示病人的生活质量也就越好。

1.4统计方法

利用SPSS18.0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了统计,对计数数据进行了检验,并利用P值进行了比较。

2结果

2.1患者护理满意度比对分析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

表1患者护理满意度比对分析

分组/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对照组/43

观察组/43

χ2

P

19/(44.19)

31/(72.09)

12/(27.91)

9/(20.93)

12/(27.91)

3/(6.98)

31/(72.09)

40/(93.02)

6.541

0.010

2.2患者护理依从性比对分析

观察组患者护理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2。

表2患者护理依从性比对分析

组/例数

常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照组/43

观察组/43

χ2

P

19/(44.19) 31/(72.09)

12/(27.91) 10/(23.23)

12/(27.91) 2/(4.65)

31/(72.09) 41/(95.35)

8.532

0.003

2.3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比对分析

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数据差异不具备统计意义,P>0.05;护理工作开展之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详情见表3。

表3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比对分析

分组/例数

护理前

SAS

SDS

护理后

SAS

SDS

对照组/43

65.67±4.76

64.66±4.45

47.42±3.43

45.53±3.47

观察组/43

65.74±4.72

64.52±4.52

60.28±4.26

57.79±3.88

2

-0.073

0.156

-15.418

14.163

P

0.941

0.876

<0.001

<0.001

3讨论

综上,住院患者在护理质量管理过程中应用循证护理模式能够提高自身护理满意度,改善负面情绪,加强生活质量,该护理方法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应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徐丽媛,刘鎏,李柳芳.循证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21,28(14):254-256.

[2]林云.循证护理干预在湿疹皮炎患者中的应用及提高护理质量的探讨[J].饮食保健,2021(20):165.

[3]郭丽莉.循证护理在妇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1,21(13):164-165.

[4]王美.循证护理干预对提高慢性胃炎患者护理质量及生存质量分析[J].医药前沿,2021,11(3):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