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在儿童福利机构内癫痫儿童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9
/ 2

综合护理在儿童福利机构内癫痫儿童中的应用

项慧玲

杭州市儿童福利院(杭州市未成年保护中心)  浙江  杭州  310000

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癫痫疾病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儿童福利机构20203月至20234月的癫痫患儿134例,根据护理方法分为研究组(67)和常规组(67)。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护理依从性、生活质量[少儿主观生活质量问卷(ISLQ)]、复发率。结果干预后SASSDS评分组间比较,研究组均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配合诊疗、遵医嘱用药、定期锻炼、护理依从性总分、ISLQ评分较常规组高(P0.05);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常规组 (P0.05)。结论在癫痫患儿的治疗工作中依据患儿发病类型常规采取抗癫痫治疗,根据患儿实际情况,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患儿治疗有效率,减少不良反应。

关键词:综合护理;癫痫;儿童

引言

癫痫在临床中较常见,对患儿的健康威胁较大,导致患儿发病的主要因素为脑部神经元出现过度放电的情况,从而导致患儿出现阵发性的脑功能紊乱,此疾病在儿童中的发病率更高。据相关数据显示,每年小儿癫痫发病率可达4%~12%。就大部分癫痫患儿来说,其在接受治疗后是可以恢复的,只有少部分患儿为难治性癫痫,药物控制效果较差,需要给予手术,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保证患儿预后的重要内容。对癫痫病症来说,大多发生在幼儿时期,对患儿展开治疗工作尤为重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儿童福利机构2020年3月至2023年4月的癫痫患儿134例,根据护理方法分为研究组(67例)和常规组(67例)。常规组男32例,女35例,年龄3~18岁,平均(6.52±1.02)岁;病程1~4a,平均(2.15±0.45)a。研究组男34例,女33例,年龄3~18岁,平均(6.47±0.95)岁;病程1~5a,平均(2.21±0.58)a。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具体如下:

①药物管理:对癫痫患儿来说,需要对患儿惊厥进行有效控制,在患儿清醒后需要给予恢复期服药和随诊干预,在用药过程中注意患儿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时配合医生治疗,指导对患儿的饮食和睡眠时间等进行合理控制,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对癫痫疾病的认识,掌握注意事项,保证积极配合相关工作等。在展开治疗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护理人员对患儿展开用药指导,保证患儿及其充分认识用药的重要性,并能够坚持和协助患儿按时用药。在进行治疗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医嘱增加药物剂量或是减少剂量,定期对患儿进行肝脏和肾脏功能的检查。指导患儿正确认识药物毒副反应,并为介绍成功的治疗案例,消除顾虑,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②饮食护理:饮食护理对患儿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需要护理人员从患儿的实际身体情况出发,保证患儿用药安全性,尽量给予患儿高热量、高纤维和高蛋白饮食,包括鱼类、蛋类和肉类等,给患儿多食蔬菜、水果。注意食物营养的有效搭配,增强患儿食欲,保证患儿有规律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度饥饿。③心理护理:需要护理人员给予患儿和心理干预,对其展开积极的沟通,告知疾病的主要发展因素,嘱坚持按照医嘱长期、规律用药,提高及患儿战胜疾病的信心,避免患儿产生自卑心理,缓解不良情绪,鼓励患儿树立治疗自信心,保证患儿以积极的态度接受治疗。

1.3观察指标

(1)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干预后)以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焦虑、抑郁状态。(2)以院内自制儿童护理依从性量表评估两组护理依从性。(3)以少儿主观生活质量问卷(ISLQ)评估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4)统计干预后3个月复发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SAS、SDS、ISLQ评分

与干预前比较,两组SAS、SDS评分降低,ISLQ评分升高,干预后与常规组比较,研究组SAS、SDS评分低,ISLQ评分高(P<0.05)。见表1。

表1两组干预前后SAS、SDS、ISLQ评分比较(x±s,分)

2.2护理依从性评分

与干预前比较,两组配合诊疗、遵医嘱用药、定期锻炼、护理依从性总分均升高,干预后配合诊疗、遵医嘱用药、定期锻炼、护理依从性总分组间比较,研究组均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干预前后护理依从性评分比较(x±s,分)

2.3复发率

预后3个月进行随访,研究组脱落失访3例,复发0例,再住院0例,复发率为0;常规组脱落失访6例,复发6例,复发率为9.84%(6/61)。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常规组(χ2=0.635,P=0.031)。

3讨论

癫痫病病程相对较长,对患儿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大。临床对癫痫患儿进行治疗,通常是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干预,在进行癫痫治疗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尽早干预,小量开始,规律服药,长期治疗。小儿是年龄特殊的群体,小儿的体格和大脑发育正处于发展阶段,其在解剖、生理、生化、代谢和免疫等方面均与成年人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对患儿进行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时也需要与成年人进行区分。在对癫痫患儿进行治疗时需要遵循个体差异,区分不同的治疗方法,为患儿制订符合自身发展的治疗方案。一旦治疗方法不当便会导致患儿反复发作,对患儿的智力发育造成严重影响,甚至患儿病情严重,转为难治性癫痫,对患儿的危害性较大。因此,临床在对患儿进行治疗时不仅需要注意对疗效的重视,还需要加强对小儿智力发展的保护,尽量应用对患儿大脑负面影响较小的药物。因为小儿器官发育大多不够成熟,功能尚未完全,在抗癫痫药物的吸收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对应的疾病分布、用药代谢和排泄等方式均与成年人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需要临床重视此问题,应根据患儿的实际特点灵活用药,保证药物使用有效性,并对药物使用的不良反应进行严格控制,保证患儿用药安全性,促进患儿恢复。护理措施能够对患儿的治疗效果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应用两种不同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儿应用综合护理,将患儿疾病本身作为切入点,对其病情进行细致观察,同时针对患儿的心理状态进行护理,还给予饮食、作息、运动等方面的指导,以帮助患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护理过程中对患儿开展健康宣教工作,以提高患儿对小儿癫痫的认识,并使其具有可应急的疾病处理能力。指导增加对患儿的陪伴以及关怀,以提升患儿的安全感,缓解患儿的不良情绪。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有助于降低患儿对疾病的恐惧感,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治疗过程中结合患儿的实际情况,参考其所在的相关生活环境,不断调整和优化护理措施,有利于促进患儿恢复。

参考文献

[1]祝文金,洪懿芝.个性化延续护理模式在癫痫患儿中的应用价值评估[J].吉林医学,2020,41(12):3064-3065.

[2]李桃梅.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在儿童癫痫治疗中的价值[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12):2084-2086.

[3]张慧,朱利敏.癫痫患儿护理现状及模式的研究进展[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0,27(06):14-16.

[4]贺莹琼.预见性护理在儿童癫痫持续状态分阶段救治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8):236-237.

[5]西磊.个体化延续性护理对癫痫患儿及家庭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D].内蒙古医科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