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典型问题的调查分析,家校协同下中学生的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9
/ 2

中学生典型问题的调查分析,家校协同下中学生的教育

李香兰

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第二中学 272200

摘要:青少年正处在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自我意识开始分化为理想我和现实我,加上还要面临升学及社会化等问题,他们所面临的压力普遍较小学增大。21世纪的教育理念以素质教育为核心,而青少年作为素质教育对象群体之一便成为落实素质教育的主要群体。家校协同教育——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和完善与家长、学生交流的网络平台。家校协同教育——增加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学习问题;教学管理;家校协同

(一)学生存在的问题

小颖同学网课开学以后上课经常睡觉,从窗外观察,极力想要克服上课睡觉的情况,可每次都磕头打盹,很难坚持学下去,小颖和同学相处还可以,为人仗义,只是明显感觉学习的自控力大不如前,学习后劲不足,学习成绩下滑严重,经同学反应小颖只要学习一努力,进步就特别明显,但是一直学习不怎么上进,而且好多同学不愿和她同位,因为其上课经常偷吃东西。

小颖家距学校并不近,高一的时候还一直住校,疫情上网课回来以后,就申请了回家住宿,没有正常交住宿费,打电话询问其父母是否有在家玩手机的问题,结果发现其在外和同学租房子一起住,无家长监督,劝其赶紧回校住宿,小颖找各种理由,最后甚至威胁,如果让其回校住宿,就放弃学业,家长无奈,学校也多方劝解无效,最后只能按其要求,但是要承诺上课不再睡觉,会好好努力学习,家长也承诺会尽量陪伴孩子,督促学生好好学习。

在学校与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小颖的状态,及行为有了短时期的好转,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又重复以上的行为,其父母也感觉无能为力,经学校多次干预,效果不明显,后来就出现厌学,头疼头晕等现象,家长带她到医院检查,结论是有轻微的抑郁前兆,小颖只能休学。

   (二)学生问题的特点

1.问题处理的被动性,学生网课期间在家长的监督下没有很好的完成学习工作,并且染上了上网的坏习惯。家长又因为好面子和子女的就学等原因,即便知道了其中的实情,也不愿意主动袒露,如果存在明显的违反校规校纪的外显性行为,可通过校规校纪来处理。但无论那种情况。客观上问题处理都存在一定的被动性。

2.问题爆发的突然性,其实,存在问题的个体只要细心观察,是能够及早发现异常的,突然性只是不知道何时就发生,家长不能有效与学校沟通,造成了问题爆发的突然性。

3.问题来源的长期性,学生涉世不深,除了学校生活,几乎全部都是家庭生活,原生家庭的结构,家庭氛围,家庭人际关系,父母行为风格等家庭因素,对个人生长的影响至关重要,几乎所有问题的产生原因,都可以追溯到经年累月的家庭生活,原生家庭的情况的不到改变,学生问题的根源就得不到更正,这反应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三)问题成因分析

1.学习问题

学习引起的心理问题是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1).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导致精神抑郁,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2)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不仅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不愿意学习,一些

成绩好的学生也厌学。国家教育委员会的一位负责同志在一次会议上说,有些中学生厌学30%,有些县甚至高达60%”。由此可见,厌学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2.人际关系问题也是中学生反映较多的问题。

    问题如下:(1)与教师的关系:主要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和不信任,以及教师认知偏差对学生的崇拜心理和攻击行为。在中学,教师仍然是学生的理想目标和公平代表。他们希望得到老师的关心、理解和爱。如果教师缺乏理解、耐心和爱,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和帮助,而是指责,学生就会失望。更重要的是,教师对学生缺乏尊重和贬低其价值的不良态度严重创伤了学生的心理。学生,尤其是大四学生,经常病态地感知这一切,这也是师生冲突的原因。③。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有一种压仰感,产生负面情绪,师生关系日益紧张。(2)学生之间的关系:除了得到老师的理解和支持外,中学生还希望在课堂和学生之间有一种被接受的归属感,以寻求学生和朋友的理解和信任。由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和谐,甚至紧张,一些学生表现出孤独,想要恢复与学生的关系,但不知道该怎么做。(3)与父母的关系:民主、和谐、良好的家庭为中学生提供了一个温暖的港湾。在专制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无法正常沟通,导致儿童孤僻、专横。各种家庭伤疤会对中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一些研究认为,父母之间的不和比父母之间的死亡对孩子的心理问题造成更大的伤害,因为他们看到了父母之间人际关系的恶劣性。父母对中学生的心理影响有很多方面,有被抛弃和愤怒的感觉;它可能会变得抑郁、敌对和破坏性,……他们经常对学校作业和社会生活不感兴趣。他们会认为父母给自己带来了痛苦,恨父母的家庭,因为家庭是不幸的。

     3.青春期问题

     (1)青春期的闭锁心理:它的主要表现是关闭封锁的外在表现和同一个体日益丰富和复杂的内在活动。可以说,封闭心理是青春期心理学中常见而特殊的象征。因此,闭锁心理问题主要是指消极情况下的心理。如果中学生在消极情绪的控制下与外界关闭任何心理交流,这将是一个值得注意的迹象。

     (2)情绪动荡,暴露和隐藏。青春期的生理剧变必然会引起中学生的情绪激荡。这种动荡的情绪有时暴露出来,有时隐藏起来。一个微笑可以让情绪飞扬,整夜兴奋,但他们的兴奋、快乐或痛苦、抑郁,表面上看起来很平静;他们有秘密和别人说话,但无论他们遇到父母或老师,他们都保持沉默。如果他们不理解这种情况,就会有抑郁、焦虑和抑郁。

     (3)早恋:中学生一般都是未成年人。我们称中学生的未成年爱情为早恋。在中学,尤其是高中生,正处于青春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是性发展迅速成熟和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由于认知能力和人格发展的限制,特别是在教育指导不及时、无效的情况下,中学生性心理的发展相对幼稚。因此,他们认为严肃朦胧的爱情出现了。虽然这种爱有好奇心和模仿,但它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

      4、挫折适应问题

中学生的挫折有很多方面,包括学习、人际关系、兴趣和愿望以及自我尊重。原因包括客观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和个人主观因素。面对挫折造成的困难和痛苦,中学生有两种反应方式:消极反应和积极反应。一旦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习惯和稳定,即使挫折状态在某些情况下发生变化,其行为仍然以习惯性的适应方式出现。因此,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已转化为需要长期耐心教育的严重心理健康问题。

(四)、解决对策

1.走访各方,了解情况

学生矛盾,经常各执一词,通过室友,同班同学,班干部多方了解事件的经过,较为客观了解事情的原委,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2.寻求帮助,多方合作

期间,向心理相关老师寻求帮助,以换位思考,争取得到家长的的理解和支持,通过学校和家长的合力,比较妥当的处理事件。通过班干部,班主任等多方力量,密切了解学生的动态和行踪。整合力量,共同协商,群策群力,经过多方合力,全方位出击,使在处理实件中转被动为主动。

总之为了使学校教育服务更加贴近家长的需求,方便家长参与到学校管理中,学校应该着力建设家长服务平台,让家长这股活水注入校园,加以正确的引导。从教育的全过程来看,学校教育针对的是群体,无论是教育对象还是情感投入上,家庭教育占有的优势及潜能是无可估量的。如果没有好的家庭教育,再好的教师也难产生好的教育成果。因此家校协同在教育中的地位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