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员教学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9
/ 2

新教员教学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校云鹏,赵媛莉,伍刚,胡堂清

空军勤务学院   江苏徐州   221000

摘要:论文立足教学内涵和外延,系统研究当前教员能力培养研究现状,分析新教员教学面临的现实问题。在此基础之上,从实案筑基、实践强化、实训考核三个方面提出新教员教学能力提升途径。最后,从持续推进实案化教学改革、全面趟开实践锻炼路子、严格落实考核机制等方面研究提升员教学能力的配套措施。

主题词:教学能力;提升途径; 配套措施

一流的院校必须有一流的教员支撑,一流的教员必须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维来引领人才的培养。新教员是教员队伍的新鲜血液,新教员教学能力的迅速提升,是院校教学水平的保证。我们必须深刻理解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转变人才培养理念,提升教员教学能力,打造高水平教员队伍。

一、新教员教学现状分析

在当前形势下,新教员教学还面临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教学理念上,缺乏直观感受和深切体验,思想认识不到位,人才培养的使命感、紧迫感不够强,主动作为的积极性不够强。二是在教学内容上,动态更新不及时,检查、监督、保障、激励机制不够健全,一些最新的成果不能及时进入课堂,课堂教学与实际岗位衔接不紧密。三是在教学实践上,教员"从院校到院校"现象比较普遍,缺乏对培养对象岗位的实际认知。四是在考核机制上,教学能力提升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工作,需要教员熟知岗位实际、掌握法规制度、分析难点热点问题、跟踪国内外前沿动向,很难在短期内形成较为"亮眼"的成果。导致部分教员不得不将"短、平、快"的成果作为主要选择,从而分散了在教学方面投入的精力,限制了教员教学能力的提升。

二、新教员教学能力提升途径

  (一)"实案筑基",解决教员教学能力提升入门难题

    所谓实案化教学,就是用"实案"架起岗位实际与院校教学训练之间的桥梁,实现课堂与岗位的精准对接。通过实案化教学改革,可以将教员锻造成为精于理论、晓于实践的行家里手。教员可以在"建案﹣研案﹣用案﹣教案﹣评案"的整个过程中,通过收集整理实案形成初步认识、消化吸收实案完善知识体系、灵活运用实案加深理解、研案教案发现自身不足、评案修案实现共同提高,从而使教员的理论基础与学员岗位实际紧密联系、教学内容与岗位需要紧密联系、教学能力与任职能力紧密联系,打牢教员教学能力基础,解决教员教学能力提升入门难题。

(二)"实践强化",有效抓住教学能力提升关键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依托实践锻炼,能够深化理解任职岗位对教学的需求,使教员教学能力落到实处。通过定期组织教员集训见习,能够使教员及时掌握新装备、新技术的实际运用,及时更新教学内容:通过经常性的调研,可以使教员及时发现自身问题,明确教学研究方向;通过安排教员参与各类活动,能够及时把实际成果融入教学改革实践,使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工作岗位,实现教学相长。实践锻炼能够使教员深入理解任职岗位实际、摸清教学需求、抓住教学关键、找准教学门路,解决教员教学能力提升无从下手的难题。

(三)"实训考核",高效提升教学能力建设层次

考核是各项工作的指挥棒,通过实训考核,可以端正教员的教学观,树立正确的育人导向。通过明确各类资格考核标准,可以把好教员入门关、人才选拔关,引导教员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能力提升上;通过发挥各类竞赛考核作用,可以筛选出优秀的教学成果,遴选出杰出的优秀教员,使教员在教学方面精益求精,促进教员的教学能力升华;通过合理的奖惩机制,可以有效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促进教员队伍的优胜劣汰,形成教员队伍建设的良性循环,从而锻造出具备优秀教学能力的教员队伍。

    三、提升新教员教学能力的配套措施

(一)持续推进实案化教学改革,以实案化改革推动教学能力提升

1.严格实案化改革标准

对标人才培养要求,紧跟任职岗位需求,持续跟踪前沿科技、世界动态、社会热点,确保实案化改革的准确性、前沿性。大力推动实案化教学改革深化融合,持续推进推动实案进教材、课堂、课程、机制,坚持用岗位需求激活课程教学,确保实案化改革的广度、深度,为提升教员教学能力打好基础。

2.抓好教学成果提炼

组织骨干教员全面参与本专业核心、主干课程实案化改造,通过采案编案开阔视野、通过研案教案引发思考、通过用案评案共同提高,使教员在教学能力提升的过程中,能够将扎实的理论基础与任职岗位实际紧密结合,形成与任职能力生成息息相关的教学经验。同时,结合优质课程、精品教材建设,在实案化改革过程中加深对教学的思考,从教学的角度出发,形成优质教学资源的同时,形成紧贴任职岗位实际、满足能力生成的教学成果。

3.确保教学成果转化

全面梳理已完成实案化改造的课程的成果,在课堂教学、新教员培养、教员队伍建设等方面开展教学成果检验和推广应用,打通实案化改革向教学成果、教学成果向实际能力的转变路径,确保岗位实践向教员教学实践的转化,教学内容向岗位能力的转化,并在上述过程中实现教员教学能力的提升。

(二)全面趟开实践锻炼路子,以实践锻炼夯实教学能力

1.深入一线验证理论知识

利用学员实习、现地教学、联教联训等时机,为教员提供实践锻炼机会,督促教员结合所学理论知识,有针对性地了解相应专业岗位实际,收集一手材料;组织教员积极参加各类教学活动,通过亲身参与了解岗位能力需求、验证自身教学能力,打牢教员教学基础。

2.通过调研发现自身问题

组织教员围绕重难点问题,赴一线开展调研、进行课题攻关;根据单位教学任务,鼓励教员分时段进行“不间断”的代职锻炼,以全程跟训、参训,加强实践性锻炼,全程了解本专业实际情况,为教学服务、为科研发展找到真正的切入点和突破点,解决不了解岗位、不懂实际专业的问题,解决教学科研"闭门造车"的问题,解决岗位需求与教学科研“两层皮”的问题。

3.通过交流跟踪发展前沿

持续探索新路子,积极与地方信息机构合作开展热点研究,支持教员参加国内外高层次重要学术会议和出国学习考察,加强与兄弟院校的交流,拓宽视野、互通有无,了解和掌握科技发展前沿动态。

(三)严格落实考核机制,以实训考核促进教学能力升华

1.落实考核上岗制度

院校要组织力量对担任新课程的教员,尤其是新教员进行扎实有效的岗前培训、教学能力提升培训、骨干培训等,根据教学课程安排,定期开展教学审定资格认证、主讲资格认证,严格落实考核上岗制度,严把任教资格关、能力提升关。

2.重视过程考核效果

积极抓好集体备课、课后反思、教研评课等活动,做到“教学相长”;启动尖子人才培养计划,坚持好中选优、梯次遴选优秀教员作为重点培养对象,激发其活力、潜力;遴选优秀教员参加新课题研训、重大活动实践、重难点问题攻关等活动,扎实提升教员的教学能力;常态组织大练兵活动,让其在火药味中体悟使命担当;采取“定期集训打基础、定位跟训固效果、定岗自训强技能”的方法,努力形成高职带头练、中职自觉练、初职主动练的局面,整体提升教学能力建设层次。

3.发挥奖惩机制激励作用

积极开展专家教授讲坛、优秀教员评选、教学标兵竞赛等活动,将教学能力突出、教学成果丰硕的专家、骨干推到前台,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着力实施以名师、名课和优质课、精品课为主要内容的"两名两课"建设工程,遴选教学能力水平较高的骨干教员参与创建,集中打造贴近实际的教学成果;积极推荐优秀教员参加各个层次的教学比武、科研学术等活动,打造教学能力突出的教员队伍;严格落实奖惩机制,坚持教学训练工作中心地位,对于取得教学训练成果的教员给予重点鼓励,营造良好的"比、学、赶、帮、超"环境,确保教学建设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