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8
/ 2

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探究

梁万里

贵州省遵义市第十二中学 563200

摘要:核心素养与课程教学的融合是现代教学的主要方向,初中历史教学不仅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还对学生综合素质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文章对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教学问题与提升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历史;历史教学;历史素养

引言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两个角度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教师要立足于历史核心素养理念,以科学的教学手段,深入发掘学生潜力。在不同教学阶段,教师应以教学重点为基础,坚持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就是该学科教学工作的核心。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健全学生人格。

1初中历史教学现状

1.1教学模式固定

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现阶段,仍有一部分教师沿用填鸭式教学法,而没有对学生学习情况、学生反馈引起重视。实践经验表明,“教师主动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既不利于师生间的互动,也不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要想打造高效历史课堂,关键是要尽快摒弃传统教学观念,转而在全新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学生情况、历史学科特色,酌情引入不同教学方法,打造更加和谐且生动的课堂。

1.2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不高

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他们脱离了儿童阶段的稚气,但是由于年龄的限制,身体发育与心理承受能力并没有发育完全。处于青春期的他们,在面对不同于小学的学习节奏与学习负担,以及升学带来的压力下,往往无法有效约束自己的行为,对待比较枯燥的学习时提不起兴趣,从而在课堂上表现出不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无法集中注意力,在课堂上被其他事物分散了注意力等不良行为。长此以往,学生会觉得历史的学习是一件乏味的事情,不仅影响了对自身学习能力的提升,也对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产生消极的影响。

1.3重视知识技能培育,忽略情感思想教育

现代教学下许多历史教师往往更注重于学生的知识技能培育,通过课堂教学的讲解以及训练等方式,将目标定位于丰富学生的知识和增强学生的应试技能,并未看到历史内容中所包含的情感教育内涵以及思维思想等教育要素,导致历史教学失之偏颇,忽略了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例如,很多历史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近现代抗日救亡战争的时候,仅仅只是强调让学生记住关键年份节点、重要战役、重要会议,并未从培育学生爱国之心、红色情感的层面上进行深入挖掘。

2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策略

2.1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自主探讨

在核心素养下开展初中历史教学,要求教师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并据此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丰富课堂内容,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在潜移默化的趣味学习中融入历史核心素养,从而促进学生历史素养的提高。历史教学的特点是历史事件离现代生活较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较难接受,因而活跃课堂氛围是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方法。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历史背景,引导学生自行探讨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内容等知识,让学生学会思考。此外,教师可以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提出相关问题,使得学生在课堂开始就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快速思考,发散思维,获取知识,从而提升历史核心素养。

2.2开展情境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开展情境教学能让学生产生跨越时空与古人对话的感觉,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感,提升教学效果。教师还可以将一些经典的历史事件通过故事的形式分享给学生,还可以让学生根据历史故事进行历史事件还原。学生积极进行角色扮演,将历史人物活灵活现地展现了出来,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学生在这一轻松的氛围中更容易掌握历史知识。例如,在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有效掌握知识,教师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根据历史事件进行还原演绎。这样,学生就掌握了有关国共合作的知识点,还能在扮演中感受历史的魅力。在表演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的演绎进行评价,让教学凸显科学性、客观性。学生在扮演中,通过感受历史人物的性格和人生轨迹感受历史的发展,进而形成尊重历史的意识,提高历史学科素养。

2.3创设信息化教学情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探索历史事件的现象及本质,至于史料则是客观正确认识历史的重要佐证材料,从而在此基础上理解历史。基于此,教师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开展课堂教学,利用历史影视资料将历史真相还原,从史料入手培养探究意识。以“戊戌变法”为例,教师播放相关的史料资源,或是播放影视剧作品展示历史背景,组织学生从不同渠道搜集史实与史料,再让其结合个人理解形成一份研究报告,由此锻炼学生史料实证的能力。

2.4拓宽历史视野,加强实践教学

在核心素养的大环境下,历史教师可以将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融入课堂学习中,这样不仅能够丰富教学的内容,还能够拓宽历史教学的视野,促使学生更深层次地对知识进行思考和理解,并从中感受到其蕴含的家国情怀。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时,教师除了要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外,更要培养学生的人文追求以及爱国主义精神,使学生感受到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进而激发起学生的斗志,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感情基础。比如,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在课外活动中组织学生参考当地的博物馆,去一些遗迹进行实地考察,也可以在课堂中开展趣味性比较强的历史短剧表演,给学生分配角色,让他们针对课本中的一个历史小片段进行表演重现,从而深切地体会历史人物的思想感情,引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通过家国情怀培养与历史教学内容的有效融合,不仅提高了历史教学的质量与效率,还让学生在趣味性与实践性较强的情境中进一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教师应秉承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运用多样化教学模式,强化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此同时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对此在教学下还要注重信息化教学、实践教学、情境教学的应用,全面提升我国初中历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蔡丹.试论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242.

[2]苏玲玲.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4):276.

[3]黄宜琳.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7):7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