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颤监护仪的校准及注意事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8
/ 2

除颤监护仪的校准及注意事项

陈宇聪

广州市番禺质量技术监督检测所 广东 广州 511400

摘要:为确保除颤监护仪临床使用安全,应定期校准其指标,包括能量释放准确性、充电时间、充放电频率、同步除颤延迟时间等,除颤分析仪用于完成这些项目的校准。

关键词:除颤监护仪;校准;注意事项

除颤监护仪是一种急救设备,也称电复律机,是一种利用电击来抢救、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电子设备,疗效高、作用快、使用方便、安全,可在短时间内通过心脏传输高电压及相应电流,引起心肌各部分除极,消除心肌细胞电活动散乱状态,暂时消除异位心律,恢复窦房结。其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尤其在急诊室、重症监护室、手术室。

一、除颤监护仪构成

除颤监护仪由蓄电、放电、能量显示器、心电监护仪、系统控制组成。除颤监护仪需在一个大电容中存储数千伏高压,在放电控制器作用下,用电板级在几秒钟控制胸壁或直接向心胸放电,使颤动心脏除极。通常,窦房结会产生强信号,因此重新支配心脏收缩,并将各种室上性或室性心律失常转化为正常窦性心律。

二、校准前检查

1、颤电极板检查。除颤电极表面光滑干净,无毛刺和过多腐蚀点,否则要用细砂纸、纱布或酒精棉球对其清除,以避免局部或点放电。

2、充放电检查。将除颤电极放置在电极盒中,选择“测试”或任何能量点以获得能量,按下充电钮,充电指示灯应亮起。充电后,应有能量数字显示或模拟表指示,且有声音提示。按下放电按钮,能量要对机内负载放电。

三、校准方法注意事项

1、释放能量

①校准步骤。在能量测试点选择除颤器能量选择开关测试,充电,然后将两个除颤手柄放置在除颤器两个放电板上放电,读取分析仪显示释放能量值;将测量仪器能量选择开关置于另一个能量测试点,重复上述步骤。根据除颤器/除颤监护仪能量分布,从低到高选择至少6个能量测试点,至少包括最低与最高点,先从最低点开始测试。根据临床需要,选择至少50J与30J最小能量点,通常为六个点检定,包括2、30、100、200、300、360J。

②计量特性。当负载为50Ω时,最大允许能量释放误差为测量值的±15%或±4J,以较大者为准。

③注意事项。a.为避免意外电击,需先将除颤手柄放在分析仪放电极板上,然后用除颤手柄上充电按钮充电,通常,“APEX(+)”手柄位于右侧电极板,而“STERNUM”手柄位于左侧电极板。b.确保除颤手柄和分析电极板间的良好接触,充电后立即放电,减少能量损失。c.测试从低能量点开始,逐渐上升到高能量点,合理控制充放电间隔。对于新购设备,按规程要求每分钟可充放电三次;对停用或长期使用仪器,应相应增加间隔期,尤其是高能量挡,充放电间隔应超过60s,以避免损坏高压充电电容。d.充电时间和能量损失率可与除颤能量检测同时检定。

2、充电时间。①校准步骤。方法一:选择测量仪器的最大挡,将除颤手柄放置在分析仪放电极板上,按下充电钮和分析仪“Charge Time”对应F3功能按钮。分析仪RESULT显示列中“Delay”变为“Chrg”并计时。充电后,分析仪立即放电。此时停止计时,通过分析仪读取“CHRG”后相应充电时间。方法二:选择测试仪器最大能,按下秒表计与充电钮,充电后停止计时,测量充电时间。②计量特性。放电存储器在最大能量下充电时间不应超过15s。

3、充电次数。①校准步骤。检查除颤器储能装置是否完全放电,并将除颤手柄放在测试仪电极极上,选择除颤能量。除颤器能量选择开关以200、200、300J单相放电波和150、150、200J双相放电波形式安装。lmin内循环三个能量点的充电和除颤器测试仪放电,看是否能完成。②计量特性。规定条件下,要在1min内完成3次充电及对50Ω阻性负载放电循环。③注意事项。a.充电次数评估除颤器储能电容性能,能检测被测仪器充放电回路中隐性故障,该测试存在一定风险。为避免纠纷,被检单位工作人员必须在场。b.测试充电次数时,应在每次充放电后7s进行下一轮充放电。

4、能量损失率。①校准步骤。测量仪器以最大能量点充电,充电后除颤分析仪放电,记录分析仪当前能量值作为初始值;被检仪器能量值不变,1min后再充电,充电完后不放电,等待30s或在自动内部放电前,对除颤分析仪放电,记录其此时的放电能量。②计量特性。除颤器要在充电后s或任何自动内部放电开始前释放至少85%的初始能量脉冲。

5、内部放电。①校准步骤。将测试仪器能量选择开关置于100J,充电后立即断开电源,对除颤器放电,并检查分析仪能量示值,应“无能量显示”;将测试仪器能量选择开关设置100J再次电,充电后立即断开电源,等待60s后开机,对除颤器放电,检查分析仪能量示值,应“无能量显示”;测试仪器在100J处再次充电,充电后等待120s,给除颤分析仪放电,检查分析仪能量示值,应“无能量显示”。②计量特性。当校准仪器断电时,无论放电控制装置状态如何,除颤电极不应有能量输出,储存能量应在60s内散散在仪器内部。在无有意放电或断电情况下,被校仪器储能必须在120s内散散在其内部。③注意事项。a.对于无内置充电器的除颤器,可通过拔下电源插座或关闭工作电源开关来切断电源。b.对有内置充电电池除颤器,断开电源时不能简单地拔下电源线。交流电源线拔下时,仪器切换到内部电池供电,放电后仍有能量输出,检定人员可能误以为能量已从内部电路释放,易造成危险,正确方法是关掉除颤器电源开关。

6、同步模式延迟时间。①校准步骤。除颤分析仪主界面选择“ECG WAVE”进入ECG界面,选择80次/min窦性心率信号,将测试仪置“I”导联,并调整灵敏度,在显示屏上显示心电波形并开启同步模式,此时QRS波上要有同步标记。测试仪器能量选择开关安装在100J充电装置上,然后使用除颤器放电。按下两个除颤器手柄上放电钮,直到除颤器心电显示屏上出现放电脉冲。分析仪“RESULT”显示栏中“Delay”示值是指同步模式延迟时间。②计量特性。除颤监护仪处于同步模式时,应具有清晰指示灯或声音信号指示,监护仪的心电波形应具有同步触发标志,除颤脉冲只能在存在延迟不超过30ms的同步脉冲时发生。③注意事项。启用同步模式时,注意调节心电灵敏度,以便在显示波形上显示同步标志,此时应按下除颤监护仪放电手柄上放电按钮,直至放电完成。

参考文献:

[1]JJF1149-2014,心脏除颤器校准规范[S].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