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创伤护理在急诊创伤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7
/ 2

预见性创伤护理在急诊创伤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李玉静

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 400014

摘要: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交通业、机械化行业得以高速发展,与此同时,交通事故、机械化事故的发生概率也有所增长,以创伤性骨折最为常见,若不能及时医治,则可能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创伤性骨折的发生率占急诊外伤的50%以上。当前,医院急诊科对创伤性骨折患者主要采取救治与护理兼顾的原则,在全力挽救患者生命的基础上,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为患者创造更好的护理条件。预见性创伤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针对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而开展,可为患者赢得更多抢救的黄金时间,有研究表明,将其应用于急诊科创伤性骨折患者中,其护理效果更佳,有助于缩短急救时间,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关键词:预见性创伤护理;急诊创伤患者;应用分析

引言

创伤性骨折作为急诊科常见的外伤所致疾病之一,且伴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创伤性骨折的发生率亦呈逐年递增态势。创伤性骨折患者通常具有发病急促、病情进展迅速等表现,患者的生命安全由此受到极大威胁。创伤性骨折患者的急救效果与其所消耗的时间密切相关,即患者如果在时间窗内未能得到良好的救治,其并发症率及死亡率则大幅提升。预见性创伤护理又被称为超前护理,即护理人员在实施相关干预措施前对患者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进而降低患者所具有的痛苦感受,优化整体护理质量,调动患者对于护理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

1创伤性骨折

创伤性骨折是急诊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与封闭性骨折相比,该病情更为复杂,受创面复杂程度、创伤深度、骨折发生时间等因素的影响,直接决定着急救质量,因而对急诊抢救与护理工作都有较高的要求。常规护理干预下,未能针对创伤性骨折患者的实际特点而设定行之有效的护理预案,导致患者可能出现诸多并发症,其护理效果不够理想。从医学角度看,创伤死亡经历三个高峰时间,通常,第二高峰在患者创伤后的数分钟至2h之内,该时期也称之为抢救的“黄金时间”,若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创伤护理措施,则有助于为患者赢得更大的生存机会。预见性创伤护理是针对急诊创伤性患者而创建的护理模式,通常在第二高峰期实施,能够对创伤性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做护理计划,可有效降低其休克、窒息、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同时还能针对抢救中可能存在的相关问题做应急预案,以确保急救工作的顺利实施。给予患者以预见性创伤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明显。

以往研究报道中,针对预见性创伤护理在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做研究,在研究中,对100例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展开研究工作,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抢救情况。结果为,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并发症率更低,临床抢救情况更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研究中,采用摸球法将98例急诊创伤性患者分为A组(预见性创伤护理)和B组(常规护理),各49例,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救治效果,结果显示,与B组相比较,A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救治效果更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上述研究与本文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

2预见性创伤护理

预见性创伤护理在帮助护理人员提升专业能力的同时也优化了急诊创伤患者抢救模式,同时在对患者进行科学预估后确定了护理重点,可以有效预防不良事件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将预见性创伤护理应用于急诊创伤患者后,实验组患者急救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研究显示,预见性创伤护理可以提升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急诊期间抢救效率,说明通过优化急诊创伤急救模式,对患者进行科学评估,预测其可能出现的症状及并发症,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护理,有效提升了抢救效率,也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将预见性创伤护理应用于急诊创伤患者后,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研究显示,预见性创伤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急诊创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本研究结果与其相似,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创伤相关培训,提升了其临床技能以及专业知识,增加了其预测准确性及专业性,同时实施及时有效对症的干预措施也有利于并发症的减少。

3方法

3.1预防性低温护理

在抢救运送的过程中,应为患者加盖棉被、保暖毯等物品。患者入院后,应将抢救室的室温调节至28°C,并保持加盖保暖毯的状态,将保暖毯温度调至38°C,为患者建立2条以上的静脉通道,并在30min内为其输入100mL0.9%氯化钠注射液,在输液过程中应用加热器对输液器进行加热,使输入液体温度保持37°C。患者若伤情较为严重,护理人员应严格做好巡视工作,监测其体温变化情况。

3.2预防性心理护理

结合创伤性骨折的强烈疼痛感所导致的多种不良情绪表现,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充分了解其内心想法,与患者共同分析不良情绪的原因,为患者讲述其病症的治疗方式,并以成功康复的患者为例,进行适时疏导,帮助其重建康复自信心。患者若存在一定的疑虑,则应尽可能耐心且及时地为其解答相应的问题,并告知患者后续的治疗及护理方案。

3.3实施具体预见性护理措施

密切观察患者疾病情况,预估可能出现的情况确定护理重点,尽可能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对于出血量较大的患者及时与院内血库沟通,确保备血量充足,避免因失血过多引发的休克,同时注意做好保暖护理,避免低体温的发生。对于呼吸受阻的患者检查其呼吸道情况,及时清理气道分泌物,如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及时与医生沟通采取开放气道的措施,保证患者呼吸通畅,避免窒息情况。对于伤口面积较大较深暴露时间较长的患者在清洁创口时应特别注意保证动作轻柔,避免引起二次出血,增加感染可能,对于特殊患者应遵医嘱合理应用抗生素,降低感染风险。在患者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嘱其多饮食,多进食瓜果蔬菜清淡饮食,避免压疮及尿路感染的发生。

3.4创伤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措施

肺部感染预防护理:患者呼吸困难或呼吸道阻塞时应及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预防性给予雾化吸入,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咳痰,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治疗,避免肺部感染发生。压力性损伤预防护理:每隔2h协助患者翻身活动1次,定期评估皮肤状态,指导家属保持患者衣物及床单清洁、身体干燥整洁,给予高蛋白饮食,增强机体抵抗力,避免压力性损伤发生。

结语

创伤事件是临床抢救工作中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当下,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建筑、交通等方面意外事故频发,创伤患者的数量急剧增加。创伤患者的临床特点是病情普遍较危重,且病情发展迅速,如不能有效抢救,不仅影响预后恢复,甚至会导致死亡。这对于临床ICU急救工作来说是一个较大的挑战。做好此类创伤患者的抢救工作,及时挽救患者的生命,是当前急救护理工作的重要任务。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能够将科学、有效的管理流程与急救工作人员的救护技能有效结合,以达到急救效果的最大化,对患者的临床预后及临床抢救成功率有重要意义。相对于临床急救护理工作来说,预见性护理是一种新兴的护理模式,护理人员通过急诊抢救工作中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相关表现,客观理性地做出科学分析与判断,为后续一系列抢救工作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从而最大限度降低临床抢救工作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突发事件、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

参考文献

[1]马静静,唐志均.预见性创伤护理联合传统外伤急救护理在急诊创伤性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21,27(6):189-190.

[2]于雪.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急诊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36):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