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现在的市政管理及提出优化市政管理的方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7
/ 2

浅析现在的市政管理及提出优化市政管理的方案

高正伟

320321197411244611

摘要:市政是建设一个美丽、整洁、文明的社会的保证,是一国治理水平的体现,也是一国的一项重要功能,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市政管理以保障人民生活环境、维护市政设施为最根本的出发点,是否能够将政府的管理与公民的利益相结合,重塑市政的管理形象,加强市政的管理,一直都是市政管理部门所关注并探讨的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这对我国地方政府来说既是一次机遇,又是一次新的考验。因此,我们要结合本地的实际,以居民的生活环境为出发点,逐步建立起现代化、科学化、信息化的市政管理体系,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市政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市政管理;重要性;现状

引言

当前,中国地方市政行政体制的不合理性已成为制约我国市政行政效能、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政府的内部管理制度中,还保留着传统的科层制度,各个部门通常都是各自为政,互不关联,缺乏交流与协作,导致政府所制定的各种政策彼此间缺乏关联性。因此,只有完全打破地方政府市政管理分割的现象,加强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交流沟通,才能进一步提高我国地方政府的管理水平,进而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

一、目前市级政府机构的管理状况

由于长期以来实行的是“市领导县”的行政体制,市政的行政区划不但包括市区,还包括广大的农村,因此,市政的行政区划也包括农村。我国当前市政管理职能所呈现出的全面性、全面性特点,是由特定的历史条件和体制背景所决定的,具有强烈的计划经济、层层集中的特点。由于“市政制”的“单一中心”,市场经济和社会自治受到了很大的压制,所以“市政厅”就成了一个以治理市政经济和社会为首要职责的机构。在对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整体规制中,人们常常把地方政府的经济规制职能简单地看作是政府直接干预和管理企业,干预企业的人、物、产、供、销等相关运作环节,导致“以政代企”、“政企不分”的现象,而且,在规制方面,还常常通过命令、行政命令等强制性手段来强制规范地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使得它们成为政府的附庸,严重制约着各个市场和社团的积极性,妨碍了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所以,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政府过多地插手和干预宏观经济运行,管理许多不应管理、不能管理、不能管理的事情。

(一)市政行政机关的专业管理人员短缺

在现代都市环境下,还没有形成一支能有效控制各部门运作的有才能的管理团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政府机构的职员,尤其是主要的政策制定者,都缺少有关国际贸易、金融和市场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方面的专业人才。多数工作人员缺乏现代化的市政经营理念和市政管理理念,知识更新缓慢,缺乏创新动机,不利于提高市政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二)市政管理部门缺乏足够的自主权

建制市是一种地方行政区划,具有一定的自治性,它不是一种独立的政治机构。地方政府要服从中央的统一领导,这是国务院的统一领导。由于两级市政机构之间有着严格的行政隶属关系,所以,对于其所赋予的权力,上级政府可以随意地作出任何解释,并且随时可以收回,这就使得各级市政机构难以适应这种随意性的改变,难以充分调动市政各部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现行的立法对市政行政机关的职权范围也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其职权范围与普通的地方政府相差无几。这就导致了政府权力和责任的配置不合理,上级和上级之间的关系不够顺畅,违法和越权现象时有发生。于是,就有了一些本在市辖区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的事情,他们不能管(有责无责),而本在市辖区、街道办负责的事情,他们又要管(有权无责)的情况。

(三)市政行政机关的分散化和机构的繁杂

总体而言,在我国,处于相同行政级别和相同行政建制上的市政,在组织性质、部门类型、职责功能等方面,其市政机构的设置大致相同。不同级别的市政,其权力划分、行政职能大致相同。要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矛盾与扯皮,常常需要市长召开专题会议,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财力来解决和协调,不利于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

二、优化市政管理的方案

从宏观上看,在实际操作中,应及时转变政府职能,使其向市场职能转变,使其与社会服务职能、经济发展职能相结合。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可以为我国市政公共服务系统的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加强对市政建设的监督和检查是推动市政建设的重要举措,从理论上讲,必须建立完善的监督和管理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加强对市政建设的监管,从实际操作上讲,必须将监管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做到每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这样才能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同时,要将督查工作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人,使其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在实际操作中,应从多方面加强对市政管理的监督,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

(一)政府各职能部门和各行政机关的一体化和协作治理

重组了政府职能部门和各管理机构,整合了各类组织结构,比如,重新规划整合公共部门、私人部门和志愿者组织,使其共同参与公共项目的治理,并要加强各组织间的信息交流和管理计划交流,使各组织对市政管理有一个统一的理解,实现政府部门和各管理机构的协同治理,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提高市政管理水平。

(二)加强市级政府机构的监督

在实际操作中,应加强城管部门的监督,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不能推卸责任。同时,加强对市政管理机构的考核,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为员工的工资晋升、绩效考核等提供依据,对员工进行奖惩,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要加强对公务员的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对公务员进行考核,进而评价公务员的工作业绩。

(三)加强对质量的认识

为了有效地提高市政建设的管理水平,必须不断地提高质量控制的意识,以确保市政建设的质量。对市政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来说,要对建设项目的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技术培训。经过培训,使其对施工质量管理方法有了较为清晰地了解,提高了其实践能力,培养了技术管理人员,使其能胜任施工管理工作。同时,对每一位参加工程建设的人员,要明晰他们的职责,重视他们的业务能力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施工单位要对施工进度进行提前规划,对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对施工质量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为市政工程施工进度和质量提供双重保证。

结束语

市政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一座市政的经济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市政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为此,政府应进一步明确政府职能,增加政府投资,保证政府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同时,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市政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完善各项制度、规范和法律法规,提高市政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市政管理部门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市政的发展情况,制定适合本地区、本市政的市政管理措施和方法,坚持“统一领导、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明确管理的目标和任务,为市政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朱俊.智慧化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以市政设施管理为例[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3(07):142-144.

[2]丁千宁.市政道路设施养护管理分析[J].运输经理世界,2023(01):143-145.

[3]郑伟.基于NB-IoT的智慧市政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22(07):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