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的开展模式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31
/ 2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的开展模式与思考

张琪琪

411282199203064535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的城市建设和人口增长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土地资源的短缺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政府提出了全面推进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的目标,并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地整理工作。因此,如何实现土地整理的同时保障生态环境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针对此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的研究,探索一种新型的土地整理方式,以达到既能满足土地需求又能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关键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生态修复;意义

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的城市建设和人口增长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环境污染问题。在城市中,由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以及生活垃圾处理等因素的影响,空气质量、水质量都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同时,城市中的生态系统也遭到了极大的损害。这些问题的严重性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品质,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因此,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概述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空间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对城市土地进行全面的规划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指通过一系列措施,包括土地利用管制、土地整理复垦、土地开发建设等方面,对城市土地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地配置和利用,以达到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的目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不仅可以改善城市景观质量,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还可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可持续的城市发展目[1]标。同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也是生态修复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通过土地恢复和生态系统重建来缓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维护生态平衡和社会稳定。

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意义

(一)推进城乡协调的综合发展

在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和经济快速发展,城市空间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增加。然而,由于城市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因此如何实现城乡之间的平衡和发展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规划理念,旨在通过对城市空间进行全面的治理和改造,以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这种方法不仅可以促进城市的空间布局优化,还可以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也能够有效地减少城市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在实际应用中,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的方法主要包括土地利用管制、土地整理复垦、水土保持等方面的工作。这些措施对于推动城乡协调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通过控制城市用地规模和密度,避免过度开发导致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从而缓解了城乡矛盾带来的社会压力。

(二)优化居住环境

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的研究中,优化居住环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和人口数量持续增加,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来说,优化居住环境是至关重要的一环。首先,优化居住环境需要从建筑设计入手。在进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时,应该注重建筑物的设计合理性和环保性。例如,可以采用绿色建筑技术,如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等,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压力。此外,还需要考虑建筑物的位置、结构等因素,确保其符合当地规划规定和居民的需求。其次,优化居住环境还涉及到生态环境保护。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过程中,应加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生态系统平衡。同时,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严格执行相关法规政策,防止违法乱象的发生[2]。最后,优化居住环境还要关注社区建设和社会服务。通过完善公共设施和社区组织机构,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便利服务,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同时也要注意社会治安问题,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有效策略

(一)村庄建设用地整治

在乡村建设用地整治中,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首先,要明确规划目标和范围,确定治理重点和难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整治方案。其次,需要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了解地块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状况,以及周边环境和社会情况等方面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可以针对性地开展整治工作,如清理废弃物、清除杂草、修缮建筑物等等。同时,还需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避免对自然资源造成破坏或污染。最后,需要加强监管力度,确保整治效果得到有效的保障和维护。针对不同类型的村落建设用地,需要采取不同的整治措施。对于规模较小且人口密度较低的村寨,可以通过修建道路、改善基础设施等方式来提高生活质量;而对于规模较大且人口密度较高的城镇,则需要更加重视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例如垃圾处理、污水排放等问题。此外,还需关注农村居民的生活需求变化,不断完善服务体系,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总之,村庄建设用地整治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需要政府、企业和社区共同参与和协作。只有通过科学的研究和合理化的管理,才能实现土地综合整治的目标,促进生态修复工作的顺利实施

[3]

(二)生态用地整治

生态用地是指在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之间,通过合理的利用和管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区域。生态用地的建设是一项重要的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对于维护生态系统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生态用地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生态地被破坏的速度快于恢复速度,导致生态功能丧失或退化。因此,如何有效地开展生态用地整治和保护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对生态地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二是制定科学的生态地保护规划,明确目标和原则,并严格执行相关规定;三是对生态地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了解其地理特征、土壤类型、植被分布等方面的信息,为后续的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支持;四是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确保生态地得到有效的保护和管理。此外,还可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探索适合本地区发展的生态用地保护模式,例如采用多种多样的植物覆盖方式来提高土地的稳定性和抗逆性,或者采用生物工程技术改良土壤结构以增加土壤肥力等等。这些方法不仅能够满足生态用地保护的目标,还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地区的实际需求。总之,生态用地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只有充分认识到生态用地的重要性,切实落实各项政策法规,才能真正推动生态地的保护和发展,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四、结语

综上所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要立足高位,着眼于全局,从区域实际情况入手,做好整体规划,编制具有可行性的整治实施方案,对建设性用地、农业生产用地、生态用地以及基础设施用地等进行全面整治,从而达到优化环境、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完善产业布局、推动区域协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先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潜力分析与空间布局优化思路探讨[J].地矿测绘,2021(02):126-128.

[2]李倩.打造新时代国土空间治理荆楚样本以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和生态保护修复为核心[J].资源导刊,2020(12):54-55.

[3]王威,贾文涛.生态文明理念下的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J].中国土地,2020(05):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