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疾病病因及防控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9
/ 2

动物疾病病因及防控对策

热比亚木·阿布利海

伊宁市喀尔墩乡畜牧兽医发展中心 新疆伊宁市 835000

摘要为更好地促进畜牧养殖业的发展,我们必须做好动物疾病的防疫工作。做好动物防疫工作必须对症下药,找到动物疾病的病因,并针对病因采取相应的对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防治动物疾病,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提高畜牧养殖的质与量。

关键词:动物疾病;病因;防控对策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牧行业发展进程的深入推进,养殖规模在不断扩大。动物疾病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除了会威胁动物健康之外,也会人兽共患的疫病还会危害人类健康,对畜牧养殖业发展非常不利。基于此,应该将重点放在对动物疾病的防控上,认真剖析动物疾病病因,并采取科学的防控对策,以加快畜牧养殖的转型升级。

一、动物疾病的常见类型

(一)传染病

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其治疗难度较高,对动物的生长会产生较大威胁。一般,传染病可通过动物直接接触传染,病毒会借助不同种途径进行传播,诸如水、空气等。传染病的发生会威胁到动物或人的健康,会让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下降,所以必须高度重视。动物传染病的主要病原有细菌、病毒真菌等,当动物被感染之后,初期表现不明显,而随着病情的发展与蔓延,在经历潜伏期、发病阶段等几个环节后,动物的病症表现会越来越明显,因此必须结合具体病症,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控办法,保证疾病不会对动物的生长产生太大影响。

(二)普通病

普通病是指内、外科疾病以及产科疾病。这类疾病大多针对动物个体,在发病初期,若能及时发现并制定相应的治疗办法,疾病能得到快速控制,动物也可以在短时间内恢复健康,病症不会传播和蔓延。现阶段,动物外科疾病表现形式颇多,而外伤是最为常见的一种。产科疾病属于比较复杂的病症,治疗难度较大,从动物怀孕开始到产后,整个过程都有可能出现产科疾病,所以养殖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有依据地制定防治办法,保住动物的生长发育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三)寄生虫病

寄生虫分为内、外寄生虫两种,外寄生虫大多为节肢动物,内寄生虫有原虫。在畜牧养殖期间,寄生虫病会通过动物直接接触传播。比如:动物在饮食方面,饲料、水等都可能存在寄生虫,当寄生虫在动物身上产卵和发育,会一直动物的生长,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加剧动物的死亡。

二、动物疾病的病因分析

(一)环境因素

动物疾病的发生与动物的生长环境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只有在优良健康的环境中才能够保障动物的健康成长,而不受各种病原的影响。若动物生长的环境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则细菌滋生会提高疫病发生的概率,并对养殖业的稳定发展造成一定影响。据实际调查,部分养殖企业对动物生长环境不够重视,没有制定针对性卫生管理对策,而且还会有部分动物生长环境,采光与通风条件不好,附近的水源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进而导致动物疫病的发生,严重影响畜牧企业的稳定发展。

(二)人为因素

动物生长环境以及饲养情况与养殖工作人员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养殖人员不重视自身的责任与义务,无法提高消毒与饲养工作的效率,则会导致动物疫病的发生。再加上部分养殖人员对动物的疫病不够了解,导致动物发生的疫病没有得到及时发现,从而会出现大规模扩散,危害动物的正常生长。

三、动物疾病的防控对策

(一)建立健全的检疫制度

为了能够有效降低疫病传入的可能性,有些养殖企业需要注重安全检疫制度的制定,并根据当前检疫制度存在的不足进行调整与完善。首先,制定外来动物品种引进制度,确保引入新型动物品种时,需要做好全方面的消毒与疫病检查工作,同时需要对新引进的动物进行隔离饲养,避免受疫病有传染的现象而影响其他动物生长。新型品种引进后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做好疫苗注射与驱虫管理工作,确保其能够处于健康生长状态,避免受多种因素影响。其次,无论是饲养工作人员还是非工作人员,在进入畜牧养殖区域时必须要进行全方面消毒处理,并佩戴有关器具。最后,畜牧养殖企业还需要定期的进行大规模消毒,确保能够实时检查动物的生长情况,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处理,避免存在传染的现象。

(二)为动物生长创造健康环境

动物如果生长在健康且优良的环境中,不仅能预防疾病,减少疾病出现的概率,还能促进动物的健康生长。所以,若想从根源遏制疾病的蔓延与传播,首先要改善动物生长环境,时刻关注动物的生长及健康情况,一旦有异常现象出现,必须及时制定处理办法。平时要对动物粪便定期清理,将圈内卫生打扫干净。圈舍始终保持良好的通风,采光良好,以便动物能够在安全且优良的环境中生长。要加大排污设施的建设力度,将排水工作做好,从根源使疾病得到控制,确保动物呼吸道疾病可以遏制在源头,让圈内的环境始终处于清洁状态。同时还应该加强对圈内的消毒处理,抑制细菌滋生和传播,避免动物发生疾病,让动物可以快速生长和发育。

(三)提升饲养人员专业能力的措施

饲养人员的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动物的健康,因此应该加强对饲养人员综合水平的提高,将养殖环节的各个工作做好。在日常饲养期间,饲养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动物疾病防控的意义。科学搭配各种饲料,保证动物在生长期间的养分能供应充足。加大动物疾病防控知识的学习力度,积极参与到各种培训活动中。根据不同动物的特点、生活习性等,对动物疾病要辩证施治。期间政府机构也应该加大关注力度,做好相应的宣传和推广。在宣传方面,采取广告、新媒体等方式,让养殖人员了解动物疾病防治的必要性,加强对新技术手段的学习和应用,着力对养殖人员综合素养以及水平加以提高。

(四)制定疫情控制制度

由于我国当前畜牧业的规模正在不断壮大,疫情虽然能够得到控制,但经常会有多样化疫情发生,为了避免小疫情而感染为大疫情,养殖企业需要注重防控措施的制定,从而能够及时将患病的动物隔离,并实时观察患病动物的生长情况,及时对其进行治疗,确保能够提高治疗的效果,避免动物死亡而影响养殖企业的经济效益。除此之外,针对小型畜牧养殖企业来讲,由于没有专业的兽医,因此有关养殖户需要谨遵医嘱,并实时记录动物的用药情况,确保能够提高疫情控制的效果,保障畜牧的正常生长。不仅如此,严禁出现大量用药的现象,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则需要遵循兽医的要求合理的停药,并控制药物的使用,避免动物体内药物残留而影响动物产品的整体质量。

(五)加强疾病防范意识

由于受到经济条件落后的影响,很大一部分牲畜养殖的农户出现一些不重视传染病预防的现象,并对传染疾病没有正确的认识,总是认为动物疾病是不可避免,这是导致动物疾病的蔓延的原因。目前我国有部分地区不仅养殖户不重视防疫,而且相关部门对养殖户的监管不严格,没有对管辖区的养殖户进行有效的管制和指导,致使农户未做到科学养殖,也不重视防治传染病,极大的阻碍了动物疫病的防治。因此,想做好动物传染病的预防工作,首先必须树立养殖户的防范意识,为养殖农户做好相关指导和宣传工作,充分利用自身专业素养为养殖农户进行讲解和基础培训,提高养殖农户的养殖技术,促进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

结语

养殖户要加强对动物疾病的学习和理解,要定期观察动物的临床表现,确保能及时发现动疾病,保障牲畜能第一时间得到治疗,避免延误治疗。此外,养殖户还要注重动物饲养管理工作,并制定针对性管理方案,确保定期对动物生长区域进行消毒与通风,提高动物养殖的收益。

参考文献:

[1]王凤璐.动物疾病病因及防控对策[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2(5):79-81.

[2]佟玉红.动物疾病病因及防控对策[J].吉林畜牧兽医,2022,43(7):107-108.

[3]王云红.养殖动物疾病病因及防控对策[J].兽医导刊,202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