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nSAR技术的矿区地表沉降监测与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8
/ 3

基于InSAR技术的矿区地表沉降监测与分析

李丁硕

上海东海海洋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矿区开发引起的地面塌陷等地质环境问题普遍存在,仅凭常规地面调查和设备观测获取地表变形信息的方法效率低、费用高,而InSAR技术的兴起为这类地质灾害的监测提供了更为有效和经济的方法。本项目拟在Sentinel-1A卫星资料的基础上,以德兴矿区2019—2020年1月间的地面形变为研究对象,采用SBAS-InSAR技术,开展德兴矿区地面形变监测,可有效地确定地面形变的发生部位、范围等,为矿区稳定分析、地质环境调查等工作提供可靠的形变资料。研究发现,研究区存在两个沉陷点,其中研究区西南方向沉陷量最大,年均沉降速率为485mm/a。本文选择了沉降严重的地区,开展沉降区域的特征点序列分析,为该矿区地表沉降监测和未来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SBAS-InSAR;矿区地表沉降;形变分析

引言

随着世界范围内的工业化,工业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从而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地面沉降现象。德兴矿床虽然已有悠久的采矿历史,但是关于该矿区的地质灾害的调查数据却很少,已有学者在该地区开展了矿床地质环境安全性评价,但大多是针对较大规模的矿床,缺少整体性的研究,无法有效、全面地反映出矿床地表形态及变形规律[1-2]。所以,为了保证矿区的可持续性开采和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除了要合理开采矿区之外,对矿区沉降监测分析也非常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进行矿区监测和防治工作,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3]。本项目拟采用Sentinel-1A卫星资料,采用SBAS-InSAR方法,获取研究区2019-2020年间的地表变形特征,并结合已有的地表变形特征,探索影响该地区地表变形的主要因素,为德兴矿区地质灾害的调查及治理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4]

1研究区概况

德兴矿床地处江西省上饶市德兴,距离德兴市22公里,其矿区位置位于118°47'41″E,28°02'27″N处。本次试验研究区的地形是东南向高,西北向低,德兴矿区是一片丘陵区,总体地形起伏很大,海拔在65—500米之间,矿区地表下切比较剧烈,斜坡30度左右,坡度比较陡峭。德兴矿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矿产储量巨大,分布着大量的大型、特大型的铜金矿石,具有鲜明的工业特征,是中国矿产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国家重点的有色、贵重金属能源基地,发展潜力巨大。德兴矿区周边还有多个地区,采矿活动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人们的生活环境也造成了一定威胁。德兴矿床由于长期的采矿挖掘活动,形成了一系列的地质问题,对矿工及周边群众的生活造成了安全隐患。

本项目拟选择德兴市矿区30颗卫星的Sentinel-1A数据,观测时段为2019年—2020年,观测时段间隔为12天。我们所用的Sentinel-1A的观测资料数据都是C波段,波长在5.56厘米,入射角度在39.2度左右。本项目拟利用美国航空和宇宙航行局30米精度的空间卫星雷达(STM)1观测资料的数据,建立一套高精度的空间卫星遥感地表测量系统,并利用该系统进行地面观测,以解决地面观测中存在的地表测量误差问题。

2数据处理与分析

2.1SBAS-InSAR技术的基本原理

假定在一定范围内采集到的图像是N+1个,并且确保每个图像都可以与所采集到的图像中的一个图像相匹配,通过设定时间门限和空间门限,合成出M个满足要求的干涉图像对,然后对每个干涉图像对进行差分干涉,从而获得M幅差分干涉图像。M满足以下条件:

(1)

我们假设输入的是解缠后的干涉图。假定主影像是在时间点上获得的,从影像是时间点上获得的,因此产生了第i幅差分干涉图。在这个干涉图中,任一点的干涉相位可表示为:

(2)

式中:为波长;分别为时刻相对于时刻的累积变形量。

在消除了高度误差以及差分相位中的影响后,可将其化为:

(3)

假定在全部时间周期中形变率为分段线性,那么第i个幅差分干涉图像的形变位值可表示为:

(4)

然后把解缠差分干涉的全部相位组合成一个矩阵,可以得到一个M×N的矩阵B:

(5)

将采集到的景象Sentinel-1数据,应用ENVI/SARscape软件,对其进行了时序分析,并进行了变形计算,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wps

图1SBAS-InSAR技术处理流程图

2.2SBAS-InSAR数据分析

卫星一号(Sentinel-1)是欧洲宇航局“哥白尼”计划的一颗对地观测卫星,它包含了两个幅宽为250公里、地基分辨率为5米×20米的C波段SAR,并使用了TOPS技术进行成像[5]。本项目拟选择30个Sentinel-1单点观测数据(SLCData),使用内波成像模式和VV极化方式。时间为2019年01月1日至2020年01月1日(时相记为20190101-20200101)。因研究区位于江西省,所用的雷达图像波段很小,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成像方法。干涉处理使用了精度为5.5cm的精确轨道星历参数AUX_POEORB,在获得雷达影像后21天内生成

[6]。外部DEM选择了分辨率有90米的SRTMDEM,用于消除地形相位[7]。这一次,我们选180天作为时间基线值,20%的空间基线值。选择时相20190615作为公共主影像,得到112个干涉对。

首先,把另外29幅图像与主图像进行匹配,并对拼接后的图像进行干涉、去平、滤波和相位解缠。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地降低了时空基线对整体的影响。针对研究区植被分布较广的特点,采用DelaunayMCF解缠以确保数据的相干性。在干涉结束后,必须剔除那些相干性差、解缠效果差、受到大气干扰严重的图像。该方法首先在解缠绕后的干涉图上选择GCP点,去除残留的倾斜相位,然后再根据选定的GCP点对各干涉对进行重新找平。在进行了一次平化处理后,我们将首先进行了平化处理,然后再进行了一次平化处理和解缠,得到了一次残差。最后,基于首次反演结果,进行大气滤波,估计和消除大气相位,获得时序地表形变,并对其进行地理编码。

2.3精度分析

为了检验该方法的准确性,我们在研究区共设置了18个二级水准点,但因局部地区植被茂密,相干性差,一些水准点附近无InSAR反演数据,难以对其进行精度比较和分析。通过定位比对,得到了八个可用的水准点,而这些水准点和InSAR反演数据之间的距离都小于一个像元。在表1中列出了比较计算的结果。

表1InSAR精度分析结果

点号

d/mm

差值/mm

水准

InSAR

YX14

-0.7

-3.56

2.9

YX16

-1.6

-4.84

3.3

YX17

2.5

-1.37

3.8

KMW1

-6.2

4.19

-10.3

YXG1

-4.6

-7.40

2.8

YXG2

-1.1

-1.87

0.7

XAS1

-7.9

5.46

-13.3

XAS4

-12.2

1.77

-13.9

3地表形变监测结果与分析

利用SBAS-In合成孔径雷达(SBAS-InSAR技术)对30景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了研究区西南地区的沉降量,并将其沉降区定名为A。A区的沉降率如图2,根据试验结果可以看出,A区在研究区西南侧的沉降率最大,年均沉降率最大为-485mm/a。经过查证,该区开采活跃,多处地面塌陷,并有积水。为了对监测期间矿区的累计沉降量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在沉降严重的A区域中,选择三个特征点进行时序分析,它们分别为点A#1、A#2和A#3,对这些特征点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得到时间序列形变图。从结果可以看出,在2019年1月1日~2020年1月1日之间,该区域形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由图3可以看出,采样点A#3位于该区域的沉降中心,其最大累积沉降量高达450mm,该点有持续沉降的趋势,并且沉降速率较快。A#1、A#2点位于沉降区的边沿,其特征点A#1、A#2的沉降值分别为-182mm、-131mm。

结果表明,在沉降区中部,各特征点的累计沉降量比沉降区周边地区的累计沉降量要大得多,且呈明显的“漏斗”型沉降。沉降区的发生对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需要有关部门给予足够的关注。

图2该矿区沉降速率图

图3该矿区特征点时间序列形变图

4结束语

本文的演技利用SBAS-InSAR技术,对2018—2020年德兴矿区地表变形进行了反演,获得了地表变形活动区的空间分布和年际变化规律,并对地表变形的时间和空间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通过对SBAS-InSAR观测值和GPS水准仪观测值的相互检验,两者的观测值基本吻合,说明监测出的观测值是可信的。

(2)在反演过程中,总体上看,该地区总体上是比较稳定的,但是一些矿区仍有明显的沉降量,其中沉降量最大的地区位于矿区的西南角,其年平均沉降量可达-485mm/a,沉降量最大的区域的特征点在今后会有降低趋势。

(3)通过对地表变形的观测,可以看出,在一定时期内,地表沉降变形的区域性变化趋势是不变的,预计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该地区的沉降还会继续,而且还会不断扩大,对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所以需要对该矿区的土地进行有效的监控和预防。

(4)将矿区地质灾害普查数据和地表变形监测数据进行比较,发现矿山施工是造成地表塌陷的重要因素。另外,德兴矿区的地表塌陷主要受地质构造的控制,降雨对采空区的地面沉陷有一定的减慢作用,但一些特定的地表会因降水加速矿区沉降速率。

参考文献

[1]AmaniM,PoncosV,BriscoB,etal.InSARCoherenceAnalysisforWetlandsinAlberta,CanadaUsingTime-SeriesSentinel-1Data[J].2021.DOI:10.3390/rs13163315.

[2]ChuangangG,LeiS,BianZF,etal.AnalysisoftheDevelopmentofanErosionGullyinanOpen-PitCoalMineDumpDuringaWinterFreeze-ThawCyclebyUsingLow-CostUAVs[J].RemoteSensing,2019,11(11):1356.DOI:10.3390/rs11111356.

[3]曹发伟,廖维谷.SBAS技术在矿区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J].测绘通报,2021(03):156-158+163.DOI:10.13474/j.cnki.11-2246.2021.0098.

[4]李毅,蒋金雄,杜玉玲等.融合分布式目标的矿区采动地表时序InSAR监测[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20,49(06):1199-1206+1232.DOI:10.13247/j.cnki.jcumt.001214.

[5]张晓博,赵学胜,葛大庆等.基于SentinelTOPS模式Stacking技术监测淮南矿区沉降[J].国土资源遥感,2018,30(04):200-205.

[6]王磊,连增增,刘杰.基于SBAS-InSAR技术和Sentinel-1A的城市地表沉降监测[J].地理空间信息,2022(004):020.

[7]姚顽强,马飞,龚云,等.基于D-InSAR的彬长矿区沉陷变形监测[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1,31(5):6.DOI:10.3969/j.issn.1672-9315.2011.05.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