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动物防疫治病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7
/ 2

探讨动物防疫治病研究

况保志

370281198709132617

摘要:近些年来,养殖场标准化生产方式逐步深化,水平逐步提高,不断转变管理方式,促进良种覆盖面扩大,打造产销一体通道,令产业化模式得到大规模进步。可以说养殖场的潜力大,发展前景一片大好。但是现今的发展中由于动物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落实的不到位,所以也在一定程度上令养殖场的积极作用打折扣,为此集中注意力寻找正确的养殖场动物疾病预防和控制办法,选择并落实相应的措施,才能保证养殖户的经济利益,从而促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养殖场;动物疾病;预防;控制

引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推动畜牧业的发展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近年来养殖业发展速度很快,推动着农业经济的发展。然而在畜牧养殖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动物疾病,会导致畜牧养殖的经济效益受到损失。所以,深入解析动物疾病的病因,并做好相关防控工作势在必行。基于此,本文以畜牧养殖为研究视角,集中针对畜牧养殖的动物疾病病因及防控方法展开分析讨论。希望为相关工作的开展带去参考借鉴。

1养殖场动物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状况

随着科技的发展,养殖技术有了很大提升,尤其是在动物疾病方面,农户预防意识提高,很多动物在出生后会被接种疫苗,一些常见动物疾病被有效控制。传统散养模式养殖效率非常低,动物病死率高。现在随着国家政策的推进,动物养殖规模渐渐扩大,养殖模式也更加科学、系统。总而言之,常见高发的动物疾病被有效控制,但还有一些寄生虫病、突发性疾病难以控制,一些疾病传播速度非常快,这些都是阻碍中小养殖场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中小型养殖场的分布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点,部分地区信息滞后,不能迅速了解流行疾病的消息,比如H7N9病毒等流行病。

2养殖场常见的动物疾病种类

2.1传染病

传染病治疗起来较为麻烦,是可怕的病症,通过动物并进行直接传染,在此环节,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是:水源、空气等,通过多种介质进行传染,危害到养殖业动物的健康生长。病毒、真菌、细菌等都是动物传染病的主要病原,被传染后,在早期,动物不会有明显的身体表现,传染病主要分为潜伏期、前驱阶段、发病阶段等这几个环节,在通常情况下,进入发病阶段后,动物的反应较为明显。

2.2寄生虫病

寄生虫病分为外寄生虫和内寄生虫,通常,节肢动物是外寄生虫,原虫是内寄生虫,这种病症是通过动物直接接触来进行传播,比如通过动物饮食中的饲料、水、土壤等,并在动物身上产卵和发育,从而出现了固定的宿主。

2.3常见病

动物常见疾病包括外科、内科以及产科疾病三种类型。其中常见外科疾病有外伤、四肢病等;常见内科疾病有皮肤、消化、内分泌、骨骼、中毒、免疫、遗传、心血管、神经、营养代谢等;常见产科疾病则包括不育症、输精感染、乳房疾病以及新生幼畜疾病等。

3养殖场动物疾病预防与控制方法分析

3.1构建完善的动物疾病预防疾病体制当地防疫部门与农业服务中心应对养殖场动物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相关体制建设进行不断完善,以制度的约束力去加强管理的实效,促进动物疾病预控工作的有序开展。与此同时,针对该项工作的财政经费也应建立相应体制予以保障,确保工作开展所需费用能够落实到位。

3.2做好养殖场的建设与管理

首先养殖场要选好地址,综合多方面因素决定养殖场的选址。其次要加强养殖场管理工作,饲养过程中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日常管理。要提高管理水平,首先提高管理者的专业素养,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饲养时,要根据不同动物的需求制定合理的饲料,满足不同需要。再者要强化管理者的基础动物医学知识,在面对疫情时能正确应对和处理。

3.3做好疫情的防控

养殖场中已经患病的动物要及时给予治疗,加强防疫力度,做好消毒、隔离、处理病禽死禽的工作,防止疫情扩大。从长远出发,不能立足于眼前利益,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标准处理,避免疫情进一步扩大,危害人类健康。平时的防疫工作要做到位,定期及时消毒,清理,提前给动物注射疫苗,防患于未然。

3.4提高饲养人员业务水平

饲养人员的能力关系到动物的身体健康,要及时为动物准备安全、无污染的饲料和水源,做好合理喂养,促进动物健康生长。科学的搭配各种饲料,保证动物营养均衡,同时还要加强对动物疫病防控等方面知识的学习,便于全面掌握动物疫病防控知识,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掌握专业的动物养殖技术,提升养殖人员的专业能力。

4强化检疫防疫工作

养殖场应该重点开展动物的检疫和防疫的工作,同时制定严谨、科学的防治检疫工作,参照动物的实际生长情况,从源头上避免各种疾病的发生。此外,定期的消毒和检查工作是养殖场卫生安全的保障,可以帮助动物有效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在饲养工作方面,养殖人员应该严格按照有关标准要求,严格执行饲养制度,防止动物常见疾病的发生。近日,为严防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积极落实好全镇动物防疫工作,确保畜牧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多措联动,切实抓好动物防疫工作。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了人们的食品安全,稳定市场的正常秩序,检疫站的工作人员要加强对动物进行的防疫与检疫工作,提高自身的知识与技能,以预防为主,以治疗为辅,不断优化常见的动物疾病治疗方式,及时发现动物的疫情并控制疫情产生,避免动物疾病进一步传播与蔓延,从而为养殖人员提供保障服务,维护地区的养殖业稳定发展,在确保当地养殖户的养殖收益基础上增加市场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高富红.硫酸头孢喹肟注射液在动物疾病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兽药杂志,2013,47(08):66-69.

[2]李有业 编译. 激光辐射在动物疾病治疗中的应用[N]. 中国畜牧报,2002-05-12(005).

[3]周志洪,赵建亮,魏晓东,刘茂胜.珠江广州段水体抗生素的复合污染特征及其生态风险[J].生态环境学报,2017,26(06):1034-1041.

[4]熊丁杰.现场快速检测动物病原的解决方案——基因试纸卡[J].中国动物保健,2013,15(12):45-47.

[5]陈艳衡.中小养殖场动物疾病预防与控制方法探究[J].畜禽业,2018,29(8):144-145.

[6]崔艳辉.畜牧养殖动物疾病预防的相关探讨[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8,34(6):24.

[7]罗遵荣.畜牧养殖的动物疾病病因及控防措施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6(8):271.

[8]吴继忠.养殖场中动物疫情防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北京农业,2015(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