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中后期创作形态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6
/ 2

 沈从文中后期创作形态分析

王庆连

淄博职业学院

沈从文的成熟期创作属于人性抒写时期,他的许多代表作品都产生于这一时期。这一时期的沈从文已经发表了很多文学作品,产生了一定影响力,逐渐成为知名作家,也结交了一些同行好友,因此,经济上的压力减轻,对于都市的排斥感也相对减少了许多。因此,在沈从文这一时期的作品中可以明显看到,作家的情感表达趋于客观化和复杂化,作品中的个人化情绪减少了,他在对湘西边城世界的歌颂中多了一丝隐忧,而在对都市世界的批判中也多了一些同情和理解,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当属《边城》。

《边城》是沈从文最重要的作品,是一曲理想的生命之歌。沈从文在谈及《边城》的创作时这样指出:“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我主要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小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有的一份哀乐,为“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1 ]他的这篇《边城》就是他生命理想最鲜明的表现。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边城》中所表现的理想生命形式在现实生活当中是以幻灭的形态呈现出来的,带有一种人所无法回避的宿命搬的悲哀意味,显示了沈从文创作的复杂性。一方面,《边城》具有浓郁的牧歌性质,代表着一种理想的生命形式。《边城》是美的,《边城》中的美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边城》中的景美。《边城》中描绘的世界是一个世外桃源,那里远离纷扰嘈杂的现代大都市,未经外界干扰和破坏,青山绿水,鸟语花香,宛如仙境。其次,《边城》中的风俗美。《边城》取材于湖南湘西,作品中有很多风俗描写,如端午节划龙舟,中秋节等,都充满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展示出一种别样的景致。再次,《边城》中的人美。其一,边城人民重义轻利,以诚待人。无论是男还是女,是老还是少,莫不如此。其二,边城人民身上可谓爱与美并存。比如女主人公翠翠纯洁美丽,柔和动人,在心爱的人出走后痴情守候,矢志不渝。此外,老船夫的老实真诚、船总顺顺的豪迈大方、天保的勇敢宽容、傩送的忠贞不二、杨马兵的淳朴热心也都是爱与美的体现。因此,沈从文的《边城》有着超离现实理想的虚幻成分。

但是,另一方面,《边城》中也透露出一个理想的生命形式消解的模式。细细体味这篇小说,可以感受到小说中笼罩的浓重的挽歌情调和哀婉气息。小说中在展现优美、健康、自然的人生形式的同时,也写到了令人悲凉的死亡事件。小说中总共出现了三次死亡事件,分别是翠翠的父亲和母亲双双自杀身亡,天保遇难身亡以及老船夫的死亡。在这些死亡事件中,没有谁做错事,不能说应该归咎于哪一个人,因而全部充满着悲剧色彩。正如李健吾所说,“作者笔下的主人公虽然说全都良善,他们本身却含有悲剧的成分。而唯有其良善,我们才更易于感到悲哀的分量。”[2]这些死亡事件带有整体象征的意味,展现出《边城》中的理想的生命形式无法挽回的悲剧性结局。因此,《边城》存在着一个乐园图式和挽歌图式的双层结构。“这种双层的结构构成了一个具有开放性的意义体系,使《边城》具有了丰富而又复杂的象征意蕴,因而成为了一个永远说不尽的话题。”[3]

    沈从文的后期创作属于神性抒写时期。前文中已经提到,沈从文的前期创作具有实验性质,作品中带有大量个人印记。到了成熟期后,艺术上比较自觉,着重于对于美好、健康人性的追求,形成自己鲜明的个人风格。随着创作的进一步深化,沈从文对于现实的思考也逐渐深入,表现出“抽象的抒情”的性质,“向内转”以及形而上的倾向也越来越明显。

     从20世纪30年代末开始,沈从文到当时的西南联合大学任教,他住在当地的乡下田园间。在最初的两年,沈从文创作了《湘西》、《长河》等作品,这些作品仍然带有成熟期创作中“人性抒写”的影子,但是其中的变化也是显而易见的。细读《湘西》、《长河》等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其间掩饰不住的苍凉气氛和挽歌情调。40年代时代环境的重大变化,残酷的现实时时冲击着沈从文的心,使他已经无法再继续逃避现实,无法继续作着他那个理想的美梦了。“他痛苦而又悲哀的认识到,他的那个以湘西生命形式为根基的生命理想已经在现实生活中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和价值,已经不复存在了。”以此为基础,沈从文的生命焦虑日益加剧,反映在创作上,便形成了本时期以“神性抒写”为主题的生命追求。

首先,从沈从文创作的主题来看,他这一时期的创作以表现“生命神性”为基本方向,意图通过展现一种他所认为理想的生命形式来推动我们民族品德的重建。无论是“七色魇”系列创作,还是《看虹录》、《摘星录》,其间都充溢着对生命神性的向往,致力于对民族品德发展的“形而上”追求。

其次,与“生命神性”的追求相联结,沈从文这一时期的创作表现出竭力追求思想深度的努力。已经步入中年的沈从文,经历了人生的起起伏伏,对生命的思考趋向深入,在他的作品中,“不仅在语言表达上带有叔本华、尼采的直觉领悟式的哲理味道,而且在思想内容上也可以听到叔本华、尼采的有关‘审美愉悦’的回想。”

[4]

最后,着意寻求新的创作方法,进行新的艺术实验成为沈从文这一时期创作的显著特征。他的“七色魇”系列以及《云南看云集》、《烛虚》等许多作品中的文字晦涩难懂,具有浓重哲理意味以及象征、思辨色彩。同时,创作手法带有现代派色彩,趋于抽象化。需要指出的是,沈从文这一时期的创作虽然表现出可贵的实验意识,但是实际上并没有取得创作上的进一步突破,倒是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创作上存在的困境。因为他长期以来所执着追求的生命理想与当时的时代现实总是格格不入,他始终无法融入当时的主流文学之中,始终是个边缘人,这一深刻的矛盾最终导致他终止了文学创作,成为文学史上的一大遗憾。

参 考 文 献

[1]沈从文.沈从文全集(第9卷)[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5.

[2]李健吾.李健吾批评文集[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56.

[3]吴投文.沈从文的生命诗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

[4]王继志.沈从文美学观念中的“超人”意识[N].南京大学学报,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