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航测系统在地质测绘领域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6
/ 2

无人机航测系统在地质测绘领域的应用

贺泓

四川省地质环境调查研究中心  610036

摘要: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机航测系统在地质测绘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本文将对无人机航测系统在地质测绘领域的应用进行分析与探讨,从无人机航测系统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地质测绘应用领域、关键技术、实际应用案例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全面阐述,以期为地质测绘工作提供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关键词:无人机航测系统;地质测绘;技术特点;应用领域;关键技术;发展趋势

地质测绘是地球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对资源勘查、国土规划、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地质测绘方法主要依赖人力进行地面观测,费时费力且效率低下[1]。近年来,无人机航测技术在地质测绘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以其高效、精确、灵活的特点为地质测绘工作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本文旨在探讨无人机航测系统在地质测绘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一、无人机航测系统的基本原理

1. 无人机航测系统的组成

无人机航测系统主要由无人机平台、航测传感器、地面控制站三部分组成。无人机平台需要具备良好的飞行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地理环境和气象条件。航测传感器是获取地质测绘数据的关键部件,其类型和性能直接影响测绘成果的质量,主要包括相机、激光雷达、多光谱传感器等。地面控制站负责实时监控和控制无人机的飞行状态,以及对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接收、处理和实时监测。

2. 航测数据采集与传输

在无人机执行航测任务过程中,航测传感器根据预先设定的航线和测绘参数,对目标区域进行连续、高精度的数据采集。采集到的数据可以通过无线数传设备实时传输至地面控制站,也可以在无人机搭载的存储设备中保存,待无人机返回后进行下载。为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实时性,无人机需要具备稳定的通信链路和较高的抗干扰能力。

3. 数据处理与分析

无人机采集到的航测数据经过初步处理后,可以得到原始的地质测绘成果。数据处理主要包括影像处理、点云数据处理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等环节。影像处理主要包括辐射校正、几何校正、影像拼接和正射影像生成等;点云数据处理主要包括滤波、分类、提取地形和生成数字地形模型(DTM)等;GIS分析则是将处理后的数据融合到地理信息系统中,进行地质构造解析、矿产勘查、环境监测等专题分析。数据处理与分析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对提高无人机航测系统在地质测绘领域的应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二、无人机航测系统的技术特点

1. 高效性

无人机航测系统具有高效性,相较于传统的地面测绘方法,无人机可以快速覆盖大范围的区域,大幅缩短了工程周期。同时,无人机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大量数据采集,其自动化程度高,可以显著提高地质测绘工作的效率。此外,无人机航测在复杂地形和恶劣天气条件下依然可以进行数据采集,进一步提高了测绘工作的效率。

2. 精确性

通过先进的航测传感器和精确的定位导航系统,无人机可以在飞行过程中实时获取高分辨率的影像、激光雷达点云等数据。经过后期数据处理与分析,生成的数字地形模型(DTM)、正射影像等地质测绘成果具有较高的空间精度和位置精度,满足各类地质测绘工程的精度要求。

3. 灵活性

无人机平台可以根据实际测绘需求,灵活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和航线规划,适应不同类型的地质测绘任务。无人机具有较小的起飞空间需求,可以在复杂地形和狭小空间内进行作业,满足特殊地质测绘场景的需求。此外,无人机航测系统可以快速部署和拆卸,便于应对突发性的地质测绘任务。

4. 安全性

无人机可以替代人力在高海拔、陡峭坡度、地质灾害易发区等危险地段进行测绘工作,降低工作人员的安全风险。同时,无人机航测系统具有较低的噪音和环境影响,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无人机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可以实时监控飞行状态和数据采集情况,确保航测任务的顺利进行[2]

三、无人机航测系统在地质测绘领域的应用

1. 地形测绘

无人机航测系统在地形测绘领域具有广泛应用。通过无人机搭载的高分辨率相机、激光雷达等传感器,可以快速、高效地采集地形数据。经过数据处理与分析,可以生成数字地形模型(DTM)、数字高程模型(DEM)和数字表面模型(DSM)等地形产品,为基础地理信息、城市规划、土地利用、洪水预警等领域提供重要的地形信息。与传统的地面测量方法相比,无人机航测在地形测绘中具有较高的效率、精度和灵活性,能够满足不同类型地形测绘的需求。

2. 地质构造解析

无人机航测系统在地质构造解析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无人机可以获取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和激光雷达点云数据,为地质构造特征识别和分析提供丰富的信息源。经过数据处理与融合,可以生成立体地质模型,揭示地质构造的空间关系、形态特征和演化规律。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工具,可以进行地质构造、岩性划分、断裂带解析等专题分析,为矿产勘查、地质灾害评估、地球物理勘探等领域提供关键的地质信息。无人机航测系统在地质构造解析中具有较高的精度、时效性和安全性,为地质研究和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有效手段。

3. 矿产勘查

无人机航测系统在矿产勘查领域具有显著优势。无人机可以搭载多光谱、高光谱传感器,快速获取地表矿产特征信息,辅助确定矿产分布区。结合无人机采集的高分辨率影像和激光雷达数据,可以对矿区地形、地质构造进行详细解析,为矿产资源评估和选矿设计提供依据。此外,无人机还可以搭载地球物理勘探仪器,如磁力仪、伽马光谱仪等,进行地球物理异常区的探测,辅助矿产勘查工作。无人机航测系统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矿产勘查的效率、精度和安全性,降低了勘查成本。

4. 环境监测

无人机航测系统在环境监测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无人机可以搭载多光谱、高光谱、热红外等传感器,对地表植被、水体、土壤等环境要素进行监测和评估。结合无人机采集的高分辨率影像和激光雷达数据,可以对环境问题进行定量化和立体化分析。例如,无人机航测可用于森林资源调查、植被覆盖变化监测、水域污染监测、土壤侵蚀评估等环境监测任务。同时,无人机还可以应用于环境灾害的快速评估和应急处理,如地质灾害、油污泄漏、森林火灾等。无人机航测系统的应用提高了环境监测的时效性、空间分辨率和灵活性,为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有力支持[3]

四、无人机航测系统在地质测绘未来发展方向分析

1.集成创新:研究和开发更先进的传感器技术、无人机平台和数据处理算法,提高无人机航测系统在地质测绘中的精度、效率和应用范围。

2.多传感器融合:通过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如光学、激光雷达、地球物理等,实现对地质环境的全方位、多维度监测与分析。

3.智能化与自主化:借助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无人机航测系统的智能化航线规划、数据处理与解译,提高地质测绘工作的自主性与精确性。

4.绿色与可持续发展:关注无人机航测系统在地质测绘中的环境影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推动绿色、可持续的地质测绘实践。

5.法规与标准完善:加强无人机航测系统在地质测绘领域的法规制定和技术标准研究,为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法律和技术保障。

结束语

无人机航测系统在地质测绘领域的应用为传统地质测绘方法带来了新的突破,提高了测绘效率和精度,同时降低了作业风险。未来,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地质测绘需求的增长,相信无人机航测系统在地质测绘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为地球科学研究和国土资源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唐小明. 无人机航测系统在地质测绘领域的实践探索[J]. 四川建材,2021,47(12):43-44.

[2]雷海智,谢继香. 无人机航测系统在地质测绘领域的实践探索[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21):63-64,78.

[3]侯宗升. 探究无人机航测在露天矿山测绘中的应用[J]. 世界有色金属,2019(19):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