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静疗小组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5
/ 2

浅析静疗小组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杨洋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结核三科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护理风险管理中静疗小组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1月在我院行化疗治疗的6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纳入常规组(无静疗小组干预)、研究组(有静疗小组干预),各33例,结果:研究组护理管理质量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风险管理中,静疗小组的参与能够显著改善护理管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静疗小组;护理管理质量;护理满意度

临床开展医疗活动过程中,各项操作环节都伴有不同程度的医疗风险,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健康。静脉输液是医疗活动中一项常规操作,由于需要侵入性操作,因此护理过程中有一定的安全风险,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起静脉炎、药液外渗等护理风险事件,导致护理管理质量降低,引起患者不满,还可能引起医疗纠纷。因此,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有必要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本研究特通过静疗小组实施专科护理,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护理结局,现作如下报道: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66例静脉治疗患者,于2022年6月-2023年1月纳入,将其随机均分为常规组(n=33)、研究组(n=33),常规组中17例男性、16例女性,年龄24-69岁,均龄(48.37±9.67)岁。研究组中18例男性、15例女性,年龄26-69岁,均龄(48.18±9.61)岁。两组的基础资料匹配度较高,可比性充分,检验结果P>0.05。入组标准:均首次入院进行静脉治疗;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意识状态良好,能够正常配合治疗。排除标准: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智力残缺或精神病史;意识不清或精神状态欠佳而不能正常配合治疗;伴有严重心理疾病。

1.2方法

常规组33例静脉治疗患者护理期间无静疗小组干预,仅按照医嘱要求给予相应的静脉用药治疗,实施对症处理,以缓解不良反应,预防并发症,向患者口头讲解静脉用药禁忌及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等。

研究组33例静脉治疗患者护理期间实施静疗小组干预,即(1)创建静疗小组,组长为护士长,另选择骨干10名组成静疗小组。由护理部总结静脉治疗禁忌、操作流程,对全员开展技能培训、理论培训,让护理人员知晓PIC、CVC、静脉留置针等不同类别的静脉输液方式、优势、劣势,根据患者治疗需要正确、合理选择最佳静脉输液途径,熟悉掌握不同静脉治疗药物的配伍禁忌[1]。静脉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静脉炎、药液渗漏等不良事件应及时上报,与护士长协商探讨,并 详细记录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针对性处理过程,为后期有效预防提供参考。对静疗小组培训后进行考核,合格之后方可上岗[2]。(2)条件允许情况下,为静疗小组全员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通过积极的交流,互相分享学习经验,扬长补短,并借鉴他院的护理经验,对本院的护理章程进一步完善、优化、改进,持续升高静疗护理质量。(3)由静疗小组对首次静脉治疗的患者实施安全教育,讲解化疗期间的注意事项,引起患者重视,从而提高其安全意识。设身处地的为患者考虑,了解掌握患者的身心需求,并利用现有资源给予尽量满足,赢得患者支持、理解,使其能积极主动配合各项临床治疗操作,自觉规避医疗风险[3]

1.3观察指标

(1)护理质量。观察比较干预前后的护理管理质量,100分总分,评估分值越高,护理质量越好。(2)满意度。结束护理后,诚邀患者参与对临床护理满意度的评价工作,若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给予主观好评,则说明十分满意;若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给予主观中评,则说明基本满意,若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给予主观差评,则说明不太满意。其中十分满意+基本满意的例数占总例数比率,即为总有效率。

1.4数据统计处理

使用SPSS22.0医学软件统计两组计数资料满意率)与计量资料(护理管理质量)[例(n)、百分率(%]、均数±标准差()形式描述并x2t检验两组数据差异,检验结果P0.05时,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管理质量比较

研究组护理管理质量(94.66±3.21)分,常规组护理管理质量(88.79±1.25)分,组间差异显著(t=13.525,P<0.05)。

2.2两组满意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比常规组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满意率比较[n(%)]

小组

病例数

十分满意

相对满意

不太满意

总满意度

研究组

33

19(57.58%)

11(33.33%)

3(9.09%)

30(90.91%)

常规组

33

12(36.36%)

8(24.24%)

13(39.39%)

20(60.61%)

x2

-

8.796

P

-

<0.05

3讨论

护理风险存在于医疗实践活动过程中,不仅影响医疗活动的有序实施,而且还直接影响着患者的静脉治疗效果,甚至干扰护患关系,引起医疗纠纷,继而加剧护患冲突

[4]。因此,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促进患者获益最大化,营造和谐的护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中,研究组护理管理质量比常规组更高(P<0.05)。说明静疗小组可以显著改善护理管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因为静疗小组全员经过严格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培训,熟悉掌握各种静脉治疗途径的优缺点,提高了对静疗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因此能够根据患者的病情以及治疗需要选择最佳的治疗途径,在最大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的不适感,避免了重复侵入性操作带来的机体创伤,继而降低了感染风险,减轻了患者的治疗负担,促进患者受益最大化[5]。与此同时,研究组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率90.91%,显著高于常规组的60.61%(P<0.05)。因为静疗小组有效规避了护理风险事件,提高了护理风险管理质量,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患者受益多,赢得了患者的好感和认可。

综上所述,针对化疗患者,应用静疗小组干预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护理风险管理质量,有效规避护理风险,患者满意度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欧阳庆,胡碧波,邓宁,等.静脉治疗小组在护士静脉输液规范培训中的作用效果[J].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7(7):2.

[2]梁红,徐翠,谢楠.静脉治疗小组345管理模式在静脉输液质量改进中的临床实践[J].母婴世界, 2018, 000(010):279.

[3]尹薇、王俐稔、姚莉倩、富晶.静疗专科护理对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干预效果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 2020, v.49(21):134-136.

[4]吴红霞.静疗小组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9, 4(51):2.

[5]宋静,姚秀峰.静脉输液治疗专业小组在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实践效果[J].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0, 2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