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石油工程的现状以及解决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5
/ 2

关于石油工程的现状以及解决措施

温育森

吉林油田勘探部 吉林松原 138001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蓬勃发展,能源消耗成为制约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问题。中国作为一个紧跟全球经济步伐的国家,在工业发展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其中石油工业更是突出表现。随着社会对资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各地涌现出大量的石油工程项目。然而,这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安全问题。因此,识别和有效管理石油工程存在的风险问题,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步伐至关重要。当今时代,世界经济稳步前行,石油工程已成为国家工业化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对其的依赖性也不断增加。然而,机遇与风险并存,石油工程面临的风险问题也随着社会需求的增长而增加。因此,建立能源安全保障至关重要。本文旨在从多个角度探讨石油工程的风险识别和安全管理问题,为推动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石油工程;现状分析;风险识别;安全管理

1石油工程现状分析

在当今信息化和工业化并行发展的社会中,石油工业以其高收益和高风险的特点独树一帜,并在全球能源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许多大学开设了石油化工专业,涵盖了炼化、储运、采油、钻井等领域。然而,在全球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国内外石油工业之间仍存在巨大差距。

一些发达国家在石油工业领域拥有完备齐全的技术体系,以高水平的技术引领着石油行业的发展。这些国家拥有先进的勘探技术、高效的油田开发方法、先进的油井管理和生产工艺,以及完善的石油运输和储存系统。这些技术的应用使他们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取得优势地位。

作为一个能源消耗大国,中国拥有庞大的国内市场需求,但在科技技术和资源利用率方面仍然相对落后于世界石油工业的发达国家。尽管中国在石油工程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和问题。

首先,中国在勘探和开发技术方面需要加大投入,提高勘探成功率和油田开发效率。尽管国内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但有效开发利用这些资源仍然存在一定困难。

其次,中国需要加强石油工程技术研究和创新,提高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能力。目前,中国在石油工程领域仍然依赖进口技术和设备,这限制了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

此外,中国还需要加强石油工程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培养具备先进技术和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建立高效的工作团队,对于提升中国石油工程的整体水平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虽然中国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但在石油工程领域仍面临一系列挑战和问题。为了加快石油工程的发展,中国需要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在全球石油工业竞争中取得更大的优势,并为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2 石油工程风险识别

2.1 石油钻井工程中主要的风险

2.1.1 钻井工程中本身风险

环境、井控、有毒气体、工人安全等风险都属于钻井工程中本身井道相关的风险。例如在对发生了井喷的情况或者在对其控制失败中,导致了碳氢化合物从地下涌出,假如此时处理不当,就极有可能发生火灾甚者爆炸。燃烧后的杂质会漂浮在空中,形成大量的有毒有害污染物,不但破坏生态环境,有些还会造成中毒事故。

2.1.2 相关作业风险

钻井工程周边配套工程同样存在风险,例如测井过程;录井过程;试油过程等。在这些工作过程之中常常伴随着各种废物,这些废物包括了液体、固体以及粉尘,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2.2 钻井工程事故分析

2.2.1 工程设备安全技术不完备

石油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虽有着高收益,却也是一种高风险的存在,对于设备质量的要求是极高的。技术设备的不完善、不专业,就会造成工作失误、人员伤亡等一系列问题的发生。特别是钻井工程,其过程容易发生井喷或者失控井喷,如果工程设备安全技术不达标,极容易造成火灾或者爆炸。

2.2.2 事故预防措施不完善

石油钻井过程中,容易发生的事故有坍塌、坠物、井喷、爆炸等,可能造成人员的伤亡,这些都是由于企业事前的预防措施不到位;而逃生线路不通、人员引导不顺等,是由于企业在事故发生时的逃生疏散工作没有做好。

2.2.3 安全意识较为薄弱

石油工程的作业工人安全意识淡薄也是造成风险增加的一大主要原因。首先是“经验意识”,不少工龄较大的工人,以为凭借着自己所谓的“经验”可以保证事故不发生或者事故发生时安全逃出,这种侥幸心理给工人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其次是当灾难到来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人员失踪、部分人员伤亡等现象,某些人不服从管理人员指挥等偏激行为导致事故扩大。

3 石油工程安全管理措施

3.1 责任到人的安全管理制度

在进行钻井过程中要不断完善各类安全管理制度,对有风险隐患的工作部分,必须要设立安全管理员,该职位由相关领导人员担任,落实责任到人制度,做到奖罚分明,对于出现事故的工段,必须严查,对没有严格落实相关制度的管理人员进行严厉的处罚。对于部分在事故处理中处理得当、有效落实相关制度的要予以奖励。责任到人制度切实结合钻井过程中的诸多危险要素,这样才能够有效的降低钻井过程中的风险发生概率。

3.2 引入科学体系,降低风险概率

HSE体系是一种先进的管理体系,可以提高石油钻探企业的安全等级,确保钻井工作安全、高效的进行。此体系对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进行了预估,并制定了相应的方案。一旦发生事故,迅速进行响应,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善后工作。除此之外,该体系还可以保证钻探企业的污染程度被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保证了企业的环保性。通过使用合理的技术手段,将钻井时的风险程度降到最低,并确定施工中的防范方法,严格执行风险管理相关条例,力求消除所有隐患,平安完成钻井任务。

3.3 安全管理人员水平提升

动工必须有安全管理人员在场,保证对过程安全的全程监控。如果有危险因素出现,一定要立即处理,用以预防大规模事故的发生。安全管理人员需要定期的进行安全管理培训,主要包括:风险要素识别;客观可能导致危险的环境评估,例如大风、高温天气;设备检查中发现的设备故障等。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本位的思想培训,对于可能存在问题的工序一律不开工;对于疑似风险的部分,一律按照風险因素处理。安全管理人员应做到安全第一,生产高效的管理。

总之,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石油工程的不断改革发展是工业化前进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石油作为不可再生资源,石油工程也因此具有特殊性,且中国石油工业起步较晚。所以,正确地对石油工程的风险进行识别,并加以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是当今石油工业发展路上刻不容缓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杨勇. 石油工程井下作业修井技术现状及工艺优化[J]. 中国化工贸易, 2019, 11(21).

[2] 王洪昌. 石油工程井下作业修井技术现状及工艺优化[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8, 038(021):178-179.

[3] 王剑杰. 新时期石油工程井下作业修井技术的工艺优化[J]. 中国化工贸易, 2018, 10(03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