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森林病虫害防治对林业生态环境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5
/ 2

探究森林病虫害防治对林业生态环境的影响

沈素连

乌拉特前旗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 014400

摘要:近年来,社会的不断发展,引发各种自然资源的消耗,同时环境污染也愈发严重,各种自然生态环境问题凸显。森林病虫害问题已成为了阻碍我国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因素。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开始意识到了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与此同时,国家也针对森林病虫害防治问题给出了各种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政策和措施,加强了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想要提升防治效果,应该科学合理地选择防治方法。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防治;林业生态环境;对策

一、森林病虫害对森林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

由于受自然生态环境客观因素的影响,使森林在生长过程中出现病虫害等问题,而病虫害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妥善地处理,就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极为严重的损害与不良影响。林木占据着森林资源总量的绝大多数份额,病虫害的出现会对林木生长造成最为直接与深远的影响。病虫害种类繁多,不同的地域自然环境中会出现不同的病虫害问题,以武川县为例,油松、华北落叶松是该地区主要的林木资源,所以当地常见的病虫害为落叶松叶蜂、落叶松鞘蛾、靖远松叶蜂等,而且这些病虫害的传染性、潜伏性较强,并且会给森林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病虫害的传播非常广泛,这会对自然区域范围内的林木植物生长造成破坏,而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核心构成部分,林木一旦被破坏,就会打破森林生态的平衡,这不仅会直接威胁到林木资源本身的经济价值,对当地的生态旅游发展造成阻碍,还会对当地环境产生不可忽视的危害性。因此,国家、社会以及相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保障森林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二、森林病虫害产生的原因分析

1.人工林面积大幅度增加

国家近年来开始积极致力于营林造林等工程的推进,而这样的工程建设虽然扩大了森林的覆盖面积,提高了苗木的存活率,但大部分的人工林栽植使得林木的结构非常单一,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树木对病虫害等方面的抵御能力。林区内所种植的树木都会成为病原体的易感树种,而如果在此过程中没有做好相应的隔断和防治措施,就会加快病虫害的传播速度,进而造成大面积感染。

2.过度依赖化学防治

以往,在面对森林病虫害时,大部分人都会倾向于采用化学防治的方法,这是因为化学防治方法达到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加上化学防治并没有很高的技术含量,所以其一直以来都是森林病虫害的主要防治手段之一。但是,如果过度依赖化学防治,势必会给林区及其周围的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不仅如此,化学防治手段在灭杀相关害虫的同时,会杀死有益微生物,因此,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角度来看,化学防治并不是最好的选择。除此之外,如果林区的病虫害问题已经十分严重,工作人员会配备浓度更高的化学药剂进行防治,长此以往,不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和破坏,还会使一些虫害产生较强的抗药性,进而影响最终的防治效果

三、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森林病虫害防治有效对策

    1.提高防治意识,加强技术普及

随着森林病虫害的日益严重,需提高对林业技术的认识,同时也要加大宣传,从源头上控制森林病虫害。重点在于优化苗木生长条件,选择土壤肥力较好的区域进行种植,并对幼苗的温度、湿度进行控制;调查每年降水量,保证幼苗生长要求,强化森林病虫害防治,减少病虫害发生概率。

2.加大力度开展森林养护工作

首先,需要参与养护工作的人员预先对养护区域的土壤开展全面检测工作,结合种植幼苗与病虫害的生长特点,改善土壤条件,通过有效调整土壤的理化性质,抑制病虫害的滋生,为幼苗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若实际面对的森林养护区域存在杂物,为了避免其对幼苗的生长造成限制,相关人员应及时开展土地翻修工作,全面清除杂物,采用该举措可以为树苗的健康生长创造良好条件,还有利于切断病虫害的传播,同时便于后期开展树木养护工作。其次,幼苗成长期是树木生长的关键时期,需要对该阶段的养护给予足够重视。为了保证幼苗养护效果,需要对幼苗的生长环境进行动态化监测,准确判断幼苗生长所在区域的土壤养分,评估其中所含有的营养物质是否有利于促进幼苗的健康生长。此外,相关政府部门还应对森林养护工作给予较高的重视度,并且提供相应支持,针对此方面出台相应政策,通过大力宣传,使人民群众对植树造林的重要性有更为明确的认知,同时对此给予相应的资金投入,实现资金的合理分配,丰富树木的种类,对林业种植提出严格要求,促使森林养护工作能够持续、稳定推进。针对参与森林养护的工作人员,应对其定期开展培训工作,通过培训丰富其专业知识储备,提高森林养护技术的应用水平,充分保证树木养护工作开展的合理性,持续提高人员的专业素养,这对提高地区的植树造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3.完善相应管理制度

为保证森林病虫害防治系统的真正落实,林业部门应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利用完善的制度确定部门间的职责,此做法是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根本措施。同时,在实际的防治过程中,林业部门可以将责任落实到个人,通过对具体人员的管理而实现森林防治的需求。对此,林业部门应该结合实际防治情况,将各工作人员的职责细化,并定期开展巡查工作,对于失误的人员进行严格处理,努力提升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4.建立病虫害预测报警机制

为改善森林环境,提升树木成活率,加快其生长速度,及时发现快速传播中的病虫害,林业部门必须主动和国内专业院校、技术研发机构合作,吸纳可用技术资源,建立覆盖整个森林的超前预警机制与观测体系。采用较为科学、合理的远距离观测法与近距离采样法,提升对病虫害预测的精确度,找出病虫害产生与传播的原因,从而降低病虫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为保证预测精确度与超前性,技术人员可使用多种技术设备与计算机系统,构建契合实际情况的数据采集体系,通过安装在森林中的观测设备与远程探测仪器,搜集具体相关信息,找出更多可利用数据,专家团队可基于森林环境观测数据建立森林生态模型,选用合理预测方法,对可能出现的外来病害与原生性虫害进行防治。

    5.科学造林,严格检疫

由于人工林的面积较大,且树种的结构较为单一,因此,为了使其能够拥有原始森林各个方面的能力和作用,就应积极推进科学造林。通过树种的混合搭配,开展严格的检疫工作,以最大限度地减轻病虫害的影响,同时在此基础上阻挡外来物种的入侵。除此之外,在病虫害防治工作推进的过程中,还应遵循“防大于治”的原则,并通过监测工作的积极开展,以及预警信息的全面落实,了解林区内病虫害的相关情况,以提高防治工作的针对性,进而通过科学的判断和各项措施的施行,确保病虫害的防治效果。而在制定相应的防治方案时,还需要做好树木营养补充等方面的工作,以提高树木抗病虫害的能力,不给病虫害可乘之机。

结语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要高度重视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更切实可行的防治对策,不断地优化和完善防治体系和评价机制,并且在实践过程中充分落实,从多个方面协同推进、融合发展,以此推动森林病虫害防治取得综合效能,为推动林业生态环境实现更加良好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冯东红.林业病虫害发生原因及无公害防治的措施初探[J].农技服务:林业科技,2017,34(14):102.

[2]方芳.森林病虫害防治对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及对策[J].现代园艺,2019(05):160.

[3]雷莉.浅析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森林病虫害防治[J].种子科技,2021,(21):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