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建筑电气供配电系统的设计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5
/ 2

智能化建筑电气供配电系统的设计研究

赖晓波

450321198708307015

摘要:在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智能化建筑的数量快速增加,在优化居住体验、降低运行成本等方面展现出了突出优势。对于民用住宅建筑来说,大多选用10kV变配电系统,如何进行电力分配以及保障用电安全,成为智能建筑供配电系统设计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通过负荷计算结果进行负荷分级,在此基础上选择相应规格的变压器、备用电源与继电保护装置,并推广使用配电自动化系统,对优化智能建筑的使用效果有积极帮助。

关键词:智能化建筑;变压器;电气供配电系统;继电保护

引言

传统的建筑电气设计工作已经无法满足于当下要求,低碳背景下对建筑电气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供配电系统是建筑电气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予以高度重视,不容忽视。为贯彻落实节能减碳政策要求,在实施建筑电气供配电系统设计的时候,应当有效融入低碳理念,结合实际情况合理搭建供配电系统,不断地优化电气系统方案,从多方面来进行严格把控,选择适宜的电气设备型号和配电线路,从而保障建筑电气供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满足节能减碳标准要求。

1高层建筑电气工程供配电设计的特点

高层建筑具有建筑高度高、供电距离远的特点,故应充分考虑建筑的供电半径。高层建筑中,照明、空调、电梯、给可排水等设备较多,用电量很大,对供电的可靠性要求高。由于建筑高度高,人员密集,设备多,高层建筑本身火灾隐患较多,因此,对消防要求也很高。

2智能化建筑电气供配电系统的设计研究

2.1安装灯具插座

在供配电体系的插座与灯具安装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前期合理布孔的具体位置,安设灯具开关盒需要控制部位间的偏差低于0.5m,此外在进行成排灯具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控制开关盒的安装部位偏差控制约0.5cm,并确保门框边距与开关盒之间大约间隔180cm。在安装插座过程中,应以此工程项目的现浇梁板具体薄厚程度,更合理的确定吊扇钩所在位置,并控制圆钢内部直径约36cm,在完成灯具插座安装作业后,及时拆除吊环与模板,并对吊钩作防锈处理,保证其使用正常。

2.2断路器选择

如果供电线路出现故障,比如出现过载、电压失衡、短路等问题,为了保证线路安全需精准判断故障位置,确保其余电路可稳定工作。在处理故障的过程中需用到开关设备,确保开关动作的及时性及灵敏性。但是,供配电系统中需使用专业的开关,也就是断路器。相对高层建筑供电线路,需采用低压断路器。为了让低压断路器稳定工作,同时让短路电流得到精准的数值,需在确保额定电压和电流的前提下计算出短路电流,以此判断断路器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低压配电系统中,低压断路器是十分重要的涉笔。常规而言,低压断路器既可以作为保护电路的开关,还可以作为控制电路的电动机。低压断路器具有价格低廉、操作简便的特点。低压配电器包括万能式、塑壳式两种类型。本工程低压断路器的选择及设计如下:低压主进线和母线连通等核心馈线开关位置选择空气断路器,剩余部分选择塑壳断路器;三相线路使用塑壳断路器,单相电路采用微型断路器,如照明及插座线路选择微型断路器;低压系统设计为单母线分段模式,让其和变压器分列工作,相同低压配电房内部配置两台变压器,这两台变压器之间使用母联开关控制;主进线和母联开关需具备手动自复位功能;发电机组和市电电源之间通过机械连锁互投的方式避免并列运行,发电机电源使用自动转换开关,让其和低压母线连通。

2.3科学计算电气负荷

在设计建筑电气供配电系统的时候,要重视电气负荷计算,不同阶段的计算方式有所不同。电气系统方案设计阶段,可通过单位指标法来进行电气负荷计算,以准确了解变压器的数量、容量。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阶段,则可使用系数法来计算电气负荷。单位指标法指的是根据技术措施文件中的典型场所经验,来明确用电指标,然后根据建筑面积估算项目所需要的用电容量、变压器装机容量。

2.4配电自动化测控系统设计

测控系统的功能是监控配电自动化系统中配电开关、配电变压器等重要设备的运行工况。根据安装位置的不同,可选择的测控装置也不尽相同,例如安装在开闭所上,使用DTU(开闭所测控系统);安装在配电变压器上,使用TTU(配电测控系统)。本文研究的住宅小区,开闭站测控系统位于开闭站中,可用于监测母线电压、有功功率等重要电参量,以及发挥继电保护、断路器控制等功能。开闭站测控系统的核心元件是RCS-997C通讯控制机,负责完成测控数据的处理以及通信数据的传输。前端测控装置PDM-850E,被安装在开闭站的高压开关柜中,除了用于测量电参量外,还能发挥控制、保护的作用,保障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可靠运行。

2.5照明灯具的选择

照明系统设计过程中需对灯具进行合理选择,灯具选择中需考虑功能、效率、经济及能耗。首先,选择照明灯具时需保证灯具的功能性,如果一味追求节能可能让其功能不满足使用要求。不同雷幸福灯具均需要发挥出自己的功能,让照明系统设计的有关电气参数达到设定要求。其次,照明设备的搭配需科学合理,让其保持最大的效率,提高灯具使用率。如果照明设备搭配不合理很可能导致电能被浪费。对此,照明系统设计时需选择高效节能的灯具,在灯具调试过程中需合理布局,发挥灯具的照明效果。其三,灯具选择需具备一定的节能效果,但市面上节能效果最佳的灯具成本较高,不具备较高的性价比。建筑电气设计过程中,不能为了节能而超出预算,需结合实际情况做到节能与经济性的权衡。最后,节能作为建筑照明系统设计的重中之重,也是国家发展的核心课题,在选择灯具时需在预算允许的前提下选择节能型灯具,利用好室内的自然光线,最大限度减少电能损耗。

2.6接地设计及防雷设计

(1)接地设计中,要保证线路的稳定运行,还要提高安全性。可以采用直接接地的方式,但是,不同电气设备采用不同的保护方式,选择方式上也会存在差异。接地包括两个系统,保护接零系统与保护接地系统。此外,进行供配电线路接地设计的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到工程实际,确保接地系统对建筑环境有良好的适应性。只有这样,才能将导线使用量控制在最小,避免出现严重损耗的问题。(2)对供配电线路进行防雷设计的过程中,主要需避免雷电天气影响供配电线路正常运行。所以,在设计供配电线路的时候,要高度重视防雷设计工作。一方面,要充分考虑雷电效应并针对性设计,主要的应用方法是将接闪带或者接闪杆安装在建筑物的顶端,而且要增强雷电的屏蔽效果、分流效果以及耦合效果。只有这样,才能使得防雷设计获得良好的效果。与此同时,要从实际出发,减小感应电压,必要时做好屏蔽工作。通过耦合效应,当发生雷电时,供配电线路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另一个方面,接闪带安装完毕,就要及时安装接闪杆,安装效果直接关乎防雷系统的功能及运行质量,以便雷电发生时,将电流导入大地,保证各种类型的电气设备正常运行,安全系统处于稳定状态,防止产生异常现象。

结语

应当合理选择用电设备,优化设计电气系统方案,需保持负荷平衡,满足供配电系统运行标准。可通过有效措施来提高电气供配电系统功能,降低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损耗,起到有效的节能作用。

参考文献

[1]彭颖杰.高层建筑电气工程供配电系统设计研究与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21(07):22-23.

[2]刘大用.高层建筑电气工程供配电系统设计研究[J].智能城市,2018,4(16):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