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市政工程管理提高市政工程质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4
/ 2

加强市政工程管理提高市政工程质量

顾伟伟

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城市管理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摘要:施工管理工作的好坏与市政施工企业的长远发展紧密相连,它涵盖范围较广,在市政施工单位中具有很重要的位置。所以,市政工程相关管理工作人员要不断的加强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工作,保证其可持续发展。本文着重阐述了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管理方法,主要对施工前期以及施工阶段的管理进行分析。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前期管理;施工阶段管理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建设也在不断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审美观念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市政工程不再满足于它的实用性,而进一步向功能性、美观性、文化性方面发展。在城市中进行游览、休闲活动的人群,大部分活动空间都是在附属工程上,例如,人行道、步行街、休闲广场等等。这就要求设计、施工人员不仅要搞好主体工程的设计、施工,还要加强对附属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质量控制,才能给城市的人们一个美丽、通畅的活动场所。

1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概述

1.1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基本内涵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是一个复杂精细的机械体组件安装过程。主要包括设备采购、安装调试、竣工验收、设备能正常运转、系统生产以及后期维护等一系列步骤。而施工管理则是在该工程的实践运转过程中,由一系列具有管理职能的模式化程序所构建的一整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维持整个作业系统良性、协调运转的执行处理方式方法的集和。

1.2当下国内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格局现状在当下日新月异的市政工程施工产业整体变革的大潮下,新科技、新技术的不断衍变、提升,又进一步地扩展了产业规模发展的新模式和新途径,以市场为导向,保持敏锐的市场嗅觉,掌握最前沿的产业信息,针对性地推进产品升级和渠道经营,才能使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化大战中取得主动迎战的姿态。而伴随着国内经济的市场化逐渐确立,以及近年来在加入世贸以后,开始直接面对世界资本市场的冲击,原有的封闭型、“家长化”、行政命令式的管理已经显得腐朽不堪。一些依赖行政指令生存的企业迅速被市场化大潮淹没,而另外一些侥幸存活的企业也处在朝不保夕的尴尬地位。令上述这些雪上加霜的更是市政工程规模的迅速扩大所带来的原材料成本增加,这使得原本就在基础生产上资金投入匮乏的小企业捉襟见肘,更无法顾及软件式的施工管理,从而马上产生了一些列多米诺骨牌式的恶性循环影响。

2.关于我国目前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集中问题与应用解析

为了确保市政工程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针对市政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环节,进行剖析,以解决问题,实现市政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2.1旧式管理方式思维落后,单一封闭,拒绝接纳施工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工艺技术。它不利于整个市政工程的施工管理进程的优化,为了确保实现施工管理的质量效率,需要彻底改变封闭落后的管理思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企业内部相关人员汲取优秀的管理文化,实现市政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2.2施工管理机制的不规范性。要不断优化施工工程的综合管理,它是整个施工工程的重要环节、关键部门。为了确保施工工程的综合管理,需要从基础做起,逐渐完善整个施工工程的管理体制。

2.3 材料质量的管理

要想提升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强化对材料的质量管控极为关键。在选取材料时,应当安排工作人员开展实地考察工作,按照施工设计方案,来确定选取何种类型与规格、多少数量的材料。并且,还要对市场材料进行深入调研了解,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基础上,尽量选取质优价廉的材料。

2.4 机械优化管理

提升市政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也需要在机械化作业期间,对机械实行优化处理。在实际的市政工程施工作业中,机械设备的使用是十分关键的,通常需要借助外力作用来发挥加固的效果,借助机械设备来对项目施工加以优化处理,以取得更好的施工效果、加快施工进程。在选取机械设备时,应当按照项目规模与现场环境特征来加以合理选取,让设备在实际运用时效率更高、操作时更为便利,进而大幅提升了市政工程的整体质量。

2.5 科学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机制

长久以来,市政工程施工作业中均具有施工管理机制不完善的问题,提升市政项目施工管理水平通常可从下述几方面着手:其一,在实行市政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时,相关管理工作者需要尽可能地前往施工现场对各项细节问题加以详细检查,从而确保监管制度得以确切落实到位,充分发挥其监督管理的作用,让施工管理工作可以严格依照管理机制进行。其二,加大对工程施工管理人员的检查力度,通过合理措施强化对现场施工管理人员日常工作的约束性,进而提升其工作水平与质量,防止技能水平不够、责任心不强的管理人员参与到工程管理活动中,促使市政工程项目取得更为优良的质量管理效果。其三,制定科学、完善的责任机制与质量评价制度,促使施工管理人员的个人水平可以被充分地展现出来。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施工企业只有多加注重对施工管理机制的优化改进,使其贴合实际施工需求,才能充分保障市政工程整体质量得以有效提高。

2.6减少管理过程形式主义

施工管理人员对于任何一项工程的施工作业而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市政工程也不例外,只有当施工管理人员高效率、高质量地处理好相应的管理工作,才可以有效确保工程施工活动始终处于稳定且有序的状态下推进。一方面,施工管理人员需要从自身出发,严格约束自身行为,作为工程施工人员的榜样;另一方面,施工管理人员必须尽可能地防范安全隐患的形成。此外,管理人员需要按照“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来开展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工作,促使市政项目能够安全、顺利地开展。

2.7建立施工质量安全责任制

因为实际市政工程中存在部分企业过于忽视安全防范工作,从而导致各种施工安全事故频繁出现,不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同时还导致工程无法按期完成。需要依照质量管理机制的各项要求来创建安全责任制度,根据不同的层级、对象与部门,为各位工作人员划定责任,进而让施工单位成为一个责任与职能层次明确清晰的质量责任体系。基于对安全责任制度的落实到位,能够大幅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施工单位还需要创建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由此部门的成员负责进行专业检测,预测估计每道施工流程中可能发生的施工问题,然后把施工期间的质量与安全责任确切地落实到每位工作人员身上。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市政项目的施工活动中,加强施工管理工作可以显著提高工程质量。当前,国内在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方面的问题严重阻碍了其进一步发展,给工程质量的把控造成了诸多阻碍。为此,在今后的施工管理活动中,相关施工单位必须从管理思维模式着手,积极融入新式管理理念、改进管理制度、增强过程控制力度,确保施工管理工作实施的有效性,以此促使我国市政工程取得更为良好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褚任重.浅析市政工程施工中的质量影响因素和质量控制要点[J].建筑与装饰,2019,(4).72,74.

[2]覃晓娜.探析市政工程施工技术优化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9,(14).7-8.

[3]全默男.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36).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