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患者血液净化护理需要注意什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2
/ 2

肾病患者血液净化护理需要注意什么

王晓艳

四川省广元市中医医院 重症医学科 四川广元 628000

肾病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近年来,由于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的改变,肾病发病率逐年增加。血液净化是治疗肾病的常用方法,血液净化把患者的血液引出身体外并通过一种净化装置,除去其中某些致病物质,净化血液,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血液净化应包括: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灌流、血浆置换、免疫吸附等。血液净化可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但血液净化操作中存在一定风险隐患,需临床护理人员具备较高专业能力,并重视血液净化中的护理干预。

1、心理干预

情绪是一种心理活动,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需要的态度体验。由于肾病患者对自身疾病相关知识不足,往往担心自身疾病、康复效果,从而诱发焦虑、抑郁等情绪。而不良情绪则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敏感,反而会加剧焦虑、抑郁等心理,形成恶性循环。当前,肾病者存在的焦虑、抑郁情绪是影响临床治疗、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对此,护理人员应结合患者家庭背景、文化背景来进行,向患者讲解常见问题、治疗过程、治疗时的注意事项,使患者处于放松及舒适状态,更好的面对疾病及治疗。对于肾病者心理状态的护理,护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到患者早日回归社会重要性。同时鼓励患者家属多与患者沟通交流,让患者感受到温馨及安全,减轻社会压力,使得患者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提高战胜疾病的自信心。

2、健康教育

由于肾病患者对自身疾病缺乏了解,作为护理人员,可为患者开展肾病相关的授课活动,充分利用纪录片、动画及幻灯片等,通过生动形象及科学易懂的方式,让患者讲解肾病的相关知识,使患者充分认识到肾病发生的相关因素、药物治疗、运动疗法、注意事项等。

3、并发症护理

常见并发症有凝血、血压过低、出血。对于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在治疗时,应严格监测系统压力值,动静脉壶是否有血栓形成,并做好记录。一旦出现分离器及灌流器有凝血现象,应对患者结束治疗。若患者动脉压较低,产生血泵抽吸,血流量不理想情况下,可采用20ml注射器来回抽导管,调整导管位置,保证导管通畅性。准备500-1000ml血浆来纠正血压,其凝血或者发生严重过敏反应,应放弃血浆量。抽血复查患者肝功能指标及凝血与功能,观察患者是否有出血现象。并常规留置导管,观察导管内是否有渗血、出血现象,确保局部干燥性,每日换药1次。若敷料内出现渗血,应立即更换敷料。观察患者伤口皮肤颜色变化,一旦有异常应上报给临床医师。在用药期间,观察体温波动情况,以免患者发生感染。

4、皮肤管理

每日擦洗患者身体,尤其是受压部位的皮肤,确保皮肤干燥及清洁性,增强患者皮肤抗摩擦力。对于皮肤干燥或者脱皮屑者,可采用凡士林或者润肤膏,从而保证患者皮肤的正常生理功能。也可采用赛肤润含有人体必须的脂肪酸、硬脂酸、茴香,可在患者皮肤形成脂质保护膜,进而改善皮肤的微循环,缓冲摩擦力,限制皮下水分的流失,从而加速表皮细胞的更新,进而预防压疮发生率。也可采用透明服帖来预防压疮。

5、体位护理

定时更换体位,每2小时翻身1次,30°角侧卧位最好,将床头抬高低于30°。为了有效减少压疮,应严格实施2小时翻身制度。患者股静脉置管尤其是置管位置不好,可使得肢体位置较固定,由于不能随意更换体位,增加压疮率。因此,鼓励意识清醒患者让置管对侧的膝关节屈曲,脚踩在床上,股部用力,以免被动翻身导致置管转动。

6、保暖干预

由于血液净化治疗中热量极易丢失,可能因为容量滤器、较长的血液回路导致患者热量流失。还有另一原因是患者治疗中液体的不断输入,也会降低患者体温。长时间的体温降低,进而减少皮肤血流及皮肤组织的供氧状态,增加了压疮发生率。因此,可采用置换液加温方法或者温毯机对患者进行复温。也可对回输段的血液进行加温,预防体外循环热量的丢失。护理人员也可连接加温管,根据患者体温情况,适当增加盖被,保证患者身体温暖。同时,应动态监测患者体温,保证室内温度在24℃左右,以防低温下降引起压疮。

7、减压干预

压力是压疮产生的重要原因,故要求临床应做好减压护理。合理采用减压用具,如使用交替性的电子充气床垫。对于医嘱绝对禁止翻身的患者,应每小时采用手掌深入臀部、背部等部位,其足跟用靠背或者废弃的3L生理盐水来腾空,进而改善患者皮肤血液循环,增强皮肤抵抗力。实施压疮监控前,股静脉置管者常规约束置管前的肢体,对于约束部位淤血疼痛情况,应选择合适的体位或者防压垫,降低压疮发生率。

8、大小便管理

血液净化患者容易大小便失禁,在受到摩擦力及剪切力时,容易发生压疮。因此对于频繁腹泻及大便失禁患者,在清洁皮肤后可在肛周涂抹鞣酸软膏,并采用结肠造口袋来引流粪便。

9、营养干预

由于血液净化治疗时,患者机体活动受限,对食物的摄入量减少,其营养无法满足机体需求,增加了受压部位压疮的发生率。因此,血液净化期间,清醒的患者机体活动量受限,往往对食物需求量较少,使得营养无法满足机体需求,增加了受压部位压疮发生率。可让患者家属准备温凉的食物,根据患者口味来调节食物。对于意识不清晰患者,且无法经口进食患者,可选择肠内营养,选择适合的肠内营养乳剂,在胃管内滴注泵泵入50ml/l,持续16-18小时,每日间隔6-8小时。护理人员在评估患者时,根据血清白蛋白数量了调整营养状况。通过确保全身营养支持,提高患者皮肤屏障功能,进而预防压疮。

总而言之,肾病患者在血液净化治疗时,应重视心理干预、健康教育、并发症预防、饮食干预、大小便管理等护理干预,从而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亚南,李晓丹,宋文文.基于移动护理的沟通系统对慢性肾病血液净化患者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2,19(13):1955-1960

[2]蒋良,波袁芳,谯亚莉. 肾病患者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应用流程管理对护理缺陷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 养生大世界, 2021, 000(002):P.82-85.

[3]张文东,周宁颖,周清华,王翠珍,陶明芬.不同血液净化护理模式对尿毒症患者净化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019(019):127-130

[4]刘钰,张杰.血液净化综合护理对肾病综合征难治性水肿患者水肿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27):15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