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2
/ 2

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策略

刘占平

库车市第五中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库车市  842000 

摘要:有效提问目前作为教学实践中的一种手段,能促进师生间的有效交流,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其也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促进示生有效沟通的重要手段。本文对有效提问的实践行为进行了研究,对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对有效提问的策略进行了实践探究。希望此研究能够为广大初中数学教师提供一些帮助,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提问;策略

引言

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在积极的思考状态下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和应用知识。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有效激活学生思维,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方向,使学生的探究更具有方向性和目标性。

1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实践意义

1.1有利于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一般情况下,教师会直接通过成绩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但学生在考试期间容易受多种因素影响,无法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而教师在课堂中通过有效提问可以在问答互动间了解学生的数学知识储备情况以及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内化情况。甚至教师还可以在交流期间了解学生对数学的态度,方便自己进一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另外,在进行有效提问期间,师生关系会发生变化,学生会看到教师不同的一面,会变得敢于向教师提问,敢于在课堂中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改变课堂氛围,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1.2有利于师生间的互动、沟通

初中数学教学中,由于受教育体制影响,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依然盛行。教师的教学地位要高于学生,师生之间仅仅依靠“教育传播—接收知识”这样一种关系进行维持,学生处于相对被动的状态。久而久之,学生的积极性受到严重限制,很难阐述个人对新知识的理解和看法。而采用有效提问的教学方法,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原有的师生关系,教师摇身一变成为课堂环境的构建者,以及教育教学的引领者,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被承认、被提高,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所有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都是以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行为规律为依据进行安排。有效提问的运用,让学生摆脱了传统的教育枷锁,解放了固有的思想和行为,师生彼此的问答交流日益频繁,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身心建设,学生感激着教师的关怀与爱护,师生双方为打造充满和谐与智慧的现代化数学课堂共同奋斗着、努力着,在如此的条件环境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将成倍增加。

2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实践与研究

2.1抓住兴趣点进行提问

初中学生的学习动力大多来自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进行课堂提问,需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点设计问题,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如果所提问题不能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学生也就不会主动地去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更谈不上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才能使学生进入良好的探究状态,开阔知识视野.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提出问题时,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在学习《平行线及其判定》一节时,教师为了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平行线的概念和内涵,列举了生活当中两条平行线的事物,这样学生可以通过生活中的事物来理解数学概念,并且生活中的事物具有直观性,学生可以通过生活中的真实物品或现象来理解相对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定理等,学生可以感受到数学是来源于生活的学科。由于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也会热情地投入学习。所以,教师为了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平行线概念,提高教学直观性与探究性,使学生能够联系生活来梳理和列举更多生活中有关平行线事物与现象,并且以此来加深对平行线的认知,为以后平行线的判定定理的学习打好基础。

2.2合理把控提问节奏,保持问题逻辑严密

好的提问节奏控制是推进课堂教学环节高效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为了保持课堂教学环节的连贯性与与完整性,需要从问题的针对性和提问时机入手,进行有梯度、有节奏的课堂提问。首先,从问题针对性而言,提问内容要立足于知识点本身,不能脱离教材主题,要有难易之间的层次性和内容衔接上的一致性和连贯性,保持问题设置与实际教学需求相结合;另一方面则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和思维发展水平,使课堂提问既能够满足对优秀学生的思维点拨与知识教学,又能够兼顾大部分学生的主体需求,保持课堂提问的整体效果达到预期教学目标要求。其次,在提问时间的把控上,教师要采取灵活的方法,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动态把握,明确何时应提什么问题,在何种情况下可以进行启发诱导,保证每一个问题都出现得恰到好处,合理规范的对课堂教学环节进行有效把控。

2.3注重提问的延伸性,增强学生逻辑思维

初中生的思维十分活跃,他们热爱探究新事物、感受新变化。以往的数学教学中,由于教学模式和理念的影响,学生在学习中过于被动,思维能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束缚,因此在日常的小测验或考试中,许多学生只是按部就班地解答问题,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为此教师让学生在“一题多解”的问题设计中领悟知识、发散思维,增加提问的延伸性、扩展性,加强学生在数学领域中的创新意识。比如设计提问:“两个接近的偶数相乘,结果为224,求两个偶数的值为多少?”这类问题看似复杂,其实它的解题思路有很多种,可借助以往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进行解答:设小偶数为X,大偶数即X+2,X(X+2)=224。这类解法学生普遍会用,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方法。再比如,还是以两个连续数相乘为引,但将“偶数”换为“奇数”,引导学生观察其中的变化。也可采用画图形的方式表达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总之,延伸式提问有利于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结束语

课堂提问是促进学生产生探究动力的重要教学方式。教师要深入研读教材,设计针对性的问题,增强问题的趣味性、目标性和民主性,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崇洁.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实践研究[J].读写算,2021(1):51-52.

[2]王继花.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技巧[J].文理导航(中旬),2021(1):22-23.

[3]崔建鹏.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及其实施策略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20(52):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