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核心素养 玩出高尚品格—以二年级下册《我们好好玩》为例探讨《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2
/ 2

立足核心素养 玩出高尚品格—以二年级下册《我们好好玩》为例探讨《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刘群英

东莞市虎门镇大宁小学   广东省 东莞市   523930

摘要: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道德与法治》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课程。通过《道德与法治》学习,使学生在思想上具备明辨是非对错的能力,在行动上具有正确的行为准则。由此可见《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养成道德核心素养的主战场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学要立足学生道德核心素养,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核心素养,使学生成为有高尚道德品质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  核心素养  教学策略  生活化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在2018年5月,习总书记同北京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上提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版也规定:本课程要体现国家意志,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由此可见《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养成道德核心素养的主战场。《道德与法治》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即概括起来就是正确的政治认同、高尚的道德修养、正确的法治观念、健全的人格和责任意识。如何在《道德与法治》课堂这个主战场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其成为有高尚道德品质的时代新人呢?下面就针对这个问题,对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一、《道德与法治》课存在问题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是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认识人要遵守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并把学到的这些要求落实到实际生活中。但现实是学生在课堂学的是一套而到了家庭社会做的又是一套学生的思想言行不能真正做到知行统一。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家庭教育的矛盾

道法学习只是学校生活的一部分,在学校学的道德标准、行为准则需要在家庭中实践但有些行为准则却很难与家庭教育观念形成一致。如:道法课上学到的是,如果同学之间发生了矛盾,要讲道理分清是非,以理服人,互相道歉。而有些家长则教育孩子,如果别人打你,你也要打回去。还有如:课堂学到的是爱护环境,要讲卫生,不随手乱丢垃圾。而有些家长却往车窗外扔东西,走在路上随意丢东西,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父母的教育方式与道法学习的处理问题方式产生矛盾影响了学生正确是非观念的形成

2.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实际行为的矛盾

道德与法治教材改革后,课程变得内容丰富,每个版块都以孩子熟悉的生活场景呈现。但在教实践中老师却照着书一个版块一个版块的读读一问一答完成一个教学任务。学生从本性上不能受真正的教育,不能把学到的用到实际生活中,这就形成了知、行不能统一的问题。他们在思想上知道该怎么做,但实际行为却有很大反差。如学生知道乘车要让座的道理,但在实际乘车过程中,很多学生能真正做到让座。还有如:“红灯停,绿灯行”。小学生在课堂学到的是“红灯停”,可看到的却是有些人看红绿灯照样过马路,甚至有些大人还拉着孩子闯红灯,此时小学道法上讲的同真是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却不一样学生的道德规范认识产生严重怀疑,不能形成正确的道德是非观

二、《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策略

针对上述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自身的生活实践,设置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教学手段,让小学道法课教学生活化,在教学中,课堂上与学生共同参与学习活动外,还根据课程的特征,设置家庭活动、社会活动。学生在各种生活中多能感受到道法的知识,这样开放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喜欢学习在学习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真正使学生核心养得到提高。

(一)课堂教学生活化

《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很思想性的课,课堂上很容易讲得枯燥无味课堂死板,毫无生气,老师问一句学生答一句,这样就造成学生课堂明明白白,可是离开课堂就忘得干干净净,一节课下来,心里没起一点浪花,思想没受到一点感化。因此,改进课堂教学模式,让课堂教学生活化,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学有所获,思想才能得到提升。

1.生活情景再现

道德与法治教学不能照着教材照搬照学 ,不能只是看着教材内容读一遍。现在的道德与法治课本 ,编排已经变化很大 ,给我们设置了一个个鲜活的生活场景。教材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5课《 健康游戏我常玩》,先设计了第一个生活场景“什么游戏我常玩”, 教学中要以教材为依托,在教材创设的情境中渗透思想道德的知识。如“游戏诊断会”板块是情境玩游戏,并说说喜欢的原因。引导学生得出游戏要玩有意义的,安全的游戏,培养了学生的健康生活态度,从而健全学生的人格。

  1. 课堂变真实生活

在课堂教学中可把课堂内容变成学生真实的生活情景进行教学。教材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5课“选个游戏玩一玩”,这课就很好的让学生在真实生活中使自己的思想得到洗涤, 使自己的行为得到规范。 课堂中进行游戏活动 ,学生自己制定好游戏规则, 还可以自行创意游戏。

如设计体育运动的游戏活动,让学生根据各自的体育爱好自己分好组,学生共同制定好玩的规则,还有注意事项。你看,就组织一个玩的游戏,就能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生命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如果在玩中与同学发生了争执,让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还能培养学生的是非观念,自我情绪管理能力

(二))课堂延伸生活中

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要扎根在心中,不是一朝一夕,课堂上说教就能实现的,往往是在生活中得到多次时间,甚至是在多次矛盾冲突中,道德之花才能生根发芽的我们的教学不能只是要求学生只能怎么做,不能怎么做,而是要让学生像小马过河一样,要亲自去生活中检验自己获得的道理是不是真理。在生活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建立起正确的道德标准。因此,我们的教学应该延伸到生活中去,让学生生活中体验、实践,让道法课真正发挥他育人的作用

1.家庭生活中延伸

家庭也是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主要阵地,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影响着孩子的言行,父母的道德标准,是非观念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思想。因此,在教材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第6课《传统游戏我会玩》,就让孩子回家了解长辈小时玩过的游戏。在了解这些游戏的过程中增加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我们可以设计一些适合于孩子与父母一起玩的游戏。如布置孩子与父母一起玩,“跳房子”、“滚铁环”的传统游戏。为了是游戏起到教育作用,还要设计一份游戏反馈表。

XXX游戏反馈表

序号

反馈内容

1

遵守游戏规则

2

思考解决游戏中遇到的困难

3

创新游戏玩法

4

注意安全

孩子在与父母玩的过程中感受父母的爱,增进了亲子关系,增强了对家庭的情感。玩游戏时父母认真积极态度,坚持原则的精神,积极思考克服困难的品质,让孩子也真真切切地在思想上得到感化。

2.社会生活中延伸

人是社会的人,只有走出社会,能适应社会生活才算正常的人。所以学生在课堂获得的道理也要在会中去实践,运用。教材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第7课《我们又新玩法》、第8课《安全的玩》,这两课就是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家庭,在大自然中同小伙伴一起玩耍。再同小伙伴玩的过程中学会与人和谐相处。根据书的内容,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对错判断,学生在课堂肯定能正确做出判断。但在真实的生活中碰到这些情况呢?我们就要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游戏活动。例如可布置周末:与小伙伴去公园玩“放风筝”的游戏 ,“爬山”的游戏,一起“打篮球”的游戏。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实践,懂得了与人和谐相处,团结互助的做人道理,也明白了所有的活动都要重视安全。

道法教学不容易教学设计不好就会成语文课,要不就上成枯燥无味的说教课。我们要研读教材,研读课标,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手段,实施生活化的教学策略把教材的每一板块变成活生生的生活情景,把家庭,把社会变成道法学习的第二课堂,让学生随处都经受道法的检验,真正使学生道德核心素养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