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处理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1
/ 2

探究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处理方法

陈文

362525198706080052

摘要:房屋建筑一定离不开土,从以前的红土到如今的钢筋混泥土,在材料升级的同时,使用的要求也在逐渐变化。于是,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就出现了许多关于使用不慎所造成的问题,裂缝是目前最为严重的问题因此施工企业应对引起裂缝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同时还应规范施工人员的操作流程,避免裂缝问题的出现,保证施工质量符合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的要求,进一步促进土木工程施工企业的发展,为我国建筑工程事业做出贡献。本文对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处理的类型和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裂缝;处理方法

引言

在我国现阶段的土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裂缝的出现会直接影响到施工整体的质量。因此,为了保证土木工程施工的质量优良,应该就混凝土所造成的裂缝问题进行深层次的了解和分析,并且依据所产生的数据,想出好的解决方案,去有效的解决此问题。

1土木工程裂缝的主要形成原因

1.1混凝土配合比因素

粗细集料含泥量超过规定的要求导致了混凝土收缩性过大。集料颗粒级配不合理或者选择使用不合理的级配参数会造成其收缩性超标而导致裂缝的存在。混凝土材料进行混合配比的时候灰量、水量超出了规定的要求也会造成收缩量的增加。水灰比超过了规范要求或者是砂粉太少,都会造成混凝土结构部分出现裂缝问题。如果选择使用同等强度、等级的水泥施工材料,水灰比参数对于混凝土强度存在更加直接的影响。水泥水化之后,混凝土内部会存在有大量的水分残留,蒸发之后就会存在有大量的水泡,使得整个结构部分存在有气孔而诱发裂缝问题。

1.2温度变化

众所周知,混凝土是土木工程中极为主要的施工材料,在整个施工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混凝土具有热胀冷缩性能,当外部气温发生巨大变化时,就会造成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差较大,从而引发混凝土结构变形。当构件内部所出现的拉应力大于构件的抗裂能力时,就会造成裂缝等问题的出现。同时,混凝土硬化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水分,使内部温度急剧升高,如果不做好补水措施,就会使混凝土失水严重,从而引发大面积裂缝。

1.3地基变形

地基是土木工程的核心,但是在实际施工中,可能会产生地基位移现象。地基位移会改变地基周围的应力强度,而当混凝土承受的应力强度,超过自身的拉伸强度时,就会产生地基变形裂缝,这种裂缝会严重影响土木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能。造成地基位移的原因比较多,一般来说,可能会因地基水土结构较差,而在施工中没有确保地基工程质量,导致不均匀下沉。

1.4钢筋锈蚀

在钢筋与空气中的氯化物进行接触后,会破坏钢筋表面的氧化膜出现锈蚀现象。当钢筋进入到混凝土的同时铁离子会与混凝土中的水分和氧气相结合出现锈蚀现象,给混凝土带来侵蚀,导致混凝土出现应力膨胀现象,从而形成裂缝。

1.5施工人员工艺的水平低

施工工艺质量的高低是使建筑产生裂缝的重要原因之一。工程人员在进行施工时,如果施工方法不正确,就会导致钢筋混凝土产生裂缝,并且钢筋的不同材质以及工作人员对钢筋使用排列不当都会导致裂缝。工人在振捣时工艺不准确,搅拌混凝土时没有搅拌充分,在房屋建好后都会产生裂缝,造成安全隐患。

1.6施工及现场养护原因

裂缝所存在的位置和走向,裂缝宽度会以为产生的原因而存在不同,最为容易出现的有以下几种:(1)浇筑混凝土完成之后的振捣阶段存在问题,漏振、过振都会导致均匀性和严密性不足,从而导致裂缝问题的存在。(2)材料拌和不均匀,拌和之后长时间才能进行浇筑造成的裂缝。(3)连续浇筑处理不当,导致了裂缝问题。(4)高空浇筑因为风速、暴晒等问题造成混凝土收缩过大。(5)大体积混凝土水化数据不准确,现场浇筑施工的保温工作不合适,导致了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或者是内外温差过大而产生裂缝。(6)施工过程中在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前超负荷使用且未采取有效支撑保证措施。

2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处理方法

2.1优化混凝土配比

在混凝土的制作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配比不同,最后形成的混凝土质量也不同。通过很多工人的实践我们发现,制作混凝土的最佳水灰配比为0.24-0.34左右,既不要为了节省材料加入过多的水,也不要为了混凝土黏性更强而少加水,所以混凝土的水灰配比最好在这个范围之内,如果超出了这个范围,就会使混凝土的强度发生变化,这就会导致在后期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裂缝现象,甚至对施工的安全性造成影响。

2.2控制温度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时应注意混凝土的浇筑厚度,可以适当的降低厚度;还可以选择合适的遮阳板搭建在浇筑层上,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通常情况下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应力会因其尺寸大小而产生变化,也就是说如果结构的尺寸变大温度的应力也会随之变化。因此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做好冷却水管埋设工作,借助水循环作用来保证混凝土内外的温差不超过25℃。其次,在进行混凝土搅拌工作时,可以选择使用已用冷水降温后的碎石来降低混合材料出机的温度,达到对温度的控制。在进行混凝土温度的养护工作时,可以选用被冷水浸湿的草料或麻片等进行覆盖,并定期进行洒水作业来减低温度达到养护的效果。如果是在寒冷的冬季应对暴露在自然环境中的结构表面进行保温养护防止出现裂缝。

2.3做好支模施工的有效措施

支模施工是土木项目工程混凝土施工建设的第一道程序,由此可见支模施工的关键程度。为了确保支模施工质量,除了要依据有关规定要求展开支模建设以外,在选用模板上,要优先思考钢模板支架。这是因为钢模板自身的强度相对高,能提高支模的稳定性,避免支模发生滑动和位移问题,再加上钢材料的散热功能相对好,能推动混凝土更好的散热,因此已经尽量应用钢模板支架实施支模施工。此外在支模施工的时候,还要考虑到相邻混凝土之间的施工有序性、整体性,使相邻混凝土模板之间的浇筑施工间隔尽量缩短,以让相邻混凝土模板之间的制约减少。

2.4保证施工人员操作上的规范性

在进行土木工程施工时,施工人员必须根据标准的操作流程进行施工,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防治施工中裂缝的出现。要想实现这个目标,首先应做好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保证施工人员可以熟练的使用相关技术并可以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施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操作水平可以有效的避免出现裂缝问题;其次,应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操作能力进定期或是不定期的考核,土木工程的施工过程对施工技术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因此相关的技术管理人员应选择专业技能高,操作能力强的施工人员进入到实际的施工现场中,在保证施工人员总体水平的基础上,可更好的防止裂缝问题的出现,保证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提高土木工程的施工进度。

2.5加大混凝土施工中的监管力度

为了使建筑项目中混凝土发生裂缝的情况有效的减缓,一定要增强对混凝土施工中的管理力度。混凝土能够一次浇筑非常多个,然而一定要把数量控制好,不可以过多,不然混凝土会更容易出现裂缝情况。同时要把混凝土之间的距离控制好,不可以太靠近,不然因为热胀冷缩会导致混凝

土发生裂缝。除此以外,在混凝土的运输中也要特别的注意,混凝土在受到振捣时,非常容易对混凝土导致破坏,而且混凝土具备泌水性,因此一定要关注对混凝土的二次压抹处理,避免混凝土发生裂缝情况。

2.6混凝土的养护

(1)养护是消除混凝土裂缝的关键措施和方法,应该在施工中重视该方面的工作,制定出合理的养护施工方案,指定专人管理。(2)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之后,应该对该结构部分进行保温、保湿处理,从而防止温度变化过于剧烈而造成裂缝问题的存在。(3)浇筑完成之后,需要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洒水保湿,还要在表层覆盖保湿材料,合理的控制养护时间,根据不同材料来确定养护时间,以避免混凝土存在裂缝为主要目标。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土木工程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混凝土工程及其技术决定了土木工程的质量。但是我国土木工程中任然存在很多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就像土木工程施工中很容易出现的裂缝问题,到现在也没有有效的解决办法,而裂缝问题轻则影响房屋的美观,重则影响房屋的安全问题,危及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土木工程行业应该重视这个问题,选好原材料,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把控好每一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同时在后期做好养护工作。总而言之,施工单位应该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来减少和避免裂缝现象的产生,高质量的完成每一项土木工程。

参考文献

[1]陈宇.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处理策略分析与探讨[J].商品与质量:消费研究,2019.

[2]唐国安.关于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处理策略分析[J].建筑•建材•装饰,2015.

[3]佟巍.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防止技术的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3):1003-1003.

[4]齐刚.分析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处理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4(26):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