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晓东主任医师应用“下法”治疗中风病经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0
/ 2

于晓东主任医师应用“下法”治疗中风病经验

              ,张莹,     ,于晓东,指导老师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中医医院 064000

摘要:中风病是目前临床中常见且多发于老年群体的心脑血管高危疾病,具有“3高、1多、1低”的特点,其中“3高”是指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1多”是指可发生较多的并发症,“1低”是生存率较低,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身心健康的头号杀手,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下法作为中医治病八法之一,主要是通过应用具有下作用的药物,攻逐机体内的积滞,促使大便通,逐邪于外的常见方法。下法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中风病中具有一定的优势。笔者在跟随于晓东主任医师学习过程中,总结于师在中风病下法治疗中积累的多年经验,通过整理,希望能够为临床有效运用下法,充分发挥下法在中风病治疗中的作用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中风病;下法;临床经验

于晓东(1963年6月--),唐山市丰润区人,毕业于河北省沧州卫生学校针灸专业,主任医师,师承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首都名师房定亚教授、魏子孝教授级河北省名中医崔金海主任医师,曾获得“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河北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唐山市名中医”“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等称号,具有多年中医临床经验,治学风格严谨,并在坚持中医辩证诊治指导临床实践的基础上,融会现代医疗研究知识,为我国中医药研究工作做出巨大贡献。大胆探索,经验丰富。于晓东主任所在科室为河北省重点中医专科,现为该专科学术带头人。至今共发表相关学术论文近30篇,主研科研课题4项,参研6项,先后获得河北省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二等奖。2022年被评为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

1.中风病的发病机制

中风一词主要源于《内经》,主要描述为“风中五脏六腑之俞,亦有脏腑之风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汗出使人偏沮,使人偏枯”“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大厥”“风痱”“偏枯”“击仆”等,至汉代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首次提出“中风”病名,结束了《内经》对中风成为混乱的局面。中风病属于现代医学“脑梗死”“脑出血”“卒中”的一种,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特点。中风病主要以猝然晕倒、不省人事等症状为主,同时伴有口角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症状。中风病急性期虽然有本虚之分,但多以标实为主,急则治其标。通常情况下,中风患者多见痰盛气粗,舌苔厚腻或黄腻苔,大便数日不行。部分患者具有阴虚、津亏无水行舟之态,并表现出舌质红、少苔或无苔。

2.传统中医理论中应用“下法”治疗中风病

我国中医应用下法治疗中风病的历史较为悠久,著名医家张元素是最早将下法应用到临床治疗中风病的医家,认为中风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是“气血凝滞,营卫郁结”,主要由于患者肠腑失调,气机壅滞,肠腑传导不畅,腑气不通,肠燥便秘,形成腑实证,并提出应用三化汤泻下以疏通腑气[2]。医家王肯堂自拟三一承气汤治疗中风便秘,并认为“中风僵仆、风痫发作,并皆服之此下剂也”。朱震亨在《丹溪心法》中明确阐述,“若气滞者难治,宜吐之。可下者,此因内有便溺之阻隔,故里实”,由此论述了实热证和津亏便秘的治疗。

3.“下法”中应用大黄治疗中风病

中风病患者气血逆乱,升降失常,容易出现腑气不通症状。脾胃运化功能受到影响,或因燥热为结、气滞不行、气虚传导无力、血虚肠道干涩、阴寒凝滞导致便秘。中风腑实证临床表现主要以大便不同为主,偶有腹胀症状。治疗过程主要以通降腑气为主,腑气得通则浊气降,清气自升,升降相宜。气血调和。应用下法加速患者肠内容物排泄,降低肠腔内毒素浓度,以此改善大脑血液灌注,促进血液循环。《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大黄味苦寒,主下淤血,血闭寒热,并具有荡涤肠胃、通利水谷的作用。针对于中风病患者腑实积热、腑气不通、浊气上熏,可应用大黄及时清除痰热积滞,并发挥通腑导痰的作用,促进肠胃功能的恢复。

验案举隅:曹某,男性,79岁,主因“言语謇涩、左侧肢体不遂3小时”入院。头CT提示“未见异常”,临床疑为脑梗死。中医诊断:中风病风痰瘀阻证。入院后第二日,患者病情加重,言语不能,左侧肢体完全瘫痪,纳差,用手示意胃脘部不适,家属代诉,患者喜食黏性食品,住院前曾连续三天大量吃年糕。第三日,患者腹痛、发热,体温37.3℃,腹部CT提示右结肠粪便积聚,胃食物残留,外科会诊考虑结肠梗阻,粪石可能性大,建议禁食水、灌肠,灌肠后黄色稀便及粘液。第四日,患者精神萎靡,言语不能,左侧肢体完全瘫痪,不能完成指令动作,心下至少腹触之坚硬,触诊时患者表情痛苦,双下肢发凉,不近衣被,无矢气,舌质暗红,舌苔黄白腻,脉弦滑。辩证分析:患者以中风病入院,目前以腹痛为主,急则治标,心下至少腹坚硬疼痛,乃水热互结之大陷胸汤证,双下肢发凉,不近衣被为阳气郁闭不能达表所致。治法:泻热逐水,通阳解郁。方以大陷胸汤合四逆散加减。处方:大黄15g、芒硝12g(烊化)、甘遂10g、柴胡15g、白芍15g、枳实15g、炙甘草10g、生姜20g。5剂,日一剂,水煎,灌肠。方中大黄、芒硝荡涤实热,甘遂

水逐饮,药虽三味,但效力宏专,为泻热逐水散结之峻剂;四逆散疏肝解郁,调达气机;重用生姜宣肺利水,兼和胃降逆。

患者用药灌肠后先后多次排软便,心下至少腹痛消失,复查腹部CT梗阻消除,现患者精神不振,多寐,舌红赤苔少而干,脉芤。盖因患者年事已高,经灌肠数日,水热之邪已去,但气血阴精亏耗,故精神不振而多寐,射洪吃而少苔,邪已去而正气亏,故当培补中气,以使生化有源。

结论:综上所述,在中风病治疗中,中医药源远流长。而下法作为临床常用方法,最能体现出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采用下法治疗中风病时,大黄在中风病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不仅能够通腑醒脑,而且能够通络解毒、活血化瘀。然而,中风病应用大黄治疗时,还需对大黄的应用时机、用量以及用法等进行综合考量,以通过辨证论治,充分发挥大黄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秀颜,李云辉.探讨“下法”治疗中枢性发热[J].环球中医药,2020,13(10):1717-1720.

[2] 陈沛,江澜,王雅惠,等.下法治疗中风病的历史源流及发展[J].环球中医药,2019,12(6):956-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