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输变电工程设备安装技术研究与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0
/ 2

110kV输变电工程设备安装技术研究与应用

孙芳,孙彬

身份证号:33048319870601083X

身份证号:330483198507090814

摘要:随着社会用电需求的不断增大,电力工程建设数量也逐渐增多。近年来,个人和企业用户的用电需求日益增加,从而推动了各地电网的建设,特别是110KV输变电工程逐步增多。这种输变电站的建设可以改善电网结构,更好地满足电力负荷的需求。作为110KV输变电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关键设备安装技术控制极为关键,从而确保设备安装调试正常,保证电力系统长期稳定运行。本文就110kV输变电工程设备安装技术展开探讨。

关键词:110kV输变电工程;设备安装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电力系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机遇,同时对输变电线路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施工单位需要认识到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对输变电线路施工过程中质量进行合理控制,并明确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从而强化施工效果,保障整体施工质量的全面性提升,促进电力系统的可靠性运行。

1变电工程系统概述

某110kV变电工程系统主要由110kV、10kV线路、母线、主变压器、无功补偿系统、站用电系统等共同组成,设备安装内容包括110kV油浸式变压器、110kVGIS设备、10kV配电装置、电容电抗器、交直流系统等。其中,50MVA主变压器共计两台,有8个110kVGIS间隔,#1主变、#2主变间通过短电缆联络;10kV为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系统,在每台主变压器安装2组10kV电容器组;10kV侧为单母线四分段环形接线,出线32回。

2输变电设备安装

2.1基础处理

在工程基础软弱地层较厚时,常规浅埋基础无法满足地基强度、变形要求,可以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处理基础。基坑开挖是施工基面处理首要环节,技术人员应根据前期基础处理设计方案,结合放边坡情况有序开挖,确保基面开挖后无积水、杂质,且边坡处于稳定状态。在基面开挖后,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设计图纸,保护方向桩,再次测量方向桩位置,确保方向桩处于规范允许范围内。以施工基面或中心桩自然地面标高为基准,开挖基坑。基坑开挖深度偏差应在+100mm左右,对于部分超深基础,则加铺石灌浆。人工挖孔时,施工技术人员可以每开挖一段浇筑一节100~150mm厚的护壁混凝土,第一节护壁超出地面150~200mm,上节与下节之间搭接50mm及以上。在到达设计桩孔位置后,技术人员可以利用双面焊接方式,结合设计方案,制作钢筋笼。钢筋笼制作完毕后,技术人员可以将钢筋笼吊放到桩孔,自高处一次性浇筑混凝土,浇筑后养护至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在利用人工挖孔灌注桩的方式进行基础硬化处理后,技术人员可以依据《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进行质量检测,确认质量无误后,进行基础拆模,准备铁塔架立施工。

2.2塔架施工

塔架是输变电线路施工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对整体输变电线路进行有效性支撑,因此要对塔架施工质量进行合理控制。在对塔架进行施工时,需要对施工位置进行精准定位,同时需要结合塔架的使用时间以及承载能力的具体要求,对塔架的实际刚度、强度进行针对性设计,并展开充分论证。同时,还需要对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貌、水文条件等情况进行详细勘察,从而合理选择塔架形式和塔架结构。由此可见,地理条件对塔架施工质量息息相关,需要在具体施工前,做好全面的地质勘察与地理条件分析工作,从而确保塔架施工符合具体的地理条件要求。如在交通便利的区域,需要使用混凝土电杆、钢筋混凝土电杆等,从而确保塔杆的稳固性;在交通不便的区域,需要使用塔楼。

2.3油浸式变压器

当开箱及附件检查试验无误后,先安装变压器本体部位,主要采用“汽车运输+吊装下车+液压小车”进场安装方式,当变压器运抵现场安装位置后,调整液压小车高度,确保变压器底座与槽钢基础高度相同,再利用顶推器将变压器缓慢推至基础位置,最后用千斤顶及链条葫芦加以调整,校正准确后,按照装配图纸安装温控装置、母线安装等附件。待变压器主体与附件安装完毕,依次进行绝缘油处理、抽真空及注油抽处理,确保110kV变压器真空度<1τ且维持真空时间≥24h,随时监测油箱变形及变压器密封情况。注油时加强各类参数控制,将注入油速度控制在100升/min以内,油温保持约60℃,热油循环时间超过72h,最终取油样化验达到合格标准。

2.4光缆施工

在光缆施工中,需要做好全面的准备工作,要对现场地形、地势情况进行详细勘察,并了解工程情况,以便进行针对性施工设计,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同时对机械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在光缆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避免光缆被拉断、受损等,确保输电线路的畅通无阻。光缆内部含有一定量的金属成分,导电性较强,所以在光缆施工中需要做好防雷击处理工作,同时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检测,保障光缆性能质量符合设计要求,从而确保光缆功能的稳定性发展。

2.5GIS设备

选用型号为ZF23-126的GIS设备,该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采用全三相共箱结构。同时,需采取以下设备安装技术措施:(1)设备就位控制。选用25t吊车用于设备装卸,结合道路实际情况,将从110kVGIS室南侧门口运进变电站的9组110kVGIS设备,并用液压车及坦克滚轮将设备驳运至室内,在仓位区域进行设备的方向调整与就位。(2)组装及拼装操作控制。组装过程中,严格以出厂组件编号组装,SF6气室启封时,将环境湿度控制在75%以内,保证风力不超过5级。同时,确保设备轴线一致且水平度良好,母线筒水平处于同一个基准线上,为间隔拼装就位提供方便。间隔拼装就位过程中,重点加强间隔位置调整,保证水平及X方向间隔中心与基础中心偏差≤3mm,Y方向与基础中心偏差≤10mm。(3)母线连接参数控制。母线连接时,保证导体与触头座插入深度足够,且三相导体插入深度余量≥5mm,法兰面安装采用螺栓联接方式,最后调整水平后进行螺栓紧固处理。(4)密封处理。密封面清理时,采用塑料薄膜进行防尘处理,做好杂物清理工作。密封圈在槽内进行安装,按照要求在外侧涂抹密封脂,最后加强密封圈检查,禁止出现损坏痕迹,否则需及时调换。

2.6附件安装

在压接操作完毕后,技术人员可以在确认操作质量无误的基础上,安装洁净度与标准要求相符的间隔棒、绝缘子、跳线等,并确保附件安装期间接头盒内无潮气、进水现象。一般需要经机械牵引逐根安装带跳线绝缘子串,配合人力拽拉,确保跳线弧垂与杆塔各个构件最小距离与标准要求相符,且跳线间隔棒与跳线束呈 90。

2.7维修工程

维修施工技术的有效性应用,可以减少输变电线路设备的故障概率,避免影响输变电线路的质量。输变电线路在运行过程中往往会受到自然等因素的干扰,导致电力线路设备的老化率、受损率较高,绝缘性能下降,容易导致电力线塔架坍塌等严重安全事故。因此,需要加大对运维工作的重视力度,定期进行巡视检查,及时发现线路中的隐患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保障线路的安全可靠运行。

结语

为提升110kV输变电工程设备安装技术应用效果,本文结合110kV输变电工程实例展开研究,重点加强110kV油浸式变压器、110kVGIS设备等安装技术控制。

参考文献

[1]刘毅.输变电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分析[J].集成电路应用,2022,39(10):272-273.

[2]刘道兴.输变电工程中变电站建设电气施工及管理分析[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20,56(11):159-161.

[3]许建雄.110KV变电工程中电力变压器安装调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0(11):64-65.

[4]张剑,许永锋.电力系统GIS设备的现场交流耐压试验综述[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0(12):108+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