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食道炎(GERD)的科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9
/ 2

反流性食道炎(GERD)的科普

刘兰

南部县石龙镇平桥卫生院  四川省南充   637322

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是由于胃酸或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而引起的食管黏膜炎症。反流性食管炎的主要症状是胸部灼热感(胃灼热),通常在进食后或躺下时发生,有时还伴有酸水或食物反流、上腹部或胸部疼痛、吞咽困难等。反流性食管炎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食管组织损伤、变形、出血、溃疡、癌变等严重并发症。

一、反流性食管炎的症状和危害

反流性食管炎的主要症状是胸部灼热感,即胃灼热。胃灼热通常在进食后发生,在平躺时可能加重。其他常见的症状还有食物或酸液回流、上腹部或胸部疼痛、吞咽困难、吞咽时胸骨后方疼痛、食物嵌塞。有些患者还可能出现胀气、打嗝、恶心、嘴巴散发酸苦味、早上声音沙哑、喉咙疼痛、咽喉处有异物感等症状。

如果反流性食管炎未能及时得到治疗,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如下:

食道溃疡:反流的胃酸会侵蚀食管内的组织,导致炎症、出血,形成溃疡。食道溃疡可能会引起疼痛和吞咽困难。

食道狭窄:胃酸对食管下部造成的损伤会导致疤痕组织形成,使食物通道缩窄,导致吞咽问题。

巴雷特食管:胃酸造成的损伤可能会导致食管下层组织发生改变,这些改变与食道癌风险增加有关。

呼吸道并发症:反流的胃内容物也可能进入喉部和气管,引起咽喉刺激、声音沙哑、咳嗽、气喘等上呼吸道的症状,甚至导致肺部感染或肺纤维化。

二、反流性食管炎的病因和风险因素

反流性食管炎的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胃、十二指肠功能异常。消化功能不良,在餐后2~4小时内不能完全消化食物,残余的食物和胃酸发生反流的风险会大幅增加。

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可导致胃酸或胃内容物不能有效地被阻止在胃内,而是回流到食管中。食管下括约肌位于食管和胃之间,它的作用是控制食物和液体从食管进入胃部,同时防止胃酸和胃内容物逆流到食管。当食管下括约肌张力降低、松弛或不能正常关闭时,就会发生反流现象。

食管裂孔疝。食管裂孔疝指胃的上半部分隆起,通过横膈膜进入胸腔的症状。食管裂孔疝会影响食管下括约肌的功能,使胃酸更容易回流。

可能诱发以上问题的诱因如下:

长期饮食不规律、食用油腻食物和刺激性食物、暴饮暴食都会增加消化道疾病的发生风险,影响消化功能,导致胃容物反流。临睡前进食、吞咽药片时少喝水或不喝水、躺着服药等都可能加重反流症状。此外,高脂或油炸食物、咖啡因、酒精、巧克力、薄荷等还会刺激食管下括约肌或导致食管下括约肌松弛,容易导致胃内容物反流。

腹压升高,躺下、弯腰等体位可能压迫胃部,使胃内容物回流。穿着过紧的衣物、肥胖、怀孕等因素也可导致腹压增高,使胃部受到压迫,促使胃内容物逆流到食管。

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饮酒、抽烟等,可能导致食管下括约肌不能正常收缩。过度劳累、熬夜会影响消化系统的血液循环,增加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的风险。

剧烈的情绪波动、精神紧张、长期心理压力过大可导致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受到影响,是胃肠道运动功能发生紊乱,诱发胃内容物反流。

其他疾病,如糖尿病、胆汁反流、幽门螺杆菌感染、肝炎等,都可能增加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风险。

某些药物的副作用。可能导致反流性食管炎的常见药物包括止痛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萘普生钠等;抗生素,如四环素和多西环素等;心脏病药物,如奎尼丁等;骨质疏松症药物,如双膦酸盐等。氯化钾等补充钾元素的药物也可能增加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风险。

三、反流性食管炎的防治措施

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分为药物治疗、内镜治疗和手术治疗三种。

药物治疗能够减轻反流性食管炎的症状、控制并发症和处理基础病因。具体的用药方案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患者应当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不可擅自用药或随意停药。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当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

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常用药物有以下几类:

质子泵抑制剂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有效抑酸药物。包括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等,可以抑制胃酸的分泌,减少食管黏膜的损伤。H2受体拮抗剂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也可以减少胃酸的分泌,缓解症状。但效果不如质子泵抑制剂强。

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可以增强胃肠蠕动,促进胃排空,防止胃酸反流。

胃黏膜保护药,如硫糖铝、米索前列醇等,可以在食管黏膜上形成保护膜,吸附胆盐、胃蛋白酶和胃酸,防止黏膜损伤。

如果药物治疗无效或有严重并发症,可能需要内镜或外科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常规方法是经腹腔镜或开腹进行的尼森手术,即在食管下端和胃底部缝合一个环形的胃折叠,以增加食管下段的压力,防止胃酸反流。尼森手术的优点是有效率高,可达90%以上,缺点是创伤较大,术后可能出现吞咽困难、胃胀气、腹泻等并发症。

内镜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方法有多种,主要包括内镜下注射法、内镜下缝合法、内镜下射频消融法等。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是通过内镜在食管下段或贲门处注入或缝合一定的物质,以增加食管下段的压力或减少贲门的松弛,从而减少胃酸反流。内镜治疗的优点是创伤小,恢复快,但治疗效果不及常规手术,可能需要多次治疗。

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预防和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基础。在治疗之外,还需要改善生活习惯,对反流性食管炎的病情进展进行干预。

调整饮食习惯。避免过量进食,尤其是晚餐,应少量多餐,避免吃辛辣、油腻、酸性等刺激性食物,避免喝咖啡、浓茶、碳酸饮料等刺激性饮料,避免吸烟和饮酒。进食后不要立即平卧,应保持半坐位或直立位至少半小时,以减少胃食管反流的机会。

加强自我护理。注意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避免情绪紧张和压力过大,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和免疫力。注意睡眠质量,睡前不要吃零食或喝水,睡姿应以右侧卧位为宜,可在床头垫高10-15厘米,避免胃容物流入食管。应当注意口腔卫生,每日刷牙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控制体重。过重或肥胖会增加腹压,促使胃酸反流。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可以减轻体重,改善反流症状。

避免腹压增高。应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尽量穿宽松舒适的衣服。过紧的衣服或腰带会对腹部施加压力,促使胃内容物逆流到食管。

定期复查和随访。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和观察。患者应定期进行食管内镜、24小时食管pH监测等检查,评估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如出现胸痛、吞咽困难、呕血、黑便等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