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9
/ 2

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武守翠

371521198910246625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公共建筑的数量和规模稳步增加,建筑功能的多样性也对建筑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框架结构逐渐成为公共建筑设计与施工的重要趋势之一。与传统建筑结构相比,框架结构具有更好的空间灵活性和经济性,可以减少内部梁和柱的数量,提高内部空间的利用率。如:学校、写字楼、工厂、商场、运动场和铁路枢纽,都在广泛采用框架结构。此外,这种结构形式还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能够满足现代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要求。本此研究讨论并探究了现代建筑中如何使用和控制现代框架结构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框架结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框架结构也已作为现代城市建设工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框架结构的应用具有显著的优点,可以增强的建筑物的稳定性、提高抗震性能、增强的耐久性等,从而有效地解决现代化建设中的各种问题。但是我国的框架结构施工技术还是停留在初级阶段,施工技术以及施工水平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随着现代化的进一步推进,人们对于建筑物的建筑内部空间的要求越来越高,采取框架结构的施工技术,可以有效地增加建筑的室内空间利用率,减少室内梁柱数量。为了实现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现代建筑工程企业应该努力学习和熟悉框架结构的施工方法,这样才能够在剧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并且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

1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概述

在建筑工程中,最重要的构件就是由两种不同的材料(混凝土与钢筋)构成,它们结合梁柱,在两个方向上构成一个网状的结构系统。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可以让建筑平面上的布置和施工操作变得更为灵活,而且对立面的施工处理也会比较容易,这有助于在施工的时候构建出一个较大的建筑空间,便于室内环境中的施工和施工。建筑框架结构的施工采用钢筋混凝土建筑材料浇注,墙体采用一种砌筑、填塞的方法,使梁柱这两大建筑构件成为主体的承载部位,划分房屋项目的室内空间,营造出充足、完整的房屋建筑。框架结构的施工建设具有以下优点:在设计阶段有充分的准备,并且有比较完善的施工技术,可以更好地将现代的建筑理念融入到施工当中。

2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施工现状

在建筑工程结构的构建过程中,建筑企业不仅要应对各种恶劣的工作条件和环境,还要面对各种复杂人才的选择和需求,此外,根据现阶段中国建筑工程的整体水平,建筑结构工程的运营过程通常仅取决于运输现场的材料,所采用的施工方法也比较传统,因此不利于施工工作的协调发展。所以,在今后的施工工作中,管理人员应严格审查和监督各施工环节,明确施工难点和技术要点,进一步提高建设项目框架结构的综合质量和效益,提高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3 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建筑工程技术的措施

3.1 梁柱节点箍筋施工

针对梁柱和梁柱的箍筋问题,可以采取以下两个措施来解决:(1)在开缝的同时,将两个短钢筋抬起,长度根据节点区域箍筋的长度决定,首先将箍筋的开口焊接,然后根据箍筋的间距,将短钢筋与箍筋焊接,封闭结构由左到右开放;(2)在装配好梁之前,将框架固定在柱子的纵向横梁上,并尽量避开梁的模板,然后整体向下移动,这样不会产生变形和裂缝,梁式钢筋混凝土结构也满足工程的要求。

3.2 模板优化

施工时必须运用模板优化技术,以严格控制模板施工。同时技术人员还应首先选用满足施工质量的模板,并保证模板的硬度和刚度符合具体施工标准。将选定模板的表面进行处理和抛光,以保证框架结构的整体结构表面平滑。在施工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剪力墙的尺寸参数,以避免由于剪力墙结构的尺寸参数错误而导致泥浆泄漏。此外,应严格区分模板的外部和内部。一般来说,模板的外侧比内侧长,模板和墙体的填料将使用海绵胶带。确保墙体与模板能紧密连接,从而有效提高剪力墙结构的稳定性。使用拉螺杆时,确保拉螺杆的上部宽,拉螺杆的下部比上部密,上下拉螺杆与地面保持足够的距离。

3.3 保护层

防护层的质量问题对钢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是钢筋的保护膜较薄,对其紧密的抓持作用不够;二是对混凝土的防锈处理不当,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导致混凝土锈蚀,因此需要对混凝土表面进行维护,但只能对表层起到作用,对加固效果却没有太大的帮助。

在高层建筑外墙上,外立面的箍筋施工是一个很复杂的工程,技术要求苛刻,在钢筋上加箍筋,虽然可以提高抗剪稳定性,但会因保护层厚度问题使框架柱承载力不够,想要完全解决这个问题,要不断加强对工地的监控,提高技术和精度,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符合标准。

3.4 钢筋工程技术

钢筋工程在建筑工程框架施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显著提高结构整体质量和延展性。在实际施工中,施工人员首先需要全面、充分地了解建筑工程基本情况,并以此为标准进行钢筋焊接材料的合理选用,以提高其焊缝品质并符合标准,避免发生延期等问题。在钢筋结构焊接过程中需要良好地衔接各个材料,在实际施工中要注意避免弯折,避免降低钢筋结构的稳定性和质量。施工人员应在实际工作中妥善保管钢筋结构,避免严重质量问题的出现,对后期施工产生不利影响。要坚持以施工规范标准为指导,规范地完成施工作业,全面提高建筑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

3.5 质量控制

框架结构工程施工期间,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若想实现质量控制目标,先要开展前期准备作业,对材料、技术、图纸、方案等进行严格审查,为后续施工作业的开展提供依据支持。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大监督力度,对每个作业环节予以严格把关,保证其规范性、标准性,符合规划内容。同时,与监理部门展开协作,加大对每个环节的监督和检查力度,降低质量问题出现的几率。

3.6 顶撑钢管支撑架构造方案

首先,在先进机械设备的帮助下,大量荷载压力转移到加固立杆和其他结构上。施工人员应统一对顶进施加大量顶进力,以确保立柱和其他结构使用顶进和缀板支撑顶板。值得注意的是,6×10cm方木的总延伸长度约为155-305mm。同时,在安装过程中,应确保紧固件螺栓的扭矩在42N•m至68N•m之间,整个紧固件的抗滑移载荷约为12kN。连接每个区域时,应连接一个盘扣;其次,在实际加固过程中,应在外部结构立面设置适量的斜撑,在支架周围和中间的适当区域设置1-2根纵向斜撑,并在整个框架内均匀安装后在每个斜撑内设置6-8根立杆,确保间距不超过6.2m。立杆与地面形成46°~61°夹角后,将相关构件固定在横向水平杆和立杆的延伸部分。旋转扣件中心到关键支撑件的距离应小于155mm,顶部水平杆到千斤顶的距离应低于502mm。最后,应通过添加横向底部扫帚和使用顶部支撑钢管进行加固。

结论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中,为了保证框架结构的质量和强度,有必要注意施工技术中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尽管这些问题很小,但它们对框架结构系统质量的影响不容低估。因此,应重视对这些零星问题的预防、控制和管理,使框架结构的施工技术在整体性方面充分发挥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程贻轩. 浅谈建筑框架结构施工技术措施[J]. 建筑·建材·装饰,2022(18):59-61.

[2]李宣,李承勳. 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探析[J]. 砖瓦,2022(3):168-169,172.

[3]修晓东. 建筑工程中的框架结构施工技术运用[J]. 装饰装修天地,2022(4):232-234.

[4]虞庆军. 关于建筑混凝土框架结构节点施工技术的思考[J]. 建筑技术开发,2022,49(8):80-82.

[5]刘宁华.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工程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0(18):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