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生命周期的眼科慢病管理,你了解吗?

/ 2

全生命周期的眼科慢病管理,你了解吗?

文艳

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人民医院  611830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对眼科慢病都不是很了解,比如误以为视线模糊、视物变形等都是机体衰老,眼睛功能下降的正常表现,其实这也很有可能是眼科慢病的症状。从现代临床医学角度出发来看,青光眼、黄斑病变、老年性黄斑变性、视网膜色素变性、葡萄膜炎、干眼症、高度近视等都属于眼科慢病范畴,而这些眼科慢病的共性特征即患者病程长、迁延难愈。加之眼科慢病在各年龄段都可能发病,所以做好全生命周期的眼科慢病管理便显得极为必要。本文将对全生命周期的眼科慢病管理相关基础知识进行全面科普分析。

1、现阶段我国眼科慢病管理发展现状

现阶段我国眼科慢病管理发展现状整体并不理想,很多人对眼科慢病认知不够客观、深入,尤其当今信息时代下,电子产品的普及,以及社会老龄化的加快,各种眼科疾病发病率也呈现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比如相关专业医学文献研究发现,我国近视患者、干眼症患者人数超过9亿人,青光眼患者超过2千万人,患病群体从幼儿、青年、中年、老年等各年龄段都有,且很多确诊眼科慢病患者因为对眼科慢病认知不足,治疗护理依从性也相对较差,难以遵从医嘱按时用药、定期复查,致使最终预后疗效很难达到预期要求,继而造成眼科慢病防治管理实效性大打折扣的状况发生,患者生理健康、生活质量也会因此受到较大影响。

2、全生命周期的眼科慢病管理要点

2.1正确认识眼科慢病管理

全生命周期的眼科慢病管理至关重要,广大群众应正确认识眼科慢病管理对自身健康的价值意义,从小养成定时进行眼科检查的习惯,眼部感到不适时要第一时间前往医院进行诊治,确诊眼科慢病后谨遵医嘱进行系统治疗,并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才能确保眼睛始终处于相对健康的状态。

2.2注重眼科常规检查

平时生活中注意眼科常规检查,比如周期性的对自身视功能做实时检查,像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眼压检查、眼底检查等。了解视力、色觉(辨色力)、眼睑、泪囊、结膜、眼球等状态是否正常,有无白内障、青光眼、眼底等眼科疾病,以此达到及时掌握自身眼睛健康信息的目的。常规眼科检查发现存在眼科疾病后,便要进行专项眼科检查,以确定病情程度,为后续治疗提供有利参考依据。

2.3做好眼病专项检查

全生命周期的眼科慢病管理,需要以眼病专项检查为支撑,比如通过眼底照相可将受检者眼底病变程度、范围做全面记录,便于后续比对观察。眼科B超可以检查玻璃体、视网膜具体情况,像视网膜炎、玻璃体浑浊、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落等都可通过眼科B超查出。UBM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可以有效掌握受检者睫状体、周边虹膜位置、成角及解剖变异,评估是否存在晶状体半脱位、睫状体囊肿等问题,像青光眼患者、外伤性白内障患者,便可通过该项检查明确自身病情实况,从而为后续疾病治疗、日常防护管理提供有力参考依据。

2.4定时进行全身疾病检查

全生命周期的眼科慢病管理,还需要围绕定时进行全身疾病检查形式展开,比如合理运用视网膜检测技术,视网膜本质上可看作是人体脑组织的延申,属于人体能够直接、无创观测血管、神经组织的关键部位,所以通过视网膜检测,可以有效了解人体细胞及自身其他部位实际健康情况。比如经瞳孔拍摄视网膜成像,掌握受检者视网膜、视神经、黄斑区、血管等部位信息,便可达到有效预测青光眼、白内障、视网膜脱落等眼科慢病发生风险,还可为全身血管神经类疾病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像糖尿病发病风险、高血压发病风险、高血脂发病风险、脑卒中发病风险等。

2.5中老年慢性病患者眼科慢病管理

对于中老年群体,尤其本身患有慢性病中老年患者,眼科慢病管理所需注意事项也相对较多。(1)比如糖尿病患者极易出现视网膜病变,这种糖尿病导致眼科并发症,会严重损害患者视力,病情发展到后期患者也会因此失明。所以平时生活中,对于糖尿病,特别是中老年糖尿病患者,要周期性的观察自身视网膜糖代谢情况,评估糖网风险,生活中做好积极管理,平时要戒烟戒酒、控制体重、减轻工作压力、规律作息,每2个月至少进行一次相关风险评估检查(眼底检查等),谨遵医嘱行事,才能确保自身眼睛功能处于相对稳定、正常的状态。(2)很多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因为自身机体老化,致使动脉壁弹性随时间推移会变得越来越差,尤其动脉弹性改变也是诱发心脑血管功能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此时患者视网膜也会因为出现和高血压相似的血管压力变化现象,所以对于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群体而言,必须周期性的借助视网膜血管扫描,及时预测血管压力变化情况,避免出现眼科并发症。平时生活期间要尽可能自我调节,稳定情绪,规律作息。注意血压检测,严格按照医嘱服药,这也是有效预防自身患上眼科慢病的必要条件。(3)40岁以上的中老年高血脂患者,因为高血脂和动脉硬化存在紧密联系,一旦起病可能导致自身眼底出现动脉硬化,比如血脂过高、脂质沉积至眼底动脉,便会引发视网膜受损的情况出现。所以对于此类患者,则要每3个月进行一次血脂检查,每6个月做一次风险评估检查,平时日常饮食必须以口味清淡、营养均衡为主,规范自身生活作息,必要时科服用降脂药物,这也是防范各类眼科慢病,提高自身机体健康水平的基础依据。

2.6学习具备实用性的护眼保健操

无论是幼儿、青年,还是中老年群体,必须正视全生命周期眼科慢病管理的现实意义,生活中要有意识的学习实用性强的护眼保健操,这也是预防眼科慢病的关键举措。比如(1)看手指前后移动3次;(2)向上下各看3次;(3)向左、右、上、下各看3次;(4)眯眼睛3次;(5)顺时针、逆时针各3圈。这套护眼保健操,可以有效缓解近视、老花眼、眼睛干痒等症状,也有着一定防范眼科慢病的作用。

2.7养成正确的用眼习惯

各年龄段群体,无论是否患有眼科慢病,生活中也要有意识的养成正确的用眼习惯,这也是提高自身眼部健康水平的必要举措。比如(1)长期从事近距离作业人员,每间隔30--40分钟便要远眺、转换姿势,或者闭眼休息3-5分钟.(2)电脑办公、阅读书写时姿势必须正确,观测物要保持在离眼睛至少33厘米的间距。(3)不要强迫看过于小的东西,不要长时间看印刷不清的书、分辨率低的屏幕、不要在光线太暗或太亮地方长时间看东西。(4)注意日常用眼卫生,不可随意用手揉擦眼睛,眼睛出现炎症、眼疾,需第一时间诊治,不可拖延。(5)尽量不在运动状态(坐车、骑车、行走等)下持续看东西。

结语

总之,全生命周期的眼科慢病管理,需要广大群众养成良好的眼部保健意识,生活中正确用眼,周期性的做好眼科检查,确诊患者谨遵医嘱行事,定期复诊,并在生活中注意护理,才能确保自身视力水平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