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赓言墓志铭辑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7
/ 2

王赓言墓志铭辑释

陈安亮1,王蕾2

1诸城市文化艺术中心  山东省  262200

2诸城市教育和体育局

近日笔者在诸城密州街道王家铁沟村意外见到了清代诸城名士王赓言的墓志铭拓片。该墓志铭由清翰林院修撰、户部尚书潘世恩撰文,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英和篆额,体仁阁大学士、两江总督孙玉庭书丹。遗憾的是,墓志铭篆额未能拓下保留下来。在笔者所见的有关诸城名士的墓志铭中,由三位朝廷重臣撰书的比较罕见,足见墓志铭主人的地位声望;王赓言的墓志铭在近世诸城史志中无从记载,这方拓片的发现,无疑对研究这位文化名人的生平家世、人生贡献等情况有重要意义。

王赓言(17621824),字赞虞,号篑山,其祖先原是直隶良乡县窦店镇人,始迁祖王友,在明初以军功调诸城掌印千户,遂为诸城人,世居东关铁沟村(今诸城密州街道王家铁沟)。王氏家族,全族尚武,传至十三世王赓言以科举成名。王赓言自幼颖悟好学,功底扎实深厚。乾隆五十七年(1792) 参加壬子科山东考试,中举人。乾隆五十八年会试,高中第五名贡士,乾隆六十年(1795)乙卯科殿试三甲第七名进士。

他先后任吏部考功司主事,文选司员外郎,考功司郎中,掌管勋司印,监督户部宝泉局。嘉庆第十四年,调江西广信府知府。他在此“公正无私,秉公而断,不几年,监狱为空”(参见张崇玖《诸城明清进士传略》,西冷印社20076月第1版)。广信府原有信江书院,倾废已久,王赓言捐千金重修之,增置田地千亩,并刊《信江书院志》以贻来者。后调南昌府知府。先后任江西督粮道,江安督粮道,江宁布政使,江西督粮道、江西布政使,按察使、江苏常镇通海兵备道、江苏布政使,按察使。王赓言在江苏任职时,省会有紫阳、正谊两书院经费不足,王赓言将狱判闲田八千亩划归紫阳、正谊两书院,所得收入,一方面供诸生学习费用,另一方面用来救济贫民,在地方甚有政声。因积劳成疾,道光四年(1824)卒于官。

王赓言学识渊博,工诗善书画,现有书画作品藏于诸城市博物馆。他还勤于治学和研究,喜搜罗乡邦文献,前后曾用二十余年的时间,搜集元代以后至嘉庆年间诸城名人写的诗及外籍人写诸城的诗共3502首,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辑成《东武诗存》十卷,为后世保存了元明清时不少诸城文人所撰写的诗作。王赓言还自订王氏塾本《四书释文》和《四书释译》两种,著有《篑山堂诗集》二十一卷、《车中吟》二卷。另外,还留下一部安氏木刻《孙过庭书谱》,此书系其在江苏任职时以重金购买,后运回故里秘藏,现藏于诸城市博物馆。

王赓言生有七子四女,孙二十二人,孙女二十人。长子谦恒,字牧之,号逊卿,监生,历任两浙候补盐课大使、浙江省金华府通判、温州同知、杭州总运等职,曾参与纂修道光《诸城县续志》;二子履亨,字升衢,号园,道光壬午科(1822)举人。历任陕西澄城、吴堡、咸宁、大荔、蒲城知县,终官兴安府知府,诰赠资政大夫,政绩载《经世文编》《守令》上卷;三子履正,字成之,号菘园。嘉庆癸酉科(1813)举人,内阁中书议叙加一级授文林郎,未仕,好赋诗文,著有《苍斋诗稿》六卷传世;四子履奎,字文垣,号蔗园,廪贡生。候补兵马司正指挥;五子履福,字箕五,号蕉园,江苏候补州吏目,云南镇沆厅同知,光绪十六年(1891)以外孙管象颐赠奉政大夫、翰林院庶吉士。著有《自悦云斋诗文集》《秦纪程》《蜀笔记》;六子履兴,字昙生,号芋园,曾任江西德兴、鄱阳县知县,终官四川仁寿县知县,赏戴花翎恩赏二品封典;幼子履庆,号荔园,四川候补按察司经历。其孙辈中有名的有谦恒长子志超,字子班,号卓,道光三年(1823)进士。官户部河南司主事;谦恒三子志浩,字集堂,号祖山,咸丰壬子科( 1852 )举人,曾任内阁中书、两淮盐场大使;履亨长子志信,字竹庵,终官直隶州知州。履亨四子志修,字竹吾,号庐,光绪己卯科(1879)顺天乡试副榜。终官奉天岫岩州知州;履正三子志纪,字以云,号小菘,同治癸酉科(1873)恩贡。授直隶州州判,乐陵县教谕;履奎次子志学,字习轩,候选光禄寺署正,钦加同知衔,赏戴蓝翎,四品封典,授中宪大夫;履奎三子志陛,字允甫,增贡生。广西试用府经历。钦加同知衔,赏戴兰翎,恩赏正四品封典,授中宪大夫;履兴长子志章,字幼石,号仲襄。花翎同知衔,特授湖北宣恩县知县;履兴次子志范,字仲禹,号梦符,花翎同知衔,特授直隶新乐县知县。

墓志铭拓片长宽各0.62米,全文为工整小楷字体,共761字。墓志铭撰文者:潘世恩(17691855)字槐堂,号芝轩,出生于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乾隆五十八年(1793)癸丑任科状元,在翰林院修撰,嘉庆四年(1799),升任内阁学士。嘉庆十二年(1807)任《四库全书》总裁和文颖馆总裁。嘉庆十三年(1808)任翰林院学士。嘉庆十七年(1812)任工部尚书,嘉庆十九年(1814)调任户部,任吏部尚书,武英殿和国史馆总裁。道光八年(1828)任礼部、工部、吏部尚书,道光十三年(

1833)任体仁阁大学士,国史馆总裁,十六年(1836)上书房总师傅,次年(1837)任军机大臣,武英殿大学士加任太傅衔。咸丰四年卒,入祀贤良祠,谥“文恭”。有《潘文恭自订年谱》《恩补斋集》《莫意斋文集》《读史镜古偏》传世。

墓志铭篆额者英和(17711840),名石桐,字树琴,一字定圃,号煦斋,索绰络氏,满洲正白族人。英和与潘世恩都是刘墉学士的学生,在乾隆五十八年(1793)癸丑科,刘墉任会试总裁官时,取中英和与潘世恩,并将二人视为“玉树两株”。道光初年,受命为军机大臣、户部尚书,后兼任协办大学士及翰林掌院学士、加太子太保衔。道光二十年(1840)卒,赠三品卿衔。英和工诗文,善书法,嗜书藏书,余俸全部用于购藏古籍旧椠,藏书非常可观,著有《恩福堂诗集笔记》《恩庆堂集》《卜魁集纪略》等。

墓志铭书丹者孙玉庭(17521834),字嘉树,号寄圃,山东济宁人。乾隆四十年(1775)晋三甲第7名进士。道光元年(1821)授协办学士。道光四年(1824)授体仁阁大学士。83岁卒于故里,谥号“文定”。著有《延厘堂诗集》《盐法隅说》等。孙玉庭善书法,书宗欧阳询、遂良,但不拘泥于点画形似,注意取其笔法、意趣,颇得韵味。王赓言墓志铭为孙玉庭晚年所书,字迹起伏遵劲、风韵别致,是孙玉庭小楷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附:

皇清诰授中宪大夫、例晋通议大夫、赐同进士出身、署江苏按察使司按察使、常镇通海兵备道、篑山王公暨德配董恭人墓志铭

赐进士及第、光禄大夫、翰林院修撰、户部尚书、治平年愚弟潘世恩顿首拜撰文

赐同进士出身、光禄大夫、体仁阁大学士、两江总督,世愚弟孙玉庭顿首书丹

赐进士出身、光禄大夫、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年愚弟英和顿首拜篆盖

公讳赓言,姓王氏,字赞虞,号篑山,原籍直隶良乡县窦店镇。始迁祖讳友,明永乐二年除诸城所掌印千户,遂家焉,世居城东铁沟村。曾祖讳鼎锟,曾祖母邱氏。本生曾祖讳鼎镛,本生曾祖母臧氏。祖讳培,赠中宪大夫;祖母李氏,赠恭人。父讳建功,赠中宪大夫;母王氏,赠恭人。

公由乾隆壬子科举人、癸丑科进士,乙卯科殿试。先后任吏部考功司主事、文选司员外郎、考功司郎中、掌稽勋司印、户部宝泉局监督、江西督粮道,署江宁布政使,江两督粮道,署江西布政使、按察使,江苏常镇通海兵备道,两署江苏布政使、按察使。

生于乾隆二十七年正月初三日巳时,卒于道光四年八月二十日辰时,年六十三。配董恭人,邑武庠生鹏飞公女,生于乾隆二十二年八月初一日子时,卒于道光三年十二月三十日亥时,年六十七。子七人:谦恒,浙江候补通判署嘉兴府通判金华府通判,温州府同知;履亨,道光壬午科举人,充实录馆滕议叙知县;履正,癸酉科举人,候选知县;履奎,邑廪膳生,俱董恭人出。履福、履兴、履庆俱侧室出。女四人。孙八人。志超,道光辛巳恩科举人,壬午恩科进士,户部主事。志信、志喜、志学、志升、志新、志显、志勤。孙女十二人。曾孙一人,绣田。道光六年三月初四日,合葬公于城南吴家窑新阡。铭曰:

王公初祖,世职军官。与明终始,其后多贤。

海山灵秀,生此伟人。青州名士,熙朝宝臣。

少孤力学,颖悟如神。孝于慈母,友于诸昆。

德配曰董,相夫以勤。壮岁筮仕,能致其身。

郎官俊守,身名俱完。观察两江,比于韦丹。

行台行省,摄理频烦。扬历中外,卅年焉。

余事为诗,秀句名篇。风流儒雅,映照江山。

未遂大用,有数存焉。蝉嫣科第,有子有孙。

日吉时良,维莫之春。合葬从周,吴窑新阡。

魂安九地,神归九天。死而益光,千秋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