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双碳理念下城市绿色发展的设计方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7
/ 2

科技创新与双碳理念下城市绿色发展的设计方案

邱枫,包辰,陈铭,苏锦辉

杭州中泽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省 杭州市 310000

摘要:“双碳”目标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的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发展阶段性目标。“双碳”目标分别以2030年和2060年为具体的时间规划节点,为可持续发展厘定了操作性强、节奏明确的理想愿景。但目前我国在“双碳”目标的推进上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与绿色环保整体意识不强、传统能源依赖度高、能源结构不合理等因素有关。重新梳理并合理规划布局能源结构,通过科技创新赋能倒逼能源优化方为可行之策。

关键词:科技创新;双碳理念;城市绿色发展;设计方案

1科技创新对城市绿色发展的重要意义

1.1科技创新有利于支撑生产绿色化

科技创新在应对人类共同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支撑作用。一方面,高校和研发机构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通过不断地科学研究得出新发现、新知识,为企业提供高新技术产生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科技创新可以加快一部分产业和生产流程从传统产业中分离出来,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并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的中间产品出现。

1.2科技创新有利于维护生态绿色化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产活动的物质基础,绿色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环境的制约,而资源节约、环境治理又离不开科技创新。首先,科技创新能促进各类能源的节约利用。其次,科技创新能够有效改善已经造成的环境问题,有效降低生产过程中各类污染物的排放量,缓解各类污染问题。最后,生态建设的关键在于能否及时应对自然灾害、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情况,而这同样需要科技创新。

2科技创新与双碳理念下城市绿色发展的设计方案

2.1从科技创新角度出发进行研究

正如该书第六章所言、设计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助力,环保材料的选择、清洁能源的配置、空气质量的控制,这些全部需要大量应用创新科技。只有从方案设计伊始就对可持续发展问题加以关注,才能将各项规划落到实处,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首先,国家应不断落实相关政策,以政策促产业、提高相关企业的科技研发力、生产力和推广力,以层出不穷的创新技术来推动设计改革,促进发展转型;其次,可从教育入手、提升设计师的环保应用能力。先进的设计理念只有在有能力的设计师手中才可能付诸实践。针对当前绿色设计师稀缺的现状,可通过加大资源投入、加强政策扶持、拓宽培养渠道等方式来促进人才升级;最后,设计参与者应主动更新理念,不断进行自我提升,做绿色发展的领路人。

2.2强化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加快建立产学研用创新体系

在针对绿色发展开展科技创新的过程中,科技创新骨干总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为代表的创新主体,另一类是在某科技创新型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领军企业。两者在科技创新上的侧重点不同,科技创新能力也各具特点:高校、科研机构拥有一流的科研人才和硬件条件,更注重核心理论与前瞻性技术研究;而现代产业体系中的领军企业,掌握行业内的关键和核心技术,具备较强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控制力,在行业标准的制定和修订中具有话语权。这样的领军企业是行业内的标杆,是技术进步的引领者,凭借其雄厚的科技创新能力而雄踞霸主地位,产品创新上更侧重于市场化和应用性研究。

针对两者的不同特点,在科技创新中的骨干引领作用应当有所区别。以山东大学为主要代表的高校、科研院所等,应当围绕产业战略需求,面向科技创新的主战场,开展重大关键技术、前沿技术、共性技术研究,着力解决制约科技创新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发挥高层次人才的集聚作用,打造济南创新人才高地;大力支持“双创”事业,为济南市各类企业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保驾护航。

而对于骨干企业,应突出“强强联手、借势发展”的导向,鼓励企业充分利用“创新型国家”建设等重大机遇,引大联强、借力扩张,主动介入科技创新前沿领域。同时,借助骨干企业的发展优势,发掘科技创新潜力。鼓励像浪潮集团等规模型、实力型企业兼并重组,集中资源,提高创新水平和竞争能力,形成一批兼具规模和实力的国际级、国家级龙头企业,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以中国软件名城提质升级为统领,以基础软件为核心,打造硬件、软件、应用、服务于一体的安全可靠关键软硬件产业生态。以高端工业软件及系统为核心,打造软件驱动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的生态体系。开展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共性技术、应用技术研究,重点突破自然语言理解、智能控制与决策等人工智能技术。鼓励发展面向移动智能终端、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等平台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的信息技术服务新业态,推进产业创新发展。

2.3优化配置政策,实现能源供给及消费平衡

一方面,推动相关部门完成耗能到产能的转变。相关管理部门应通过能耗监管平台的开发及相应管理政策的制定,监督相关耗能部门的能源流动轨迹,优化能源结构,实现富裕能源的再投入或转移应用,促使耗能部门完成节能甚至到产能的定位转变。同时,管理部门应强化政策解读能力,通过相关政策明确节能的产业改革方向,提前做好能源规划,并推进阶段性能源消耗情况审核,确保能源应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另一方面,可通过相关配置政策,调整耗能结构,提升能源结构匹配度。部分耗能在社会生产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如交通出行、制造业生产等。在必要的能源消耗中,可通过政策指引应用绿色能源,也可通过政策引导,建设以绿色能源为驱动的公共设施,实现能源应用效率的最大化。部分衰落型产业在最后一批能耗产出后将面临社会淘汰,此类产业应顺势而为,借助相应的能源配置政策完成最后的资源合理分配,将污染性能源的排放降到最低,并提取相关可回收设备部件,整改投入至绿色能源产业中。

2.4以数字科技为推手助力研究

随着污染治理的推进和生态建设工程的发展,数字科技的价值越发凸显。以底层建设为例、无论是温室气体的控制、碳排放量的检测还是环保材料研发,都离不开数字科技的助力。因此、想要实现设计转型,必须充分借助数字科技发展的利好条件:以设计师为代表的从业人员应增强应用意识。设计者需要密切了解技术发展现状,从专业领域出发,对有发展空间和应用价值的新科技进行重点关注;企业应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应用范围。除排放控制外,数字科技在市场调研、材料检测、施工管理等领域都具备广阔的应用与发展空间。企业应充分利用有利政策进行应用尝试,在技术突破的同时推动绿色发展;政府要加大关注力度。以政府为代表的资源引导方,应充分把握发展风向,通过资源的有效调节来激励开发,为数字技术在绿色设计领域的长远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结论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对新时代实现能源结构转型提出了迫切要求。“双碳”目标下科技创新赋能能源结构转型,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积极意义。要想实现能源结构转型的“先立后破”,应借力科技创新,提升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效果。在后续实践过程中,应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加大创新投入,使科技创新在能源结构转型中发挥更大赋能作用。

参考文献:

[1]魏敏.能源转型背景下的中国与中东能源合作[J].当代世界,2023(2):23-28.

[2]孙宝东,张军,韩一杰,等.“双碳”目标下统筹能源安全与低碳转型的我国能源系统演化趋势与路径研究[J].中国煤炭,2022(10):1-15.

[3]杨广晖,郑浦阳,单燕斐.能源技术创新对区域绿色经济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J].工业技术经济,2023(1):129-138.

[4]谭显春,郭雯,樊杰,等.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框架与技术创新政策研究[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2(4):435-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