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风险分析及其防控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3
/ 2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风险分析及其防控措施

赵振城

身份证:452126198207252119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存在着诸多风险问题。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很多地区纷纷开工建设大量大型建筑项目。为保障项目的整体质量,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管理人员应对建设工程管理风险进行严格的预测和防范。与此同时,管理人员需要积极探索各种适合企业发展的管理方式,以此来提高企业的风险管控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风险;防控措施

引言

新形势下,建筑工程项目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而为满足人们不断增加的建筑项目需求,更多建筑企业和施工企业面临的管理风险逐渐增多,相应的风险防范和应对措施也呈现递增趋势,在提高施工质量的同时,要降低了施工成本。由于建筑项目面临的施工管理风险类型增多,有效地防范和应对措施提出难度也逐渐增多,就此展开研究。

1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风险

1.1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风险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拥有专业知识能力和专业技术的人才是每个企业的必备人员。而人员作为管理中的执行者,其自身的素质直接决定企业管理体系执行的绩效,尤其在知识方面和能力方面。首先,从知识方面来看,企业中管理人员能力与知识的掌握,决定着管理工作能否合理、公平、有效地开展。当企业中管理人员的知识层面比较薄弱,同时还没有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这就容易导致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理时容易出现纰漏,不能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来进行衡量,也无法给项目管理做出正确的判断,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隐患。其次,从能力方面来看,可以发现相同制度执行时不同能力水平的管理人员执行得出的效果也不同。执行人员能力不足,或者对于企业的制度了解不够深入,这不仅会在在执行时出现一定的偏差,更可能导致不同的执行结果。当偏差出现时,如果管理人员没有及时地发现和纠正,就会对工程管理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在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执行质量水平的能力也是施工管理中存在风险问题的关键点。

1.2管理制度不完善

随着市场发展企业管理变革,各企业以项目成本、安全、质量、资金、工程分包和材料采购信息管理等为中心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并制定了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但是实际执行时,项目管理者执行力度不够,导致管理制度实施面临风险,有些管理人员缺乏制度执行意识,对制度执行并不严格,甚至违规操作,进而引发各种风险。例如有些管理人员对制度和办法的理解不够深入和透彻,所掌握的制度应用水平并不高,无法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灵活应用各种规章制度,特别是在施工过程中为了赶进度而忽略成本,在签字确认和节省方面都存在矛盾,最后工程清算是成本超支。而有些管理人员则为了降低成本而牺牲安全,导致安全事故。有些管理人并不注重文明施工导致企业被业主批评而造成资信风险。还有些管理人员在工程分包时并没有按照制度规定对合同评审进行仔细检查,甚至并未签订分包合同,最终出现法律纠纷和经济损失。有些项目部并没有按照规定对经济技术进行定期分析,或是自欺欺人分析经济技术,导致管理中的经济风险无法及时有效化解,造成成本损失,项目亏损。

1.3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是指由于工程设计、施工工艺、材料等因素所导致的风险,其对工程的质量、进度和安全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对技术风险的识别和应对至关重要。技术风险识别主要通过系统分析和评估可能会影响工程进展的因素,以提前发现潜在的技术风险。在实践中,识别技术风险需要参考相关规范、标准和案例经验,并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进行综合考虑。为了有效地应对技术风险,需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管理手段,制定完善的工程设计、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制度,以确保项目的高质量完成。

2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风险防控措施

2.1管理人员的素质得到提高

首先,落实持证上岗制度。目前“企业挂靠经营”的情况层出不穷,以致于一部分年轻人为了薪资待遇而考取相应的证书。同时,“人员与证书不匹配”的问题也经常出现。而以上问题给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造成一定的影响。要想解决此类问题,就需要相关部门和政府严厉打击“企业挂靠经营”和“人证不匹配”等行为,严格审核上岗人员的相关证件,在审查中,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对此行为进行制止和处罚。其次,开展绩效考核。为了提高管理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各部门在严格审查证书的基础上,还应该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绩效考核评价制度。相关部门可以不定期地进行调查,了解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当管理人员不具备相应的素质要求时,相关部门应取消其资格证书,以此来促进管理人员持续提升自身的素质。最后,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活到老,学到老”这一句名言一直在告诫每一个人,要坚持努力的进行学习和工作,要在学习中去工作,在工作中去提高。因此,管理人员应认清自身的定位,将“活到老,学到老”的观念和思想始终刻在自己的心里,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将被动变为主动,将自身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并以坚持不懈的精神积极投入到学习知识,以此提高自身的能力。

2.2完善企业管理制度

企业要想实现健康持续发展,需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提高风险防范水平。首先,完善并创新制度主体组织机构,将人的主观意识、创新能力和能动作用充分激发出来,从制度层面,对员工自身价值进行充分考虑,并为其提供良好工作环境,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福利待遇,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使其能够主动承担企业的风险责任。其次,完善制度实施方式。也就是在保障规章制度权威性的同时,将制度落实,与员工岗位职责,选拔经济利益等方面结合起来,积极推行问责制度和追究制度,做好风险防范工作。最后,完善并创新规章制度,政府和业主由于对工程施工要求不断提高,需要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根据要求而逐渐完善制度内容。例如在安全质量管理上增设防尘防噪、文明施工、资源节约等方面的规章制度,提高企业项目管理水平,避免施工过程出现问题,导致企业受到经济和信誉风险。

2.3信息技术的应用

①建筑企业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起完善的数据库,借助计算机软件处理功能,结合实际情况编写详细的施工操作流程,确保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施工流程操作,尽可能降低施工操作错误率,避免违章操作带来的质量隐患。②建筑企业应加大对信息化设备和网络平台建设的投入力度,推动智慧工地建设。除了传统的检测仪器,建筑企业还应购置电子显示屏、视频监控摄像头、物联网感应装置等智能化设备,并搭建覆盖全场景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便于管理人员开展日常的巡查、抽查、预警、追溯等工作。③建筑企业还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推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模式的创新。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拓宽了合作各方的沟通渠道,各合作方的沟通交流不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因此,建筑企业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搭建便捷高效的信息交互平台,以便于项目承包方、监理方、总包方等各类参建主体顺畅无阻地获取各类数据信息,从而达到提高施工效率、保障施工质量的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者需要具备系统的风险管理知识和技能,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与各方利益相关者的沟通和合作,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和精度。唯有此,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项目风险,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和圆满完成。

参考文献

[1]张杰.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措施[J].居舍,2020(10):151.

[2]梁渊博.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风险防控措施[J].门窗,2019(23):68.

[3]石欢吉.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风险管理的措施[J].绿色环保建材,2019(11):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