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沥青路面病害及防治措施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2
/ 2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病害及防治措施探析

谢文海

  临沂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沂水县中心276400

摘要:公路路面的修复工作,尤其是沥青路面的修复及病害防治对于保证公路的运输能力和运输效率显得尤其重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沥青路面的几种常见病害及其成因,并对现场的实际情况提出与之相对应的处治措施,并按病害的类别,病害的程度,有针对行的给了处理措施。沥青路面的损坏形式很多,原因也很复杂,损坏以后对道路使用效果有直接影响,在未来的时间里我们需要不断地去探索,优化每个病害的处治方式,做出更好的预防措施,设计更合理的沥青道路,将沥青路面病害从源头上解决,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节约养护资金。

关键词:公路工程;沥青路面;病害;防治措施;探析

引言

沥青路面是当前公路工程最常用的路面类型,但随着交通量的不断增加,加之养护管理不到位,会使路面发生不同类型的病害,轻则影响路面整体外观,重则造成不同程度的结构破坏。因此,有必要在掌握病害产生原因的基础上,采取有效养护措施加以处理。

1交通工程沥青路面常见病害

1.1裂缝型的病害根据现场取芯检测情况来看,病害较重横向裂缝和新生横向裂缝芯样中的裂缝贯穿沥青上、中面层,下面层均完好无裂缝,其中病害较重裂缝芯样的中面层碎裂;病害较轻裂缝芯样,层间脱落、有少许空洞、部分交界处破碎、沥青粘合力不足。

1.2 坑槽

坑槽是公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表面骨料脱落,而导致路面出现坑洞,从当前出现路面坑槽的实际情况来看,槽有可能出现在路面的任何位置,形成路面坑槽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道路建设过程中,由于路面施工材料摊涂不均匀,造成各部位受力情况不同,在有车辆行驶时,路面所产生的形变不同,进而导致形变较大的地方骨料脱落,形成坑槽;第二,主要是由于在施工过程中,基层之间发生沥青混合料渗漏,从而导致沥青和骨料之间的粘着力大大下降,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骨料迅速脱落,即便是在外界影响因素较小的情况下,也会形成坑槽;第三,路面在行驶过程中,超载问题较为严重,严重影响路面的设计承载力,随着时间的延长,将会导致路面发生严重形变,骨料脱落,形成坑槽问题

1.3沉陷

公路工程对压实度有一定的要求,只有严格按照公路压实度要求规范开展碾压作业,才能保障公路路面的承载性能。在施工过程中碾压作业不达标,或压路机机型选择不合理、碾压方式不得当、碾压次数较少、碾压不均匀等,都会影响路面的压实度与稳定性,之后路面在长期行车荷载的作用下,尤其是不均匀荷载条件下就可能发生沉陷 。

2沥青路面病害防治措施

2.1裂缝类的防治措施

2.1.1 裂缝类的处治沥青路面裂缝产生后,应及时予以处理,防止水等有害物质侵入,影响道路使用寿命。对于裂缝宽度不超过 3mm 的细小裂缝,可不处理,定期观察裂缝情况,出现裂缝变宽时,及时处理;对于裂缝宽度在 3~ 5mm 之间的裂缝,可用工具将裂缝中的杂物清出,用乳化沥青进行灌缝处理;对于大于 5mm 的粗裂缝,应当将裂缝挖开,清理干净后用沥青混合料修补,并充分 压实;对于由于路基、基层强度不足或路基翻浆等原因引起的严重龟裂,应先处治好基层后再重作面层。如果裂缝出现啃边、错台现象,则表示此处裂缝已经贯通,对其进行处理时需将结构层进行挖除,对地基承载力重新进行测定,然后喷洒透层油,使得路基能与结构层更好的粘连在一起,使得沥青混凝土有 更好的整体性,从而提升沥青路面寿命,减少修补次数,节约养护资金。

2.1.2 裂缝类的预防

(1)设计应综合考虑水文地质、交通流量、车辆荷载及各类环境因素的影响,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道 路的使用寿命。(2)严把质量关,每一道工序都需经过检验,每一种材料都需要进行检测,严格控制结构层厚度、压实度、配合比。(3)对来往车辆进行监测,禁止超载车辆进入。

2.2 沉陷维修养护措施

(1) 当发生不均匀沉降时,如果基层依然可以保持稳定,未遭到明显破坏,仅修复面层即可,而若面层很大,则要对结构层进行重铺。(2)当局部路基存在孔洞或其他方面问题时,需要在回填碎石等材料达到密实状态后进行结构层施工。(3)对于桥涵引道,考虑到填土压实不足会引起沉降,故应重新进行路基处理层施工,切实做好压实处理。将基层处理完毕后,进行路面结构层施工。(4)若路段中有软基存在,则要通过换填加以处理,此时要注意采用合适的换填材料,一般使用砂砾石、砂土或工业废渣。(5)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钻孔注浆等方法进行加固处理。 泛油维修养护措施当路面泛油病害轻微时,可以在气温相对较高的条件下铺撒石屑或粗砂(其粒径按3~5mm控制),再用压路机将其压实;若路面上有严重的泛油问题,需选择气温相对较高的时间段撒布碎石(其粒径按 5~10mm 控制),再用压路机将其压实,确认保持稳定后,撒布石屑或粗砂 (其粒径按3~5mm控制),最后利用压路机将其压实。当存在含油量相对较大的软层时,先将软层去除,再重新摊铺沥青面层。泛油病害养护处理的关键点在于选择合适的时机,首先要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其次撒料要沿行车方向进行,按照先撒粗料、再撒细料的顺序施工。

2.3沥青路面坑槽处治

坑槽问题是当前路面使用过程中较为严重的一类问题,引起该问题出现的原因较多,影响较为严重,会严重影响路面的使用效果,在进行修补时,需要具 体原因具体分析,结合实际请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 措施进行处理。坑槽问题不仅仅是影响路面的平整度,还会引发漏水、腐蚀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在选择修复材料时,要选择具有良好防水、抗腐蚀性能的材料投入使用,这是保证修复效果的基本条件,在选择具体修补技术时,需要考虑坑槽的面积、深度等因素,采取相应的处理方式,在实际应用中,挖补处治法和原地热再生法是两种常用的处理措施,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对于有条件的建筑企业,还可以在修复层下铺设抗裂贴,可以有效提高路面的强度,减轻在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形变,对减少裂缝和坑槽问题的产生,延长路面的使用年限有很好的效果。

2.4做好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在沥青路面中如果能够在路面病害出现之前落实好预防性的路面养护措施,减少路面病害出现的概率的话是比较科学合理的,这样不仅可以降低病害对于路面的影响,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经济损失。当前,预防养护的技术类型比较多,形式也比较丰富,比如说上文提到的稀浆封层也是一种养护技术以及含砂雾封层技术,这两种技术是当前沥青路面养护中使用比较普遍的技术,在预防路害方面的表现情况比较好,在使用稀浆封层技术的时候,要对其中的水、填料、集料、添加剂和乳化沥青等成分进行充分的混合,然后形成混合材料,再使用稀浆封层车撒布在路面上,从而形成保护膜,在实际的养护工作中,要着重观察路面是否可以使用该项养护技术。在路面的预防工作中,做好边坡的防护工作也是关键点,在实际的施工中可以对边坡进行合理的硬化,从而减少边坡附近水土出现流失的情况,并防止雨水渗入路基造成路基承载不足,从而减少松散类型病害的出现。除了对边坡进行硬化外,还可以在边坡上种植植物,采用植物预防养护技术。

结语

本文总结了常见病害的表现形式、产生的原因以 及处治与预防的方法。面对目前沥青路面所出现的病害,希望设计及施工单位在建设沥青路面过程中把建 设质量放在第一位,在道路建设过程中严格做到层层工序检测合格,改掉“重养护,轻建设”的固化思想,减少养护期才能更好的节约资金。在后期养护过程中,针对前期出现的微小病害进行记录并实时监测,在病害扩大的时候及时对其进行处理,防止病害扩大化,对路面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参考文献

[1]孙权,程俊毅,田绍鸿,等. 基于无人机LIDAR 数据多尺度特征的沥青路面病害提取方法[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7(1): 1-11。

[2]岳超辉.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

工程技术研究,2021,44(11):67-68.

作者简介:谢文海,1986.10,男,山东省临沂市,助理工程师,从事研究公路工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