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浅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2
/ 2

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浅探

徐忠杰

上海市青浦区徐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702

摘要:“面瘫”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具有难治愈、治疗周期长、并发症多样化等特点。针灸疗法和中药疗法都是周围性面瘫的主要治疗方法,都在临床上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但两者单独使用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足,所以很多医院都会在周围性面瘫治疗中联合使用针灸疗法与中药疗法,以达到提高周围性面瘫治疗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针灸联合中药治疗临床疗效综述

“周围性面瘫”英文全称为“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也被称为面神经炎或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属于神经系统疾病。面神经病毒感染、免疫性反应、面神经管内组织急性水肿等是导致周围性面瘫发生的主要原因。还有学者认为,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也会引起周围性面神经病变,如果不及时诊治则会引发面神经水肿、面部变形等症状,从而导致面瘫发生。中医认为,外感风寒容易使经络阻滞,从而导致面部弛缓,最终引发周围性面瘫,可通过针灸及中药进行治疗。但单独的针灸或者中药治疗还存在一些不足,只有两者联合治疗才能最大程度提高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治疗效果。

1周围性面瘫病理

1.1疾病类型及病因

(1)疾病类型。通常可分为特发性周围性面瘫和继发性周围性面瘫,特发性周围性面瘫是指由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导致的面瘫,而继发性周围性面瘫则是指因为脑梗死、肿瘤、外伤等原因导致的面瘫。

(2)病因。常见原因包括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包括面神经炎、贝尔麻痹等诱发麻痹症状)和外伤(包括骨折、刀伤、手术损伤、产伤、气压伤等)。主要病因包括感染、肿瘤、自身免疫疾病及血管炎疾病等[1]

1.2临床症状

周围性面瘫发病初期,刷牙时会出现口角漏水的情况,如果不及时诊疗就会加重病情,2周左右就会达到高峰,然后出现、额纹消失、眼睛不能闭合、嘴巴歪向健康一侧、鼓腮时病侧鼓不起来、口角漏气、病侧鼻盾沟消失等更为严重的症状[1-2]。此外,还会伴随有Bell征(眼睑不能闭合等)、听觉过敏、味觉障碍、泪腺分泌障碍等其他症状。

2周围性面瘫的检查及常规治疗

2.1检查

包括面部神经功能检查(观察患者蹙额、皱眉、闭眼、龇牙等动作协调度)、有无疱疹检查(检查外耳道、耳廓等部位)、痛觉及感官检查、面神经损害检查(头颅MRI、CT检查)。

2.2常规治疗

包括常规西医药物治疗方法、物理治疗方法和手术治疗方法,其中西医药物治疗包括抗病毒药物治疗(阿昔洛韦片、利巴韦林等)、皮脂类固醇激素类药物治疗及营养神经药物治疗(包括地塞米松、强的松、维生素B1等);物理治疗包括红外线物理疗法、药物离子导入物理疗法及局部热敷物理疗法等;手术治疗包括面神经减压术、舌下神经吻合术等[2]

3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方法及效果

3.1针灸治疗

①根据《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等中记载的传统针灸疗法确定针灸穴位,包括主穴、配穴等,其中主穴包括阳白穴、地仓穴、迎香穴、颊车穴、承浆穴、牵正穴、翳风穴;配穴包括侧风池穴、对侧合谷穴、双侧太冲穴。②根据患者症状适当增加针灸穴位,例如针对有“闭目不全”症状的患者,可增加攒竹穴、鱼腰穴、丝竹空穴等;针对有“味觉减退”的患者增加廉泉穴;针对有“人中沟歪斜”的患者增加水沟穴[2-3]。③针灸时需要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一次性针灸针,并对针灸针、针灸穴位进行消毒,然后使用捻转泻法进行针灸治疗,针灸时手法要轻。④留针时间不能超过30min,针灸频率为:1次/天,10次1疗程,需连续治疗2个疗程。

3.2中药治疗

常用于周围性面瘫的中药药方是“加味牵正散”,药方由白附子、全蝎、僵蚕等重要药材组成,具体药材及配方剂量见表1。

1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方剂组成及剂量

药材名称

剂量

白附子

6g

全蝎

6g

僵蚕

15g

地龙

15g

川芎

15g

当归

15g

菖蒲

9g

甘草

6g

中药熬制方法及辨证治疗如下:

①准备好足量的白附子并提前煎熬,其他药物常规煎煮。②中药熬制成功后要求患者每天服用1剂,分早上和晚上两次服用。③对于合并有其他病症的患者可以通过适当增加部分药材用量来进行辨证治疗,例如针对合并有风寒阻络的患者,可适当增加白芷用量;针对合并有肝胆湿热的患者,可适当增加龙胆草和柴胡用量;针对合并有气虚血瘀的患者可适当增加黄芪及白芍用量。10天为1疗程,需要治疗2个疗程。

3.3联合治疗注意事项

针灸联合中药治疗的原理在于先对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针灸治疗,然后在该基础上进行中药治疗,方法见3.1和3.2。多数情况下周围性面瘫患者接受针灸联合中药治疗的时间至少10天,10天1疗程,为提高治疗效果,可以连续接受2个疗程的联合治疗。

3.4疗效评定标准及临床效果

(1)疗效评定标准:①治疗效果: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面部神经功能及残疾程度:分别用HB分级法、面部残疾指数(FDI)进行评价,都数分数越高越好

[3]

3.5临床效果

张克飞[4](2020)等人以40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为实验对象进行不同治疗方法试验。结果显示,观察组(200例,中药自拟方+温针灸治疗)的面神经功能分级、临床疗效都优于对照组(200例,单独针灸治疗)且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陈磊[5](2019)等人以88例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患者分为例数均为44例的观察组与对照组,然后分别进行针灸联合中药治疗(针灸+中药汤剂牵正散合桂枝汤)、单独针灸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面部残疾指数(FDI)评分、面神经功能评分(HB)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以上研究结果都说明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效果更优于常规西药治

4结论

综上所述,周围性面瘫是发病率最高的面瘫病例类型,具有难治愈、并发症多样化、发病群体多样化等特点,常规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但从中医学角度,单纯的常规治疗并不能快速根治周围性面瘫,需要结合中药疗法及针灸疗法才能根治。因此,上文基于对周围性面病理的了解,综述了周围性面瘫临床治疗中针灸与中药联合使用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肖慈信. 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的效果分析[J]. 健康管理,2020(31):50.

[2] 谢芝宏,马丹梅,贺军. 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概况[J].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2021,10(3):108-110.

[3] 罗丽,高鹏. 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的效果探讨[J]. 中国保健营养,2021,31(7):317-318.

[4] 张克飞,王旋旋,王兵. 温针灸联合中药自拟方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J]. 当代医学,2020,26(1):167-169.

[5] 陈磊,焦鹏,李方辉. 中药汤剂联合针灸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效果[J]. 临床医药,2019,14(12):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