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控制建筑施工混凝土裂缝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2
/ 2

关于控制建筑施工混凝土裂缝技术分析

刘克佳

浙江宏兴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1500

摘要:在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应注意改进施工技术,做到安全稳定。同时,为了达到工程的目的,必须合理运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并对施工过程进行仔细地分析,以确保其强度。同时,应加强对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进行研究,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高工程结构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关键词:建筑施工;裂缝原因;裂缝处理技术

1建筑施工混凝土发生裂缝原因

1.1材料质量不合格

材料质量是影响建筑质量的重要因素,但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建筑业的规模不断扩大,行业中出现了恶性竞争。在施工材料采购中,采用低价、不符合施工标准的材料,以减少工程造价,会造成工程质量问题。建筑工程施工场地条件复杂,温度、湿度等因素都会影响结构的稳定性、抗压性和耐久性。同时,为了改善结构的稳定性,必须在混凝土配制过程中加入化学试剂。但由于施工人员经验不足、技术水平不高等原因,造成化学试剂的使用不当,混凝土在固化一段时间后产生开裂,严重影响了工程的整体质量。

1.2浇筑与振捣工艺不当

在混凝土结构工程中,应做到一次浇筑,并对其进行适当的振捣,以防止结构开裂。一些施工中的混凝土结构,在振捣结束后,因振捣过快而产生开裂。在混凝土结构中,振捣工作必须科学进行。但是,一些施工单位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着不科学的认识,没有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造成了整体结构的不稳定。此外,在浇筑过程中,由于混凝土结构存在一次浇筑不到位、浇筑环节中断等原因,造成了混凝土初凝时间的差异,进而造成了混凝土结构开裂。

1.3建筑结构设计不合理

在施工中,由于建筑结构的设计不合理,导致混凝土结构开裂,从而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比如,混凝土构件的截面尺寸与实际情况的严重偏差、混凝土梁跨度超过规范等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设计人员没有对混凝土结构进行精确的计算。在这种情况下,受力钢筋的截面一般都会很小,那么横截面的厚度就会和标准值有很大的偏差,再加上不合理的节点布置,会对混凝土结构的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增加结构开裂的风险。此外,由于裂缝问题并未包括在合同中,因此有些设计者会根据自己的想法和以往的经验,对结构进行修改,而不会考虑到设计变更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

1.4混凝土配置不合理

在混凝土工程中,材料的配比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施工质。不合理的配比,会导致混凝土在固化后承载力不足、稳定性不能满足工程的要求,从而影响结构的稳定性。另外,为了增强结构的抗压性能,必须在施工中添加相应的化学药剂,以改善其稳定性,而使用的化学药剂种类和用量不合理,将会严重地影响建筑物的整体质量,从而使混凝土的强度水平下降。由于施工现场的复杂环境,混凝土的制造地点与浇筑地点相隔很远,在搅拌完毕后必须将混凝土运送至工地进行浇筑,但是由于运输路线和运输方式缺乏科学规划,导致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产生质量问题。

1.5养护管理工作不合理

施工中出现的混凝土结构裂缝,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施工中的养护和管理不善造成的。针对混凝土结构,应加强养护管理,一旦发现有小裂缝,应立即进行修复,防止其发展为大深度裂缝。在具体的养护管理中,要注意喷水和覆盖。但有些施工项目在混凝土施工结束后没有进行喷水养护,导致裂缝难以得到有效地控制。此外,在建筑混凝土结构的养护管理中,现代养护管理技术无法得到较好的应用,一些养护管理人员的技术能力较差,致使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执行出现了偏差,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

2.建筑施工混凝土裂缝处理技术

2.1结构补强技术

由于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混凝土配比不合格、温度差异等原因造成结构开裂。施工项目经过一段时间的施工,由于雨水的侵蚀,混凝土中的钢筋会发生腐蚀,从而导致建筑的整体稳定性下降,从而扩大裂缝的影响范围。结构裂缝可以采用结构补强技术,在结构裂缝发生后,技术人员要从多角度综合分析裂缝的强度和受力,找到引起裂缝扩展的主要因素,并在适当的部位加固,从而确保建筑物的安全,防止裂缝进一步扩大。

2.2开槽填补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混凝土结构裂缝,采取的技术措施也不尽相同。开槽填补技术主要用于解决裂缝范围小的问题,技术人员应根据裂缝的成因及具体部位,采取适当的处理方法。开槽填补技术的效果显著,但也有其不足之处,当同一部位的裂缝太多时,由于开槽时的开槽面积较大,会影响到整个结构的稳定。在采用开槽修补工艺时,施工人员必须使用专用的切槽工具,在混凝土裂缝部位开槽,并根据裂缝的宽度、深度和影响范围等来确定沟槽尺寸,然后采用填料来填充沟槽,常用的填料有沥青、水泥砂浆和树脂砂浆等。

2.3注浆技术

注浆技术是目前工程施工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混凝土裂缝处理技术,适用范围主要是针对裂缝面积较小、对整个混凝土结构影响较小的区域,适合于2~3mm宽的裂缝处理。在采用注浆技术前,必须对裂缝部位进行处理,以确保其洁净,并改善注浆效果。裂缝处理结束后,使用相应的设备对原混凝土强度、承载力实施分析,并按原设计参数进行施工,将其灌注到已形成的裂缝中,使灌浆与原有混凝土结构融为一体,避免因雨水冲刷、日晒等原因造成钢筋腐蚀。

2.4表面修补技术

裂缝是混凝土常见的典型病害,其特点是频繁出现、难以治理,因此应针对不同类型的裂缝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表面修补是目前最常用的混凝土裂缝修复方法,主要用于混凝土表层裂缝,而不能修复深层裂缝。针对某些裂缝病害,对其外观有一定的影响,可以采用此方法进行修复。在修补时,可以使用防腐材料、水泥等,对混凝土构件出现裂缝的地方进行粉刷,从而达到修补效果。应指出,若混凝土表面裂缝会影响到构件的结构与性能,则不能采用表面修补方法,而应对其进行更加复杂的修复。

2.5结构加固技术

在混凝土开裂病害的治理中,由于某些混凝土构件是主要承载结构,在长时间的使用中,出现了很大的裂缝问题,这些问题不但会影响到构件的外观,而且还会影响到构件的功能,单纯的修补是很难确保其功能的。因此,必须通过结构加固的方法来加强框架的强度。一般的结构加固法是将受力部分用钢材包住,以使其抗拉强度和强度达到设计标准,或通过预应力法来增加构件的承载能力。对板混凝土构件,可以通过粘贴钢板加固,使其得到较好的加固效果,防止裂缝的进一步发展。

2.6混凝土置换法

混凝土置换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如果混凝土结构受到了严重的损伤,不能用常规的方法来修补,只有置换混凝土,才能有效处理混凝土构件裂缝。在修补时,必须彻底去除原有的破损混凝土,再以高强度、高性能的混凝土进行填充,从而达到整体加固效果。在建筑施工中,应重视支撑结构的稳定性,而替代材料的性能应优于原有材料,为了改善其力学性能,应尽量选用聚合物混凝土。

3.结语

采取有效地控制混凝土裂缝方法,可以降低外界环境对成型质量的影响,改善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同时,加强对材料的检测,避免质量不合格现象,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因此,在对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方法进行研究时,应明确造成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技术和措施,以确保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江宏文.公路与桥梁施工中混凝土温度应力控制及裂缝优化措施[J].运输经理世界,2022(05):79-81.

[2]何港港.房建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分析[J].房地产世界,2022(06):113-115.

[3]武兆荣.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科技资讯,2022,20(14):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