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下的泥土越深 纪录片的感染力越强——从优秀国产纪录片《我们村的年轻人》谈纪录片的时代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2
/ 3

脚下的泥土越深 纪录片的感染力越强——从优秀国产纪录片《我们村的年轻人》谈纪录片的时代性

张晓东

阜阳广播电视台 安徽 阜阳 236000

【摘要】“纪录片是国家相册”。时代性是指某个社会或历史阶段下的特定背景和时代状态。当制作纪录片时,关注时代性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涉及到表现和记录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现实状况和发展变化。纪录片作品通过对时代背景的描绘展现了当代社会的发展历程与转变,透过真实的历史事件及社会现象传递出有价值且具体的信息,具有历史性和文化性,也是时代价值的重要体现。

【关键词】纪录片;乡村振兴;时代性;

纪录片要真实记录蓬勃发展的中国足迹,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新气象;用好技术手段,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反复打磨作品,着力提升作品质量。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局长徐麟曾表示,“纪录片在主题宣传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做好纪录片创作,要在纪录片的思想性、时代性、文化性、艺术性上下功夫,把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故事之内、蕴含于讲述之中。”[1]

如今,融媒体时代已然来临,纪录片应该也必须从思维观念与创作传播上调整脚步,拥抱时代。当然,与繁富多元的社会发展相比,中国纪录片的真实力量、人文内涵与审美魅力尚有一定的提升空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期待中国纪录片坚守真实之初心,与时俱进,砥砺前行。

   有的人看到的是很多的年轻人走出去,但是没有看到更多的年轻人走回来”。这是安徽阜阳广播电视台拍摄的新闻纪录片《我们村的年轻人》开篇第一句话。这句话,是该片摄制组在拍摄过程中捕捉到的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时代的剪影,也是在片子中反复锤炼的场景。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锚定目标、把牢方向,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推进乡村振兴,才能更好铺展开业兴村强、民富人和、美丽宜居、稳定繁荣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乡村振兴道路越走越宽。为了切实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报告特别强调了要培育和造就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懂农业就是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深刻理解和把握现代农业的发展规律,真正理解和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敢为农业发展的开路先锋。爱农村,就是要让我们广大涉农机构和基层干部,真正从思想上、行动上去关注农村,深刻认识中国本质是一个农业大国,认识农业兴则国家稳,农业旺则国家强的道理,增强事业心和责任心。爱农民,就是要求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农村基层干部,要真正培育对农民兄长的浓浓情感,要真心实意地关心关爱农民的生产生活,要发自内心地尊重农民,拜农民为师。只有建立起这样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党和国家制定的乡村振兴战略才可能得到有效实施,才能达到和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3][4][5]在党和政府的引领下,中国农村、农业、农民正发生着翻天覆地地变化。

“纪录片是国家相册”。安徽阜阳广播电视台制作的纪录片《我们村的年轻人》,以敏锐的视角去记录乡村振兴历程,以及在奋进征程中的典型人和典型事,截取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两个普通的乡村2021年从春耕到夏收这段时间内发生的具体事件,以朴实无华的真实、平铺直叙的率真、富有张力的情感表达脚踩泥土、记录时代,从低视角展现大时代的澎湃力量。时代性是指某个社会或历史阶段下的特定背景和时代状态。当制作纪录片时,关注时代性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涉及到表现和记录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现实状况和发展变化。纪录片作品通过对时代背景的描绘展现了当代社会的发展历程与转变,透过真实的历史事件及社会现象传递出有价值且具体的信息,具有历史性和文化性,也是时代价值的重要体现。

一:观察并思考生活——每一个微小个体,都是时代的缩影。

阜阳,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总人口1070.8万人,但是一年却有着300多万人外出务工,被人称之为中国的劳务输出第一城。农村外出务工、经商、求学直接带来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流,一个偏远村,只有30%的常住人口,且以妇女、儿童、老人为主。

习近平总书记说:农村要发展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好班子和好带头人。十年来,大批大学生响应国家号召,走进农村,担任村官、发展农业,一批一批的大学生们来了,带来了年轻人的思潮、勇气,成为农村和时代的纽带,现在的农村朝气蓬勃、蓄势待发。

阜阳的农村极具代表性。摄制组经过长达半年的前采和跟踪,最终选择了两个人和两个村,用26分钟的时间,来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当有知识、有想法的年轻人回到村里,会给农村带来哪些变化?

一位是青年党员、农村干部、返乡硕士、阜阳市颍州区马寨乡副乡长姚银邦。姚银邦1988年出生于颍州区马寨乡,2014年,海南大学法学硕士毕业的姚银邦,放弃在海南政法部门就业的机会,回到家乡,在马寨乡苗东村当了一名大学生村官。在村里,他自学农业知识,组织村民种植西瓜,用三年的时间,把相对贫困的苗东村带动成为西瓜种植专业村。后被任命为分管农业的副乡长,指导马寨乡的农业生产工作。

姚银邦的想法是:农业也有潮流,做农业要有时代眼光,紧跟市场大潮,要开拓眼界,敢于求变创新,不要固步自封,村、乡干部要做好农民的领路人。

故事从2021年春季的生姜定植工作拉开序幕。马寨乡有悠久的生姜种植历史,为了让生姜品质更好,种植生姜的地块必须按时更换,今年,乡里又有大片的生姜地要轮转种植。姚银邦的老家也有几百亩地被更换成生姜种植的地块了,村里的老少爷们对此也有着不一样的看法。

另外,同时让姚银邦烦恼的是:苗东村的西瓜特色种植到今年7年了,之前他引导大家种植的是8424这个品种,但是,近年由于8424瓜皮较脆、不利于长途运输,市场的口味也发生了变化,苗东村需要未雨绸缪,做好品种更替。这个建议,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接受,对新市场的未知恐惧,会阻碍农民的步伐。

姚银邦的故事落点定在新的村两委班子选举。近年来,有知识的年轻人扎根农村的越来越多,在马寨乡,如今80后的村主要干部有十多个,其中90后的村、乡干部就有3个,村两委班子选举,是让老乡选好自己的领路人带头人,他觉得,越来越多的90后、00后加入农村,就是未来农村乡村振兴的希望。

另一位主人公是青年党员、大丰收合作社负责人、运营四千亩地的农村企业家葛祥。葛祥的父亲葛浩新是阜阳有名的种粮大户,全国人大代表。葛祥在父亲的熏陶下面对农业有着浓厚的兴趣。2014年大学毕业后,葛祥回到家乡,他计划在家乡大展拳脚,干出不一样的事业。不过他与父亲的观点有着很大的不同,这要集中在这几点:

①:父亲的追求:让有限的土地种出更多的粮食。

   葛祥的追求:让有限的土地产生更大的效益。

②:父亲认为:农民就要脚上沾泥,“脚上不沾泥,干的没成绩”,不沾泥的农民还叫农民吗?

    葛祥认为:干嘛非要让脚上沾泥,我做的不是农业,是企业,未来是工业,我雇佣的员工可以穿着皮鞋工作。

③:父亲的发展方向:粮食生产。

    葛祥的发展方向:经济作物深加工一条龙企业。

④:父亲的助手群:农业技术员们。父亲招聘人时会选择会开拖拉机、会种地的农业复合类人才。

葛祥的助手群:年轻大学生们。葛祥招聘人时会选择各类专业人才,比如营销、管理、设计等。至于农业生产,在标准化生产下有大量的平价劳动力可以使用。

⑤:父亲的管理方式:都是老少爷们,人情很重要

    葛祥的管理模式:我是企业!企业!未来,我要成为工业!

葛祥和父亲所走的两条路,是目前在农村并行的两种理念。两种理念不是非此即彼,不是孰好孰坏,而是齐头并进、相互交融。这不是先进与落后,而是扎实的基础孕育爆发的能量。有一点可以说明:粮食安全是重中之重,只有同样的土地种出更多的粮食,才可能有土地发展经济种植。

国际纪录片电影大师伊文思曾说过:“把现在的事记录下来,就成为将来的历史。”摄制组观察的生活,生活中的人和事,都是行进中的历史,借助两个人物生活的不同侧面截图,我们站在了乡村振兴的高度,伸手去触摸发生着巨变的中国农村,感知时代巨轮的速度和轨迹。

二:真实的魅力-----脚下的泥土越深、时代的力量越强。

贴近生活,带着泥土味的芳香,是《我们村的年轻人》最鲜明的特色。

正片开头,为了留住生姜种植大户,姚银邦和村干部一起去找到村民老马,想要流转老马的四亩地。老马不同意,甚至说出了“你就是枪毙我,我也不和你换”这样的话。这个场景真实记录了老马的细微表情变化,让观众看到老马心态变化,从而能够感受到姚银邦的无奈:干农村的工作比读硕士难多了。从另一方面,也让人感受到农民受到的尊重。

葛祥的薄壳山核桃种植园里这样一个细节:春季林管有一项是剪枝。剪枝组是两人一组,一个人是负责搬梯子扶梯子这样的体力活,一个人等梯子架好后上去剪枝,剪好后下来,等待助手搬梯子架梯子。同样的两个中年妇女,穿着一样的摇粒绒大氅,脸上一样的风霜,她们本来都一样,但是由于一个人掌握了技术,两个人的收入大不同。搬梯子的人是体力活,更累,剪枝的人是技术活,相对轻松,但是剪枝收入是搬梯子的一倍。采访中,搬梯子的妇女说:下次培训,她也想参加。

三:锤炼的力量-----站在细微,仰望时代。

你要仰望时代,首先要了解时代。每个人都是历史的创造者。但作为时代的记录者,我们首先要成为了解时代的人。《我们村的年轻人》记录的是江淮大地乡村振兴的题材。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们要拍摄乡村振兴题材,就必须了解党和政府的乡村振兴政策。

[2]把我们所要拍摄的故事、人物带入乡村振兴历程,就会获得不一样的视角和感受。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有力抓手。中国是个人口大国,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历来是国家安全的根本。习近平总书记说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是要让粮食生产这一农业生产的核心成为重中之重,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使农业大发展、粮食大丰收。要强化科技农业、生态农业、智慧农业,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不被突破,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粮食安全问题,而不会受国际粮食市场的左右和支配,从而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3][4]

有很多时候,纪录片的创作者容易进入重业务学习、轻政治学习的误区。日常的学习总是围绕着镜头的使用、画面的构图、后期的调色、剪辑的功底等,对于党和政府的相关政策、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学习不够深入,这就会导致我们在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时的主题偏移问题。乡村振兴拍成了个人创业故事、甚至出现因为不了解耕地保护政策、而宣扬经济作物占用耕地获得更高价值的低级错误。

拍摄《我们村的年轻人》的午收场景时,拍摄主角葛浩新和葛翔父子俩在午收田头算账。种植碧根果的葛翔,一亩地的收益达到了10000元,而一直以种粮为主的葛浩新,一亩田的收入大约是2000元。葛翔对父亲说:看来还是经济作物挣钱,我一亩地的收入是你的五亩的收入。听了这话葛浩新生气的说:如果大家都想着挣钱,都不去种粮食了,都去搞经济作物,今后没人种粮食,那我们拿再多的钱都买不到粮食了。国家的粮食安全谁来保障?如果编导不熟悉、不了解党和政府关于农业的政策方针,很可能不重视这样的一个细节。恰恰因为编导不断地学习党和政府关于三农的政策和理论、学习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编导抓住了这一细节,从而给该片赋予一定的前瞻性。《我们村的年轻人》也获得了安徽省年度优秀纪录片、2021年度安徽省新闻奖一等奖、2021年度安徽省广播电视优秀新闻作品一等奖。

很多时候,拍摄纪录片,尤其是现实题材纪录片,就像打开了行进中的历史,我们借助手中的摄影机,用第三只眼睛,去触摸、感受着我们生活的土地上经历着的巨大变化。当我们沉浸进去,哪怕是细微的一个眼神、一个笑容、一句话,都可能成为一个时代的难以忘记的符号,永久地保存在国家记忆的档案里,而这恰恰是纪录片创作的魅力所在。

《我们村的年轻人》叙事是生活化的,以朴实真实为主,也就更加具有令人信服的力量。作为安徽省重点项目《皖美呈现》优秀纪录片,该片以平铺直叙的方式引导乡村振兴话题,编导人员扎根泥土,用低到尘埃的视角直接观察和记录,取得了第一手真实的影像资料。党和政府对乡村振兴的好政策,在乡村里找到了践行的反馈和依据,这就使该片具有一定的馆藏价值。同时,该片注重细节,多次使用长镜头跟拍、后期色调设置柔美、音乐使用恰到好处,观看效果赏心悦目。

.纪录片和时代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讲,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时代发展到什么阶段就必然会产生什么样的纪录片。从表现形式上说,自纪录片发展之初,从早期的时事报道片发展到后来人文纪录片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其实都是和时代是与时俱进的。纪录片跟时代的关系也是一个互相依存的关系,就好比是我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你对这个时代有直观的感受。纪录片作为一种表达的媒介,编导和观众通过这一媒介产生沟通,纪录片能更直观地让你通过银幕看到关于那个时代的人。纪录片这种媒介的特殊性,就是它有机会让你通过影像去了解你没有经历过的那个时代。

时代让碎片化传播占据了我们的生活,但纪录片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无论时代浪潮如何涨落,总有坚守本真的纪录片创作人员扎根土壤,坚定的践行着记录时代的使命嘱托。我们身处时代,记录时代,这是一位纪录片创作者最恒远的初心。

参考文献:

[1]中国广播影视.2022-9-15

[2]王佳涵.乡村振兴战略下土地整治项目绩效评价---以万州区土地整治项目为例 ,2020-05-25.

[3]范建华.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与实践.思想战线,2018-05-15.

[4]浅谈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意义. 《互联网文档资源(http://www.doc88.com)》

[5]范建华.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意义 .行政管理改革,2018-02-10.

[6]汪晓东,李翔,刘书文.谱写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新的华彩乐章 .人民日报,2021-09-23.

[7]人民网——观点频道. 继续书写好乡村振兴的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