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治疗带状疱疹概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2
/ 2

临床治疗带状疱疹概述

杨丽影

呼和浩特市中蒙医院中医治未病科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带状疱疹因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疾病,其发病特点是为皮肤上常出现许多成簇细小水疱、伴有急性神经痛、痛如火灼、排列成条带状、沿身体周围神经分布,常沿患者身体一侧呈条带状密集分布,宛如蛇行,常常伴随局部淋巴结肿大等表现[1]本病的名称有很多,如有"甑带疮"、"火带疮"、"蜘蛛疮"、"蛇窠疮"、"蛇串疮"、缠腰火丹"等之称[2]。诸书虽命相同,但所描述的具体症状和易发部位是一致的。

一、病因病机

1、中医:

(1)情志不畅,肝气不舒,郁久化火,肝胆火甚而致

(2)饮食生冷不节,脾失健运,不能正常运化水湿,蕴而化热,湿热搏结,不得正常疏泄所致。

(3)感受外邪,风、火、湿、毒等致病邪,人体经络气血壅滞不通则痛。热毒瘀滞气分,则红赤不散, 湿热毒邪阻遏经络,则生红白水疮。

2、西医:

病病原体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此种病毒为嗜神经性,潜伏性,当受外界某些致病有害致病因素,如感冒、真菌继发感染、外伤、发热、系统性红斑狼疮、放疗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白血病、神经系统障碍等诸多原因引起宿主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时,可激活病毒沿着周围神经纤维再移动到皮肤发生疱疹,诱发本病。

二、 诊断要点

(1)发疹前有发热、倦怠、食欲不振等前驱症。

(2)成群水疱多沿神经干路分布, 呈条或带状密集排列,分布一般为单侧性,不超过身体中线。

(3)神经痛可于发疹前数日或伴随发疹出现。

(4)本病应与小疱型湿疹、单纯性疱疹相鉴别。前者皮疹多形性,无一定好发部位,多对称分布,自觉有剧痒,后者好发处于皮肤黏膜交界处,不沿神经分布,自觉轻度灼痒。

(5)常发于春秋季节,成年人多见。

三、治疗方法

中医疗法:

(1)内服:

在中医辨证论治基础上使用中医中药的疗法来进行治疗,带状疱疹中医一般分为三个常见的证型,肝经郁热证治以清肝泻火,代表方为龙胆泻肝汤加减;脾虚湿蕴证治以健脾利湿,代表方为除湿胃苓汤加减;气滞血瘀证治以理气活血,代表方为柴胡疏肝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常用止痛中药(延胡索、川楝子、郁金等),以达疏肝行气止痛之功。抗病毒药物(连翘、柴胡、金银花,银翘,蒲公英,板蓝根,鱼腥草、黄芩等),对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要注意患者的体质强弱,不可一味行气活血、攻伐太过,要注意扶正祛邪、养阴或益气健脾。常选用益气养阴、益气健脾药如黄芪、太子参、白术、怀山药、石斛、蕤仁肉、芡实等,在此基础上再考虑给予活血行气、通络止痛,如桃仁、全蝎、红花、赤芍、延胡索、郁金等,往往收到很好的疗效。

(2)外治:

目前中医外治方法很多,如外敷、针刺、刺络放血等,不但能获得良好的效果,还能降低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发病及伴有神经后遗症的患者,根据病情外用云南白药、六神丸、紫金锭、青黛散等加减调成膏药,调醋用纱布湿敷患处,再配合红外线照射,具有比较好的止痛作用。如疱疹局部可用青黛20克,冰片2克,茶水调敷,一日2~3次。或可用雄倍散:雄黄、五倍子、黄连、枯矾各等份,共研细末调敷。依据病情配合针灸疗法、火针、火罐、放血等等中医辅助治疗。肝经郁热证,针刺与皮损部位相应之同侧夹脊穴、皮损局部围刺4~6点、阳陵泉、曲泉、行间、侠溪、血海。便秘加支沟;尿少加阴陵泉;皮损发于面颈部加风池、合谷、外关。 脾虚湿蕴证,针刺与皮损部位相应之同侧夹脊穴、皮损局部围刺4~6点、膈俞、血海、阴陵泉、三阴交、足三里、内庭。热重者加曲池、合谷;皮损发于面颈部加风池、外关。气滞血瘀证,病变在头面部,取患侧风池、太阳、攒竹、四白、下关、颊车、合谷、外关。病变在胸胁部,取该肋间同侧相应之夹脊穴或背俞穴、支沟、阳陵泉、太冲。变在腰腹部,取腰部同侧相应之夹脊穴或背俞穴、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疼痛甚者,再在局部寻找压痛点,加取阿是穴。针刺一般用泻法,留针30分钟,同时加用艾条温灸,出针后,再在疼痛局部放血加拔火罐。但在患者急性期水疱刚开始发作时,这时如果应用拔罐放血,谨防皮肤感染。火针疗法能开门祛邪、助阳、行气血、止痛,祛除湿热火毒,对于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症效果尤其明显[3]

西医疗法:

西医治疗方法日趋丰富,报道较多, 西医以抗病毒、营养神经和镇痛治疗为主[4],但是存在肝肾功能损害和恶心、腹痛、眩晕等副作用,建议带状疱疹的患者尽快进行抗病毒的治疗,以免发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常用的抗病毒药物主要有阿昔洛韦,伐昔洛韦,口服治疗的疗程是在两周。也需要进行营养神经的治疗,可以选用甲钴胺,维生素B12,维生素B1,谷维素来进行神经修复。西医结合输液药及口服常用的抗病毒药、镇痛剂、抗炎药,疗效显著,可缩短疾病治疗疗程,提高疗效,减少了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综合征的临床发生率。对于伴有疼痛症状的患者,可以选用止痛剂或者抗抑郁药来进行止痛治疗,常用的有阿米替林。带状疱疹的患者要注意休息,清淡饮食

[5]

外治法可中西医兼治,除用传统的针灸方法外,还有耳针疗法、皮肤针疗法、水针疗法、针刺加微波治疗以及氦—氖激光治疗等,均取得良好的疗效,尤其在止痛效果方面明显优于药物治疗。

[1]洪敏,范小利,王松坡,沈渊.关于带状疱疹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2023,42(04):154-155.DOI:10.16040/j.cnki.cn15-1101.2023.04.004.

[2]曾三武.认识带状疱疹[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23,No.401(04):32-33.

[3]林晓云,张勇龙,逯子衡,王艳君.中医药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22,31(07):1302-1305.

[4]王娜娜,王伟,王海泉.中医外治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研究概况[J].实用中医药杂志,2021,37(01):154-155.

[5]刘保红,赵志恒,焦召华,李岩.火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症的临床研究进展[J].湖南中医杂志,2015,31(10):194-196.DOI:10.16808/j.cnki.issn1003-7705.2015.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