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钙联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2
/ 2

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钙联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研究

刘芳 ,林红红

分宜县人民医院336600

【摘要】目的:探究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钙联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22.03.01-2023.03.01,研究对象为此期间我院收治的8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治疗使用尿激酶,观察组治疗用尿激酶+低分子肝素钙。比较不同治疗方式干预效果。结果:血流变指标,治疗后,高切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指标均为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为4.88%,观察组为12.20%,观察组略高于对照组,但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使用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钙对于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流变指标效果理想,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使用。

【关键词】尿激酶;低分子肝素钙;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心血管内科危急重症。现阶段,临床中常使用尿激酶治疗,效果较为理想[1]。然而,单一用药存在一定局限性,为提高治疗效果考虑联合用药方式。低分子肝素钙临床中常用于干预术后血栓问题,近期也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2]。本文主要针对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探究。现将具体内容进行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符合伦理标准。研究时间2022.03.01-2023.03.01,研究对象为此期间我院收治的8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按等比例分为2组。对照组41例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17例,年龄48-76岁,平均年龄(59.68±4.23)岁。观察组41例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9例,年龄48-76岁,平均年龄(59.72±4.19)岁。比较2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较小(P>0.05),可比性良好。患者(家属)知晓本次研究内容,参加均为自愿。

1.2方法

对照组治疗仅使用尿激酶。常规合理用药基础上,给予患者吸氧、心电监护,患者需遵医嘱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国药准字H14022744;27片/板×4板/盒;大同市利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1次/d,100mg/次。在此基础上,遵医嘱使用尿激酶,30min内完成150000U尿激酶静脉滴注(国药准字H20183507;5ml:0.25g;湖南塞隆药业有限公司),配合生理盐水(110ml)使用,1次/d。

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5000U低分子肝素钙(国药准字H20060190;1.0ml:5000AXa单位×600支/件;深圳赛保尔生物药业有限公司),1次/d。

1.3观察指标

血流变指标。测定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高切全血粘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粘度。

不良反应。包括休克、急性肺水肿、出血。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用软件SPSS23.0。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检验用

2 结果

2.1血流变指标

治疗后,高切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指标均为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详细如表1:

表1 血流变指标(±s;mpa.s)

组别

例数

高切全血粘度

低切全血粘度

血浆粘度

观察组

41

4.32±0.81

9.26±1.15

1.37±0.07

对照组

41

5.03±1.02

10.72±1.02

1.92±0.12

t

-

3.490

6.082

25.350

P

-

0.001

<0.001

<0.001

2.2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为4.88%,观察组为12.20%,观察组略高于对照组,但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如表2:

表2 不良反应[n(%)]

组别

例数

急性肺水肿

休克

出血

总发生

观察组

41

2(4.88)

2(4.88)

1(2.44)

5(12.20)

对照组

41

1(2.44)

0(0.00)

1(2.44)

2(4.88)

-

-

-

-

1.406

P

-

-

-

-

0.236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中常见心血管病变问题,主要表现为心肌坏死,疾病出现与冠状动脉急性或持续性发生缺血缺氧状况有很大联系。临床对该疾病的治疗需要注重改善患者冠状动脉封闭状态,促进心肌灌注恢复[3]。尿激酶是从人体尿液或人体肾部组织中培养分离出来的一种酶蛋白,在消解血栓方面具有一定作用,见效快,可对血小板聚集进行抑制。然而,该药物具有一定局限性,使用时间存在一定限制,而且较容易引发不良反应。故考虑使用更为有效的方式进行干预。低分子肝素是一种抗凝低分子药物,可抑制凝血因子,对于促进纤维蛋白溶解具有积极作用,从而增加血细胞表面电荷,提升整体治疗效果[4]。研究中,实验组血流变指标明显降低(P<0.05)。表示,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钙联用治疗相较于单药治疗,在改善患者血液浓度方面效果更加理想,减少血栓现象。分析原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会因为血液粘度增加进而减少体内血液的流动速度,引起血小板受损,进而增加血栓以及微小血栓的形成概率,对患者血管的病变进行诱导,导致病情加重。单药尿激酶治疗,虽然能直接作用纤溶酶原,溶解血栓,但在改善血液凝度方面效果并不理想,联合使用尿激酶、低分子肝素钙,可以对“凝血酶原转变凝血酶”的过程加以抑制,进而对血小板形成、血小板释放产生抑制作用,改善血液粘度

[5]

综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过程中联合使用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钙可有效改变患者血流变指标,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孙晓星.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05):57-58.

[2]李庆华,钟伟,周玉秋.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心功能指标、不良事件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22):132-134.

[3]李楚,陆叶,彭配珠.尿激酶和注射用重组人TN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发生心源性休克风险的影响研究[J].中国处方药,2022,20(06):48-50.

[4]刘芙蓉.尿激酶、瑞替普酶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的效果比较分析[J].世界复合医学,2022,8(11):160-163+181.

[5]赵秀芳.尿激酶联合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2,17(17):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