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效能感对小学体育教学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2
/ 2

自我效能感对小学体育教学的影响

王渠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阿城镇小学   邮编252300

摘要:面临困境,也会采取正确的心态和方式,积极对待,充满信心,积极去克服所面临的困难好的教学效果会进一步提升教师的自信心、愉悦感会对自己教师工作更加热爱。相互学习,相互探讨,从而更好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语言组织的能力,从而使体育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也得到提高。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行为成败经验言语说服与劝导

在外堂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这样的现象,不同的老师驾驭课堂的情况不一样:有的体育教师面对学生不紧张,信心满满,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思路去教学、做动作和引导学生。而有些教师,不能大胆的表现自己,而导致语言不连贯、动作不顺畅。既然在在教同样的内容会出现不同的表现呢?影响体育教学效果的因素有很多种,其中体育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之一。

一、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定义

自我效能(Self- efficacy)源于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1977)的社会认知理论。指一个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完成一项任务所持有的信心和期望,或者是对自己成功地完成一项任务所具备的潜能认识,它是心理学和动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人类的行为方式不仅受行为结构的干预,而且受人对结果期望的先行因素的影响。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不仅影响人们行为的选择、努力程度,而且影响个体的坚持性和思维与情感反应的模式。

自我效能理论提出以后,在很多领域都得到重视并和广泛的运用,在体育领域被引入并进行研究是近几年的事。就目前研究成果来看,国外在体育领域中有关自我效能的研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自我效能与比赛成绩、运动的关系,自我效能与活动动机的关系,如何提高自我效能以及自我效能在健身活动中的作用这四个方面。针对自我效能感与小学体育教学的相关性及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教师自我效能感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很少,国内对此研究也为数不多。因此结合各学科的教师,并体现各各科的教学特点,对体育教师自我效能感有关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将是自我效能感理论更加深入研究的一个发展趋势。

二、体育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1、体育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对自身的影响。体育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影响到教师的示范体育动作的成败和情绪的唤醒。

自我效能感高的体育教师自信心比较强,认为小学阶段的体育运动技能都是比较基础的动作,自己完全可以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描述和比较流畅的完成动作示范,给学生展现出完美语言表达和动作过程。即使在出现错误的时候也能从容面对,用机智的语言来化解自己的尴尬,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而自我效能感比较低的教师则完全相反,表现出不自信,担心自己在上课时出现语言表达错误和动作展示错误,以至于在外堂体育教学时不敢表达和示范动作。往往导致系列反应,不应该出错的地方出现错误,使自己的动作展示更加失败,自信心更受打击。

2体育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对学生的影响。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也常常无形中影响着学生。相信学生,相信自己。即使在面临困境,也会采取正确的心态和方式,积极对待,充满信心,积极去克服所面临的困难。最终,问题解决而且达到了良好的效果,好的教学效果会进一步提升教师的自信心、愉悦感会对自己教师工作更加热爱。体育教师对学生也充满信心,即便是对不能正常完成动作的学生也不轻易放弃,用积极的语言引导、去鼓励,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提高体育教师自我效能感的途径

体育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不仅仅对体育教学和学生有重要的影响,而且对教师之间的相处、学校甚至于对社会都产生影响,所以怎样提高体育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显得格外重要。

1、学习自我效能理论进行教学,就是让教师在学习和教学的过程中寻找成就感,提高体育教师教学的自信心,从而提高教师学习的积极性,更能提高体育教师的自我效能水平。而传统的体育教学,只注重体育技能的习得,也就是说只注重动作的本身,忽视了主题作用的影响,把握学生是课堂的主题作为指导,积极提高体育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从而间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其自信心,才能使体育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

2、行为成败经验

行为的成败经验是个体在行为习得与操作中的亲身经历,因此,它是最具影响力的效能信息。体育教师成功的经验可以使人建立起对个人效能的健康信念,从而会提高自我效能感;如体育教学中某环节出现失败往往会削弱自我效能感,从而降低体育教师对自己能力的判断。因此体育教师在面对失败时,要有合理的归因方式,不要把自己的体育教学失败归因于外部不可控的因素(如天气、动作难度系数、学生接受新动作的情况等),体育教师就不会提高自我效能感水平。因此,体育教师对行为成败的归因方式直接影响自我效能的形成,把成败影响因素归于主观因素(个人努力),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师自我效能感的水平。

3、替代性经验

替代性经验(间接经验)是人们通过观察或想象他人的行为所获得的关于自我可能性的认识。体育教师多参与体育课教研,体会到上一节好的体育课需要付出多少的努力,从而使体育教师了解到,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促进个体自我效能感的提高,会增强实现与别人一样成功目标的信心。

4、语言说服与劝导

言语说服与劝导是促进自我效能形成的又一重要信息,它包括他人的暗示、建议、评价、劝说以及自我督促。体育教师多让自己的同事多听听自己的课,让其多提出宝贵的意见。因为言语劝说因其操作简便,能让自己有效的了解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短板,使自己相信自己的实力。当体育教师被重要的他人用言语劝说其拥有完成任务和工作的能力时,往往会投入更多的努力和毅力。

5、生理情绪状态

如果体育教师常把紧张情景中的生理唤醒作为不良信号加以解读,这会降低对努力成功的判断水平(Bandura,1986)。可见,体育教师在过度焦虑会低估自己的能力,疲劳和紧张状况也会使人感到任务难以完成而不能胜任。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效能感的身体指标就更加有意义,如果体育教师在检测自己的行为能力时,常常会依赖当时生理或情绪上的感觉,往往就会将受到的压力视为不能做好体育教学。在日常的体育教学时,教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提高自己的自我效能感,才能发挥更好的教学水平。

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要学会正确的归因方式,多从优质课和教研中,教师可以去模仿和深入的研究,进而提高自己的自我效能感弥补自身的教学技能和相关知识的不足。体育教师要和同事之间相互学习,相互探讨,从而更好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语言组织的能力,从而使体育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也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