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调度与电网安全运行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2
/ 2

电网调度与电网安全运行分析

张晓曼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巴彦淖尔供电分公司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015000

摘 要: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在国家电网的调度以及电网安全方面的工作,一直是电力系统管理中的重点问题。在国家电力系统中,电网调度与电网的安全运行,对于电力能源供应工作,有着决定性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潜在的电力调度与电网安全运行状态的综合分析,才能够推进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电网调度;电网安全运行

就目前社会发展情况分析,电力能源担负着重要的能源供应工作,国家在电力系统中注入了大量的科学技术,推进电力系统技术发展的同时,在技术上也实现了电力系统运行上的安全保障工作。而如何能够保障电力系统良好运行的状态下,实现电力能源的安全工作,就需要不断的调整电力系统的运行系统、切实加强能源供应的保障工作以及加强技术上的更新等等方面,实现电力系统的科学管理。保证电网调度与电网安全运行分析的顺利进行。

1、电网调度和电网运行安全概述

电网调度是根据电网运行的方式以及工作的需要,安排电网调度运行人员进行的倒闸操作,电网调度运行的安全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电网调度运行工作中往往会存在较大的危险点。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危险,减少电网调度运行中的事故,需要清楚地认识到其中的危险点,并采取有效的预控措施。在危险点的认识上,应充分结合电网调度的特点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来对危险点进行分析和把控,如建立危险点数据库、编制和执行预控卡等,从而全面准确地对电网调度运行中的危险采取预控措施。

2、影响电网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

2.1、影响电网安全运行的内部因素

电力网络和系统一次元件,出现硬件与系统的故障,出现失磁、短路、超饱和等问题,影响电网的安全运行。电力网络和系统中二次元件,这些设备出现拒动、误动等问题,进而影响电网一二次设备的正确动作,威胁电网的安全性。电网的通信网络是负责信息传输的部分,不稳定的通信网络和不连续的通信效果将会影响电网运行的信息需求,不但会出现信息的缺失,而且会影响电网各项控制和管理功能的实现,进而影响运行与安全。电网系统中中心设备,系统中心计算机、网络出现硬件故障或软件系统崩溃,这会使电网失去调控的功能,容易引发电网崩溃和重大灾难。

2.2、影响电网安全运行的外部因素

环境是影响安全运行的主要外部因素,洪水、泥石流、地震、暴风雨、雷击等环境和其他外部因素会直接造成电网的不稳定和运行事故,出现对安全运行的各种严重威胁和不利影响。此外,人员也是影响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外部因素,电网实际操作规程执行程度,电网工作人员责任心和事业心,电网维护人员技术技能水平,电网运行和维护班组建设水平,电力企业安全管理质量,电力企业整体组织和管理规划等方面都会从外部影响到电网的安全运行。

3、电网运行的安全

在全国范围内,近年来时常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进而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影响电网安全运行的因素比较多,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

3.1、从业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在专业技术水平方面,部分电网运行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缺乏责任心,对于自身所从事的具体工作尚未搞清楚,没有意识到工作的危险性和重要性,在现场工作过程中抱着侥幸心理,缺乏警醒意识,在自我保护方面比较薄弱,对安规和操作规范等各项规章制度掌握程度不够,这些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电网的安全运行。

3.2、工程设计不完善。随着电网的不断发展壮大,进一步增加了上下级电网运行配合的复杂程度。部分设计人员在现场工作经验比较缺乏,同时对细节缺乏必要的把握,在对电网设备进行设计时难免会出现纰漏,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埋下了电网安全运行的隐患,电网的安全运行受到威胁。

3.3、继电保护设备。对于继电保护设备,由于部分微机保护厂家难以保证质量,导致继电保护设备缺乏足够的抗干扰能力,并且硬件结构设计不合理,软件编程存在缺陷,再加上长时间运行后机电设备装置的元器件容易出现老化,进一步降低了故障诊断分析能力,对于出现的故障不能及时进行报警,严重时引起保护误动或拒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威胁到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3.4、施工及验收。

在施工过程中,若监管部门没有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监督缺乏有效性,导致工程细节及功能存在一定的缺陷。作为确保设备质量的最后环节,交接验收和系统调试对于设备的安全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力工程的建设周期明显缩短,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运行方交接验收的时间,经常出现交接验收管理不到位,验收的标准化程度降低等现象,在进行设备调试时不一定能够发现新建设备功能上的缺陷。设备投入运行后,设备的缺陷逐渐暴露,严重时将引发事故,影响电网的安全运行。

3.5、生产运行管理和技术监督不到位。电网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管理手段相对落后,并且监管不到位。运行和检修部门在进行检查和按周期开展一般性预防性试验工作时,有时流于形式,走过场,对于安全隐患没有及时发现,对于特殊方式、重点设备、重点时段以及新技术、新设备也没有开展针对性的检测试验。在目前情况下,如何更好的做好电网的日常运行管理,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及缺陷,依然是多数运行单位技术监督的重点。

4电网调度安全运行管理控制措施

4.1加强对于电力运行方式的调度管理

电力运行的方式往往会体现在连线方式上。在电力运行调度管理过程中,应该选择最佳的接线方式,从而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实现电网经济效益最大化。首先,应该及时改进和优化阻碍电力调度管理的运行方式。例如,可以进行相关的事故假想演练,在演练实践中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做好各种防范应对措施,避免出现电网安全事故。其次,应该对电力运行方式的调度进行制度化管理,以一定的制度要求来使电力调度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再次,应该时刻关注电力调度管理系统内部发生的变化,使用过载控制器来预防过载问题,建立完善的电力数据系统,提高电力运行方式调度管理水平。最后,进行有效的运行方式技术更新是保证电力运行方式调度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故障可能性计算,最大限度地提高计算精确度。

4.2提高人员素质

要对整体员工的专业素质进行提升,以满足当前电网调度自动化对人员的专业要求。可以定期对工作人员展开培训,强化其基本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使工作人员对自身岗位要求规范有明确的认识。提升工作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转变传统观念,使工作人员不仅能够根据自身岗位需求,熟悉自动化设备的使用、通信、维护等工作,还要熟悉自身工作岗位要求之外的相关工作,增强技术工种的协调性,在出现问题时便于沟通与协调。

4.3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

为了保证各项管理制度的可靠执行,同时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必须建立绩效考核制度,把工作完成质量及效率与个人、班组的经济利益直接挂钩,在此基础上还可采取以下两项辅助措施:首先,签定年度安全目标责任书,逐级落实部门、班组、个人岗位职责,按要求开展各项安全工作,细化班组与个人之间签定的具体条款,明确班组成员的安全生产责任与考核要求,做到责任清晰,奖罚分明。其次,将安全管理工作分解到调度各专业,并在专业绩效考核中设定相应指标,根据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奖惩,提高调度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和整体安全管理水平。

结束语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与设备运用到电网系统当中,电网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增强电网调度效率的同时,也对目前的电网调度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网调度的安全管理是确保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基础和前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要不断应用新的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对先进的经验及现存缺陷进行及时总结和梳理,完善管理方法,创新管理手段,对电网调度安全管理方法进行有效的探索,不断提高电网调度的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雷绅.GS电网“大运行”体系中电网调度运行管理的提升策略研究[D].兰州大学,2015.

[2]张玉清.浅析电网调度与电网安全运行存在问题及处理措施[J].电子制作,2014,01:242.

[3]林文豪.有关变电运行管理和电网安全运行的具体研究[J].通讯世界,2014,18:81-82.

[4]张启雁.电力调度安全运行监控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6):153-155.

[5]卞莉莉.浅析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运行管理[J].通讯世界,2014(12):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