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党建与生产经营双融双促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1
/ 2

国有企业党建与生产经营双融双促的思考

张蒙

国家电投集团内蒙古白音华煤电有限公司露天矿    内蒙古锡林郭林    026200

摘要: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中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中国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中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要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坚持党建为生产经营服务不跑偏,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把党建工作成效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因此,在新时代,如何更好地贯彻“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有效推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的深度融合,从而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增强核心竞争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更多更大的力量,是所有国有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企业党组织要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工作,保证监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本企业的贯彻执行。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要坚持服务生产经营不偏离,把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国有企业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检验党组织的工作和战斗力。推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是国有企业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全国国企党建工作会精神的重要举措。

一、目前国企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认知方面“一轻一重”。有些单位在推进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仍不同程度存在重生产、轻党建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融合意识不强,政治站位不高,将党建工作与现代企业制度割裂开来,对国企党建存在的“四化”(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问题分析不透,主观上对新时代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方向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2.工作推进方面“一实一虚”。有些单位的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依然是“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有的人谈起具体业务工作头头是道,当作是“硬任务”“硬指标”,而一谈党建工作就官话套话连篇。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融合基础不实,融合只流于形式,没能结合生产经营特点,科学设置党建工作载体,造成党建工作“凌空蹈虚”,在具体工作中找不到有力抓手。

3.制度保障方面“一软一硬”。有些单位尤其是基层单位,仍将生产经营制度作为硬约束,而视党建工作制度为“软约束”,党建制度规范性不够、操作性不强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融合路径不畅,党建与中心工作没有真正做到“四同步”“四对接”(是指党的建设和国有企业改革同步谋划、党的组织及工作机构同步设置、党组织负责人及党务工作人员同步配备、党的工作同步开展,实现体制对接、机制对接、制度对接和工作对接),对党建工作融入中心工作的方式方法研究不透彻,想法多、办法少,口号多、措施少,不善于结合实际规范落实党建制度,不能发挥党建工作的政治优势。

4.责任落实方面“一紧一松”。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融合机制不健全、不完善,没有从体制机制上夯实党建工作“主体责任”“第一责任人职责”和“一岗双责”,把党建等同于党务,简单认为党建是专职副书记的事,是党群干部的事,而生产经营干部抓党建就是“种别人的地,荒自己的田”。

二、新时代推进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工作思考

1.凝聚思想共识,打造深度融合“强引擎”。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企党建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国企党建工作会议精神为主线,通过党委会、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三会一课”、党建工作会、专题推进会、党务工作培训等,加强对国企党组织的领导地位和职责定位的宣贯,进一步明确国企党的领导是企业内部处理经营发展问题、配置整合资源、凝聚和带领全体职工谋事创业的职责定位;教育引导各级党组织负责人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理念,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真正把党的建设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政治责任来进行谋划和推进,切实扛起主责、抓好主业、当好主角,将各项党建工作抓具体、抓深入、抓成效,较好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完成,真正发挥党组织在生产经营中的引领作用。

2.优化组织设置,打造深度融合“基本盘”。坚持党组织应设尽设、应建必建的原则,要注重依托业务工作科学合理设置党组织,确保党的组织设置始终和企业发展、业务拓展、管理幅度相适应,同时也要注重在混合所有制企业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确保企业发展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跟进到哪里。

3.强化队伍建设,打造深度融合“加油站”。把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企业发展关键,选优配强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从治理结构源头上为企业党组织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作用提供支撑;加强对干部的选拔、使用和管理等全流程工作,从制度上落实了干部能上能下、薪酬能升能减,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用人导向;加大对青年干部和后备力量的培养力度,推行优秀青年人才强制见习上岗制度和干部竞聘上岗机制,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青年人才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加强理论学习、业务培训、岗位实践等,开展针对性的能力素质提升,形成多元化的党务干部队伍、党员职工队伍教育培训体系,把党组织书记打造为业务能手、党建行家,把党务岗位打造成锻炼才干、培养干部的基地,把党员打造成立足岗位促进党建业务深度融合的主力军,把群众打造为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坚定执行者,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保障。

4.健全制度机制,打造深度融合“方向舵”。坚定不移贯彻“两个一以贯之”要求,将党的领导贯穿企业决策、执行和监督各环节,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狠抓机制体制建设,使党组织发挥作用组织化、制度化、具体化,推动党的建设与公司治理、经营发展同向聚合。

5.创建党建品牌,打造深度融合“加速器”。坚持抓基层、强基础、保基本,着力推进党支部达标建设,标准党支部全覆盖的同时,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示范党支部、特色党支部,以点带面形成示范效应;做好党建品牌创建的顶层设计、组织实施和培优工作,推行党建可视化品牌创建活动,利用一切可展示、可认识、可感知的视觉手段,将党员身份形象、工作标准、工作业绩及考核结果在工作岗位和生产现场进行公开,使党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以及在企业改革发展中的引领作用进一步突显。要坚持把培育新亮点与巩固老典型结合起来,聚焦创新创效活动,搭建有效载体,突出特色亮点,高标准培育党建精品,形成“一支部一品牌”“一组织一品牌”;推进党建创新实践工作法的总结提炼,将党建工作中的特色亮点、成熟经验和优秀成果“组织起来”,持续培育可复制、能推广的创新成果,把“品牌”擦得更亮,把“效果”做得更好。

6.激发工作活力,打造深度融合“强心针”。因企施策、精准施策,结合实际创新性、创造性开展党建工作,提升党建工作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以特色党建活动为切入点,用好用活党员责任区、示范岗、先锋队、突击队等载体,在承诺践诺评诺上下功夫,实现承诺指标化、践诺具体化、评诺公开化;开展“结对共建·互学互促”,实现党组织之间优势互补、共同进步;开展跨地域、跨行业、跨系统之间以及内部交流研讨,与优者“对标”,与强者“比拼”,在取长补短的同时达到了压力传导的效果;开展现场走访和职工座谈,了解基层需求,听取一线心声,解决现实问题;改变传统固有思维,将党日活动由理论学习、红色教育为主,转换为围绕生产经营为主的活动,组织党员开展劳动竞赛、岗位练兵、技能比武、环境卫生整治优化、业务知识培训、应知应会知识测试、共建促发展等活动,多维度、多形式地促进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总之,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新的时代、新的形势、新的要求,对党建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1]张均.关于国有企业党建与生产经营双融双促的思考.2022.

[2]郭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深度融合共建的探索与

实践.2020.